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賣不動了,要怪核污水?

作者:正解局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賣不動了,要怪核污水?

明天,日本知名化妝品高絲,即将關閉經營14年之久的天貓店鋪。

無獨有偶,從幾家日本化妝品企業釋出的2023年财報看,在中國的業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為什麼賣不動了?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賣不動了,要怪核污水?

在大陸,除了國貨外,外國品牌化妝品主要是韓系、日系、法系的天下。

這三者,你方唱罷我登場,輪流坐莊。

從海關總署提供的進口資料看,2017-2018年,南韓成為中國化妝品第一進口國;2019-2021年,日本成為中國化妝品第一進口國;2022年開始,法國一躍成為中國化妝品第一進口國。

自從2022年丢掉了第一的寶座,日本化妝品在中國市場就沒有恢複元氣。

《2023年中國化妝品年鑒》資料顯示,2023年日本化妝品銷售額同比下滑17%。

我們來看看四大日本化妝品企業2023年的經營資料。

資生堂2023年全年淨銷售額為9730億日元,同比下滑8.8%;經營利潤為281億日元,同比下降39.6%;歸母淨利潤為217億日元,同比下降36.4%。

具體到各個區域,資生堂在日本市場淨銷售額為2599億日元,同比增長10%。在中國市場的淨銷售額為2479.21億日元,同比下降4%。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賣不動了,要怪核污水?

資生堂各區域市場的業績情況

中國是資生堂最重要的單一市場之一,資生堂2023年全年銷售額下滑,與中國市場萎縮不無關系。

POLA ORBIS集團2023年集團營收為1733億日元,同比增長4.2%,但中國市場品牌的盈利下滑了7.5%。

花王集團雖然沒有公布中國市場的銷售情況,但考慮到化妝品業務在亞洲市場(除日本外)的營收減少了17.9%,可以推測,中國市場的資料也不會太好看。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賣不動了,要怪核污水?

花王集團的财報資料

高絲集團也隻公布了亞太市場銷售資料,2023年是527億日元,同比下滑34.7%。

如果高絲在中國的銷售穩步增長,恐怕也不會于4月19日關閉天貓店鋪。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賣不動了,要怪核污水?

高絲閉店公告

這裡,正解局再提供一組觀察的資料。

每年的雙十一,既是各大化妝品品牌搶奪市場的關鍵節點,也為我們提供了觀察品牌沉浮的寶貴視角。

據“天貓大化妝品”釋出的《天貓化妝品行業預售首日品牌成績單》顯示,2023年雙十一期間,TOP20品牌中有60%為外資品牌。

讓人意外的是,TOP20品牌中沒有一家日本品牌。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賣不動了,要怪核污水?

天貓美妝行業預售首日品牌成績單 上下滑動即可檢視

以資生堂為例,2023年雙十一預售首日GMV過億,但同比下滑了74.1%。

要知道,2021年雙十一期間,資生堂僅紅腰子精華一款産品,銷售就破億了。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确實有點賣不動了。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賣不動了,要怪核污水?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遇冷的原因,要從化妝品的消費特點說起。

與其他産品不同,化妝品更容易受到文化、事件等因素的影響。

比如,2015年前後,《來自星星的你》《繼承者們》《太陽的後裔》等韓劇在中國盛行一時,也帶火了南韓化妝品。

2015年,南韓化妝品對華出口同比增長一倍,至10.88億美元,創下曆史新高。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賣不動了,要怪核污水?

新聞報道

2017-2018年,南韓更是一躍成為中國化妝品第一進口國。

對日本化妝品而言,影響其在中國銷售的最大變量,不是文化,而是核污水。

正解局觀察到,自2011年福島核洩漏事件以來,每出現一次核污水問題,都會引發一次日本化妝品的退貨潮。

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核污染水排海,成為壓垮日本化妝品的一根稻草。

這也是日本化妝品在2個多月後開啟的雙十一促銷中遇冷的重要原因。

别說日本化妝品,連寶潔旗下的明星産品SK-II也受到牽連。

SK-II誕生于日本,宣稱以日本琵琶湖為唯一水質來源,受核污水影響,2023年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下降34%。

日本核污水排海,對日本化妝品傷害之大,可見一斑。

這也不能怪消費者,化妝品用于個人護理,安全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将核污水排海,必然會引發消費者的擔憂。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雖說化妝已經成為很多人每天的“必修課”,但是,化妝品并非剛需,消費者很容易找到替代産品。

日本化妝品,正在面臨歐美化妝品與中國化妝品的雙重競争。

了解這種競争,需要結合中國化妝品市場發生的變化。

歐睿的資料顯示,從2017年開始,中國市場高端化妝品的銷售額年均保持着23%以上的增速,預計到2025年将全面超越大衆化妝品。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賣不動了,要怪核污水?

