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股價低迷、負債率70.48%,新乳業正在為并購式擴張買單

作者:博望财經
股價低迷、負債率70.48%,新乳業正在為并購式擴張買單

文|司凡星

來源|博望财經

高度内卷的乳制品行業,正在分化加速。

頭部乳企的紅利越來越大,伊利、蒙牛壓迫感十足,雙寡頭市場穩固并且逆勢增長,其他區域性中小玩家整合加速,生存變得愈發艱難,多家乳企利潤下跌。

在這其中,以“鮮”為核心主題,将低溫鮮奶和低溫酸奶作為核心重點品類的新希望乳業(下簡稱新乳業),在巨頭圍獵之下,近年來卻還在持續增長。

财報看,2023年前三季度,新乳業實作總營收81.9億元,同增9.5%,實作歸母淨利潤3.8億元,同增22.8%,實作扣非歸母淨利3.9億元,同增58.1%。

财報營收利潤很好看,但吊詭的是,其股價與業績卻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态勢。

近一年以來,新乳業股價從最高點的17.89元/股,一路下跌,截止4月18日發稿前,股價為9.97元/股,下跌幅度高達45%。

股價低迷、負債率70.48%,新乳業正在為并購式擴張買單

來源:百度股市通

為何不受資本市場認可?企業經營是否存在硬傷?

01

成也并購,敗也并購

不誇張地講,新乳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并購史。

新乳業的前身,是新希望集團旗下的乳業闆塊,在進入乳業之初,新希望乳業就制定了一條清晰的發展規劃:收購、整合、關聯、全國化。相較于内生式經營增長地緩慢,新乳業選擇了外延式并購實作快速增長。

在2019年登陸深交所上市之前,新乳業就憑借母公司的資本優勢,先後收購四川陽平乳業、河北新天香、杭州雙峰、重慶天友等11家乳企。

上市之後,為加速産業鍊戰略協同,2019年7月,新乳業出資7.09億元成為現代牧業的第二大股東,僅次于蒙牛。現代牧業是國内最大的養牛養殖和原奶生産企業,在四川、安徽、河北、山東等全國7個省市營運26個萬頭規模牧場。

2020年5月,新乳業以17.11億元收購夏進乳業母公司寰美乳業100%的股權。彼時,作為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夏進有400多家穩定經銷商,在甯夏的市占率超過50%,年收入達15億。

2021年1月,新乳業又花了2.31億元收購了“一隻酸奶牛”60%的股權。

毋庸置疑的是,持續不斷地大規模并購,用資本換規模,讓新乳業快速步入了百億營收的陣營。當然,并購模式的後遺症也漸漸顯現。

2023年11月,新希望乳業宣布轉讓“一隻酸牛奶”45%的股權。雖然新希望乳業轉讓股權的理由是與公司戰略規劃調整有關,但背後或許更多的是因為“一隻酸牛奶”連續三年虧損,新乳業頂不住了。

股價低迷、負債率70.48%,新乳業正在為并購式擴張買單

在2021年并購之前,一隻酸奶牛2019年-2020年營收分别為2.40億元、2020億元,淨利潤分别為3500萬元、3160萬元。

而在收購之後,2023-2023年前三季度,一隻酸奶牛營收分别為2.08億元、2.35億元,實作淨虧損991.78萬、416.29萬。

股價低迷、負債率70.48%,新乳業正在為并購式擴張買單

如果說新乳業此前的并購是将乳企産業鍊融入自身體系,以增強奶源、物流和管道等硬體實力,那麼對“一隻酸奶牛”的并購則更傾向于提升流量、管道和使用者等軟體實力,以增強自身産品、營銷和市場能力。

然而,并購終究是把雙刃劍,标的成色及企業賦能力、業務協同力是成敗關鍵,兜兜轉轉最終反拖累業績産生新的問題,新乳業正在為曾經的并購後遺症買單。

02

負債高企,财務危機

除了經營端拖累業績,并購高杠杆之路導緻的負債高企的債務風險更加值得關注。

當年,新乳業在申請IPO之際,高達76%的資産負債率就引人注目。上市以後,2019-2023年第三季度,新乳業資産負債率分别為61.66%、66.65%、69.81%、71.91%、70.48%,遠高于45.08%的行業平均水準。

股價低迷、負債率70.48%,新乳業正在為并購式擴張買單

連年增長,很顯然,一直以來新乳業依舊沒有走出高負債的陰影。

于是,在新的5年戰略規劃裡,除了并購轉内生的政策調整,努力将負債率降低10個百分點也成為戰略的重要一環。

除了負債高企,多次并購也給新乳業帶來了過高的商譽值。截至2023年底,新乳業商譽有11.9億人民币,占總資産的12.5%。

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在新乳業的資産負債表上存在更多因為收購溢價形成的商譽,如果被收購标的的業績表現不如預期,不排除會出現商譽減值的問題。”

