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壯遊中國】離别淮濱蔣姓故鄉時方知孫姓故鄉也在此

作者:蔣豐看日本

◆《日本華僑報》總主筆 蔣豐

如今,對于我來說,來一場“背起背包,說走就走”的旅遊,已經不是一件難事,有人把我稱為“當下東京華文媒體界中第一位無負擔寫作人。”至于其中是貶義、還是褒義、或許稍微還有些酸意,我都是不在乎的。我雖然幾經要求“全退”沒有獲得準許,但基本上做到了“半退”,而我對“半退”的要求之一就是“隻寫我自己喜歡寫的東西。”如今,對于我來說,比較難以做到的是,“來一場‘背起背包,說停就停’的旅遊。個中原因,一言難盡。

但是,2024年4月15日中午,我在參加“第十四屆中華蔣氏淮濱尋根文化節”的祭祖大典活動以後,匆匆前往湖北省天門市參加“狀元文化園”開園典禮途中,經過淮濱縣城街道時看見一條以“孫叔敖”的名字命名的大街。稍往前行,又看到一塊寫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西周蔣國故城”的城址辨別牌。與此同時,進入我眼簾的還有那塊城址辨別牌上面的一行小字“春秋楚相孫叔敖故鄉”。當時,我的腦屏上,立即閃現出這應該是漢代司馬遷在“史家之絕唱”的《史記》中看似寥寥幾筆、卻是濃墨重彩地記叙的那位“循吏”第一人——孫叔敖。于是,我低聲問主辦方能否允許我來一次“背起背包,說停就停”的旅遊?還好,主辦方立即欣然同意了。

【壯遊中國】離别淮濱蔣姓故鄉時方知孫姓故鄉也在此

據說,淮濱縣的淮河博物館裡有關于孫叔敖的展位,但這次“尋根文化節”的安排,緊張得讓人有喘不過氣的感覺,也就無法前行。在這裡,我真的算是與孫叔敖“偶遇”了。讓我心裡多少有些得意的是,孫叔敖也是今天河南省淮濱縣期思鎮人,與我們蔣氏的祖先蔣伯齡是一個鎮上的人。所不同的是,蔣伯齡當初是被周姬旦封在這裡的“立國之人”,而孫叔敖則被《荀子》稱為“期思之鄙(郊野)人也。”看看,城鄉歧視,在那個時代應該是有了的。

不過,《荀子》的說法,隻顯示出孫叔敖居住的“地段”位置,他是根據地域出身看人的。而《史記》則指明孫叔敖是“楚之處士”,也就是“楚國的隐者”,這是根據“身份”看人的。當然,這也顯示出中國古代的看人标準——第一,從“所處地段”;第二,從“所有身份”。這種“傳統的觀察”既然能夠“傳統”至今,應該是利弊并存的。

伫立在“春秋楚相孫叔敖故鄉”的辨別牌前,我自然想再次打開曆史長卷,自然想再次投身曆史長河。因為多年來我一直倡導“雙激活”,那就是“以旅遊激活讀書,以讀書激活旅遊”,堅持認為“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并不是前後的因果關系,而實實在在是互相的推助關系。

【壯遊中國】離别淮濱蔣姓故鄉時方知孫姓故鄉也在此

如今,人們談論曆史上“循吏”的時候,津津樂道的是他的“清正廉潔”,往往忽視的是他所居民富的行政作為。為官一任乃至幾任,如果隻是“清正廉潔”,那很有可能是不作為、無擔當的另一種表現。估計,司馬遷在九泉之下聽到我這番話語,會豎起大拇指點贊的。因為在司馬遷看來,孫叔敖是被國相虞丘推介給楚莊王的。在經曆了三個月的試用期以後,孫叔敖就成為國相了。

果然,孫叔敖有自己的工作作風。在“施政方面”,他主張“施教導民”,追求的導向結果是“上下和合”,這種社會的“和”與“合”具有何等的社會治理效果,今天我們已經深有感觸了。在“執政方面”,他主張“政緩禁止,吏無奸邪,盜賊不起”。也就是說執政時既要做到寬緩不苛,又要做到有禁必止,隻要官吏不做邪惡僞詐之事,民間也就不會有盜賊事件的發生。孫叔敖的這些論斷,在今天一些人看來,或許是“自縛手腳”,或許是過于理想化了,但“政緩禁止”,還是值得細細品味的。

我則更看重孫叔敖為相期間做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秋冬則勸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樂其生。” 也就是說,在秋冬兩季,孫叔敖鼓勵人們進山采伐林木,到春夏時,便借上漲的河水把木材運出山外。結果是百姓各有便利的謀生之路,都生活得很安樂。

第二件事情是喜歡折騰的楚莊王強行進行貨币改革,結果是三個月後“百姓不便,皆去其業”,出現了“市亂”。”孫叔敖收到來自市場第一線的調查報告以後,以其獨有的膽識和擔當精神立即進谏,請恢複舊制。結果,楚莊王納谏下令,三天以後,“市複如故”。

第三件事情是楚國民俗之一是百姓愛坐矮車,楚王則認為矮車不便于駕馬,想對全國矮車來個“更新版”,提升它的高度。這個時候,國相孫叔敖又勇敢地站了出來,向楚王表示“政令屢出,會讓百姓無所适從的,這樣不好。如果您一定想把車輛改高,臣請求讓鄉裡人家加高門檻。乘車人都是有身份的君子,他們不能為過門檻頻繁下車,自然就會把車的底座造高了。”楚王答應了他的請求。果然,過了半年,上行下效,老百姓都自動把坐的車輛底座造高了。

【壯遊中國】離别淮濱蔣姓故鄉時方知孫姓故鄉也在此

我的關注點或許更重于文本,而當代導師的關注點更重于實踐,他在視察淮河時多次提到孫叔敖,說孫叔敖是一個了不起的治水專家,因為孫叔敖為相期間主持修建了期思陂、芍陂等大型灌溉工程,還在今天的江漢平原一帶開發水利。在中國古代,治水官員往往要在第一線身先士卒的,同時還要承擔許多政治風險、官場成本。但是,孫叔敖卻無所畏懼地這樣去做了。

有人會較勁,說“孫叔敖并不姓孫的。”的确是這樣,孫叔敖原來是姓芈(音:米)的,名敖,字孫叔。但是,他的子孫以其字為氏,讓今天的河南省淮濱縣期思鎮不僅成為中華蔣姓的源頭之一,還成為中華孫姓的源頭之一。

想一想吧,一個如今面積隻有85平方公裡的期思鎮,竟然是中華兩大姓氏——蔣姓和孫姓的發源地,誰還能視其小與偏呢?

所謂“壯遊中國”,也隻能是“踏遍山河風滿袖,倚闌閑看一池星。”眼前,倒是那塊辨別牌,把“西周蔣國故城”寫得大大的,把“春秋楚相孫叔敖故鄉”寫得小小的,稍微顯得有些“厚蔣薄孫”了。(2024年4月18日追記于江西景德鎮紫晶飯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