中國高端護膚品市場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前瞻産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化妝品整體向“高端”方向發展,這與全球市場的趨勢是一緻的。

在高端市場,日本的化妝品品牌,暫時還無法撼動雅詩蘭黛、蘭蔻、SKII等歐美大牌的地位。

國産化妝品品牌也在搶奪日本化妝品的市場。

在“文化自信”、“中式國風”的潮流加持下,部分消費者更加注重成本效益,這給了國貨品牌崛起的機會。

比如,2023年抖音美妝護膚品榜TOP20中,國貨品牌占據半壁江山,引人注目。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賣不動了,要怪核污水?

2023年抖音美妝護膚品榜TOP20榜單

總結來說,日本化妝品在高端賽道上被歐美大牌壓着,在成本效益上又拼不過國産品牌。

前有歐美大牌“強敵”,後有中國國貨品牌“追兵”,被夾在中間,日子确實有點不好過。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賣不動了,要怪核污水?

正解局注意到,雖然在中國市場遇冷,但是日本化妝品并沒有放棄中國市場,反而加碼投資。

比如高絲,雖然即将關閉天貓旗艦店,卻在其他電商平台擴大了業務。

再如資生堂,明确表示将“持續加碼在中國的投資,積極參與推動本土創新,進一步紮根中國”。

花王集團也表示将加大在中國市場的布局,旗下SENSAI品牌于去年底在上海開設了旗艦店。

日本化妝品持續加碼的背後,是看好中國市場的強大潛力。

從全球視野看,中國已超越歐盟、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國。

從曆年資料看,2019年,中國化妝品零售額為2992億元,2023年,增長至4142億元。

除了2022年負增長外,其他年份都是正增長。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賣不動了,要怪核污水?

2019-2023年化妝品零售總額統計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盛證券研報預計,到2025年,僅化妝品核心消費人群(15-59歲城鎮女性群體)的消費規模将達6531億元,未來5年年複合增速為15.2%。

巨大的市場機遇,吸引日本化妝品企業不斷加碼。

更何況,資生堂深耕中國市場40餘年,中國已成為其最大的海外市場,當然不會輕易放棄。

上文提到的核污水問題,随着時間推移,影響會逐漸淡化,日本化妝品企業亦有信心通過公開透明的方式消除消費者的疑慮,重新赢得市場。

中國化妝品的市場很大,競争也很激烈。

強勢如歐美大牌,在中國市場也并非無往不利。

曾經登頂第一的南韓化妝品,在中國的影響力已大不如以前,部分品牌敗走中國。

國貨品牌更是“後浪推前浪”,2023年已有11個國貨品牌傳出關停或退出市場的消息。

在正解局看來,打牌最重要的,不是不能輸,而是輸了輕易不下牌桌。

從這個角度看,日本化妝品企業加碼中國,是正确的。

關鍵是,不下牌桌的日本化妝品企業,如何重新把牌打好?

這一點,日本化妝品企業,要向自己競争對手歐美企業學習。

與歐美企業相比,日企在中國的架構太複雜、決策路徑太長、反應太遲鈍。

總結一句話,不夠本土化。

就拿雅詩蘭黛集團來說,面對中國持續變化的電商格局,果斷加碼抖音電商平台。

在2023年雙十一期間,雅詩蘭黛集團在抖音上的淨銷售額增長超過一倍。

其中,集團旗下雅詩蘭黛品牌實作了三位數的銷售額增長,在抖音中國大陸地區高端美妝品類排名第一,其店鋪直播銷售額也位居第一。

再看歐萊雅,為了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除了輸出主力産品外,還專門成立了投資公司,投資聞獻、觀夏TO SUMMER等國貨品牌。

日本化妝品在中國賣不動了,要怪核污水?

近五年歐萊雅在中國的增速

反觀日本化妝品高絲,在中國布局的各個品牌定位不清,給中國消費者留下了定位混亂的印象。

中國市場快速疊代,隻有深度本土化,才能敏銳響應,滿足市場的需求。

日本化妝品企業也注意到這一點。

資生堂的計劃是,進行營運改革,簡化在中國的組織結構以提高生産力和效率。同時,将品牌下沉到三線至五線城市,搶奪不斷增長的中産階層消費者。

對于未來的發展,資生堂在财報中強調“赢在中國”。

深耕中國,适應中國,才能赢在中國。

日本化妝品企業如此,所有的外資企業,亦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