天天看點

一個中成藥,把寒氣祛了,就能排盡痰濕

作者:周大夫說中醫

小青龍湯,這是一個在中國醫學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方劑,源自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它以麻黃、幹姜、白芍、桂枝、細辛、五味子、炙甘草、法半夏八味藥材為基本組成,具有溫肺散寒、化飲止咳的獨特功效。每一味藥材都有其獨特的藥理作用,共同協作,形成了這一千年古方。

一個中成藥,把寒氣祛了,就能排盡痰濕

麻黃,這是小青龍湯的主要藥物,用量一般在10克左右。麻黃具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的作用,它的辛溫發散性質,可以使人體出汗,進而達到散寒的效果。這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麻黃入藥通常使用其莖部,因為麻黃莖是發汗的主要部位,而麻黃根則具有止汗的作用,兩者功效截然相反。

桂枝,用量同樣為10克。桂枝色紅,入血分,與麻黃一同作用于人體,可以幫助麻黃更好地将汗發出來,增強散寒效果。桂枝的加入,使得小青龍湯的散寒作用更加全面和深入。

幹姜、細辛和半夏,這三味藥都是溫肺散寒、燥濕化痰的重要藥物。幹姜溫肺散寒,可以驅散肺内的寒氣;細辛溫肺化飲,可以化解肺内的痰飲;半夏燥濕化痰,可以消除因寒邪引起的痰濕。三者共同協作,使得小青龍湯在溫肺散寒、化飲止咳方面的作用更加顯著。

白芍和五味子,這兩味藥則是養陰生津的重要藥物。白芍具有養血斂陰的作用,可以保護體内的陰液不被發散的藥物所傷;五味子則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可以防止肺内的痰飲外溢。這兩味藥的加入,使得小青龍湯在散寒的同時,不會損傷人體的陰液,保證了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炙甘草,這是小青龍湯中的輔助藥物,用量同樣為10克。炙甘草可以調和藥性,使得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它還可以呵護脾胃,防止藥物對脾胃的損傷。脾胃為後天之本,保護好脾胃,才能使得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作用。

一個中成藥,把寒氣祛了,就能排盡痰濕

這就是小青龍湯的基本組成和每味藥物的作用。這個方劑以溫肺散寒、化飲止咳為主要功效,對于外寒内飲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狀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通過麻黃、桂枝的發散作用,幹姜、細辛、半夏的溫肺化痰作用,以及白芍、五味子的養陰生津作用,小青龍湯能夠全面而深入地調理人體的氣機,使得肺部的寒邪得以肅清,痰濕得以化解,進而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劉渡舟先生用小青龍湯治療寒飲咳喘的醫案,充分展現了這一方劑的神奇療效。那位患有咳喘病多年的男士,在遇到劉老之前,雖然也嘗試過各種治療方法,但都無法根治。而劉老通過仔細詢問病史和細緻辨證,認為他的病症屬于外寒内飲所緻,于是果斷開出了小青龍湯的方子。結果,僅僅幾劑藥下去,男士的咳喘症狀就得到了明顯的緩解,最終實作了根治。這個醫案不僅展示了小青龍湯的神奇療效,也展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獨特魅力。

一個中成藥,把寒氣祛了,就能排盡痰濕

總之,小青龍湯作為張仲景的經典方劑之一,具有溫肺散寒、化飲止咳的獨特功效。它通過麻黃、桂枝的發散作用,幹姜、細辛、半夏的溫肺化痰作用,以及白芍、五味子的養陰生津作用,全面而深入地調理人體的氣機,使得肺部的寒邪得以肅清,痰濕得以化解。同時,炙甘草的加入也保護了脾胃功能,使得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作用。小青龍湯不僅對于外寒内飲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狀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也展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獨特魅力。我們應該深入學習和傳承這一經典方劑,讓更多的人受益于中醫的智慧和力量。#中醫#​#清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