據芝士财富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新乳業商譽占淨資産43%,商譽減值風險很高。帶息債務占全部投入資本59%,償債壓力也很大。

此外,持續的收購雖然擴增了規模,但新乳業盈利水準沒有大的提升。

2019年至2022年,新乳業銷售淨利率分别為4.43%、4.29%、3.81%、3.62%,不僅呈逐年下滑趨勢,還遠低于6.36%的行業平均值。同時,在2022年新乳業毛利率創近9年新低,為24.04%。

造血能力堪憂、負債高企、商譽暴雷風險,面對多重風險疊加,新乳業不得不調整戰略放緩節奏,開始修煉内功。

2023年5月,新乳業就釋出全新5年戰略規劃,表示以内生增長為主,并購為輔。

從戰略調整來看,彼時,新乳業顯然已經意識到并購風險過大,為了提高發展可持續性和穩定性,希望通過自身發展和營運提升業績和市場佔有率。

03

低溫鮮奶天花闆有多高?

2010年,新乳業總裁席剛就确立了“鮮戰略”,重點打造低溫鮮奶和低溫酸奶的雙強”産品,形成“鮮品類”創新産品矩陣。

深究背後的原因,彼時,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市場佔有率,對比伊利、蒙牛常溫奶,新乳業沒有任何競争優勢。

股價低迷、負債率70.48%,新乳業正在為并購式擴張買單

是以,為了避開巨頭在常溫奶市場正面交鋒,新乳業選擇“差異性”發展。

目前,新乳業在低溫鮮奶領域已經推出了24小時鉑金全優乳、今日鮮奶鋪、唯品”有機牛乳、“唯品”娟姗牛乳、純正“A2”鮮牛乳等産品;在低溫酸奶領域,新乳業推出了冰激淩酸奶、布丁酸奶、活潤代餐(大杯)酸奶、奶啤等多個産品。

股價低迷、負債率70.48%,新乳業正在為并購式擴張買單

資料顯示,2022年新乳業來自低溫産品的營收收入占比超過50%,其中低溫鮮奶同比實作超15%的增長,全國市占率超過10%。

可以看到的是,經過多年積累沉澱,新乳業的先發優勢讓其具備了一定的市場競争力,但是,低溫鮮奶目前在國内仍然屬于契合消費需求變化,但尚未迎來大規模快速增長的階段。席剛表示,主要原因在于設施沒有建好,奶源和冷鍊是推動優質巴氏奶的關鍵。

此前鮮奶消毒技術主要是巴氏滅菌法,其用72-85℃的溫度滅菌15s,可以幾乎在不破壞牛奶營養的前提下,消滅生牛乳中有害的病原,但巴氏奶的保存期限為5-7天,銷售半徑有限,隻能在奶源地約300公裡範圍進行快速配送,成本相對合理,如果遠離奶源地,成本将大幅增加。

是以,低溫鮮奶的競争,最終又回到奶源、冷鍊運輸等方面的較量,而新乳業在綜合實力層面顯然與伊利、蒙牛等第一梯隊的行業巨頭有不小差距。

近年來,衆多乳業細分賽道都觸碰天花闆,越來越多的乳企們堅定地認為,低溫奶将成為乳企新賽道以及第二增長曲線,品牌加速湧入,行業變得愈發擁擠,企查查資料顯示,國内現存鮮奶相關企業6.85萬家。

蒙牛鮮奶事業部推出“每日鮮語”和“現代牧場”,2022年銷售規模達到30億元。伊利推出“伊利”“金典”“牧場清晨”鮮牛奶,2022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

與此同時,北京的三元乳業、上海的光明乳業、廣州的燕塘牛奶、東北的完達山、地方乳企都在自己趨于稱霸,形成了群雄割據的競争格局。

股價低迷、負債率70.48%,新乳業正在為并購式擴張買單

在這樣的混戰背景下,一方面,此前的差異化戰略失效,新乳業的生存空間必然被大幅擠壓,

在目前新乳業占比比較高的西南區域,50%左右的市場佔有率被伊利、蒙牛兩大龍頭占領,華東被光明乳業占領。

另一方面,行業亂象橫生,據新消費财研社報道,低溫乳制品保存期限短,經銷商為了完成銷售任務,很多産品被電商平台竄貨至奶站或者牛奶便利店,造成價格體系混亂。而且,低溫奶産品并不容易下沉到低線城市,市場潛力也易受到“天花闆”的限制,這對于将低溫奶産品作為公司發展核心的新乳業而言,未來不确定性加劇。

面對混亂的鮮奶市場,未來新乳業要憑什麼在這場鏖戰中勝出?

End

聚焦低溫市場差異化入場,憑借并購政策成長為百億黑馬,但随着時間的推進,乳制品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低溫賽道競争加劇,以并購為核心競争力的新乳業,逐漸失去競争力,如果未來講不出更多的故事,最終将難逃被邊緣化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