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宇軒,看懂經濟專欄作家,傳播星球APP入駐專家
招商銀行2023年業績,用缪建民董事長的這句“底色不變、底子很厚、底氣很足”來形容,最為恰當。
同比增長6.22%達到1466億的淨利潤、同比增長8.77%達到11.03萬億的總資産、穩中有進的各項資産品質與财務分析名額,都充分證明了招行雄厚的“家底”。
倚仗這份紮實的“家底”,招行始終堅持在笃定前行中守望夢想。
所謂的堅持,展現在招行堅守零售銀行戰略主體地位的決心,展現在堅定推動“零售金融、公司金融、投行與金融市場、财富管理與資産管理”四大業務闆塊協同發展的信心,更展現在堅持為投資者提供穩定資本回報的責任感。而所謂夢想,招行守望着的則是“建構馬克利曲線”與“打造價值銀行”的雙重戰略願景。
盡管招行2023年的部分資料(如總營收近14年首次下滑)仍折射出目前面臨的多重挑戰,但其内在流淌着的堅持韌性與逐夢精神,依舊可以賦予投資者信心與期待。
“三大堅持”,穩健前行
“是以在目前時點,要繼續保持零售銀行主體地位,我們要持之以恒繼續探索和創新,這是毫不動搖的。”王良行長在2023年招商銀行業績釋出會上的表态擲地有聲。
招行的第一大堅持,展現在堅守零售銀行戰略主體地位的決心。
2023年,招行零售金融業務營業收入1943.36億,占總營收57.31%; 稅前利潤999.13億,占稅前總利潤56.57%,貢獻了整體業務的半壁江山。零售客戶總數達1.97億戶,較上年末增長7.07%,零售總資産餘額13.3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88%,零售業務企穩回升。此外,招行也積極更新探索組織架構,通過新設零售客群部來加強對零售客戶線上化、智能化的廣泛觸達。
但淨利息收入與非利息淨收入的雙雙下滑也為招行零售業務的營收帶來了一定沖擊。2023年,招行淨利息收入為2146.69億元,同比下降1.63%。非利息淨收入1244.54億元,同比下降1.65%。其中,淨手續費及傭金收入841.08億元,同比下降10.78%。與此同時,多家股份制銀行紛紛轉型加碼零售業務,零售金融市場競争加劇,招行在産品趨同與價格競争的雙重影響下,優勢進一步縮小。
由此,外界時有擔心招行會動搖零售金融的戰略主體地位,在戰略上發生偏移,向對公和财富管理業務過多傾斜以彌補零售業務遭遇的增長瓶頸。這樣一來,招行“零售之王”的市場地位便會面臨挑戰,在均衡化發展中失去原有零售業務特色。
而此次招行高層業績釋出會上堅持零售主體戰略的表态,無疑給廣大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
毫不動搖地堅持發揮零售銀行的曆史優勢,通過産品制度創新變革,鑄造新的零售“護城河”,是招行的不變底色所在。
招行的第二大堅持,展現在堅定推動“零售金融、公司金融、投行與金融市場、财富管理與資産管理”四大業務闆塊協同發展的信心。
“僅僅靠零售銀行一體的發展也是孤掌難鳴。俗話說“獨行快、衆行遠”,必須各闆塊協同發展,才能更好支援零售主體。”在穩固好零售主業優勢的同時,在公金、投金與财富管理領域全方位發力,打造世界一流綜合性銀行,是招行堅持的信心所在。
2023年,招行積極響應黨中央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決策部署,結合自身特色,倡導“七大金融”戰略,聚焦現代産業經濟轉型更新方向,打造數智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智造金融、跨境金融、普惠金融和行業金融的七大特色服務優勢,堅持公司金融業務做精做強,打造新的業務增長極。2023年招行公司客戶總數282.06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1.66%;公司客戶存款餘額4.66萬億,較上年末增長5.17%,在整體經濟下滑的情況下階段性打赢了對公客群與存款的關鍵保衛戰。
在“投商行一體化”理念的指引下,招行堅持投金業務做專做新,倡導“小而美”的專業化發展路徑。2023年,招行投行業務貢獻公司客戶融資總量(FPA)餘額較年初上漲14.91%,并依靠強大便捷的交易平台再續商業承兌彙票貼現量市場第一的輝煌。
與此同時,作為支撐零售銀行業務發展的重要産品線,堅持做大做強财富管理與資産管理業務,同樣至關重要。但目前來看,招行在這一闆塊上的表現低于市場預期。2023年,招行大财富管理收入452.68億元,同比下降7.9%。其中,财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284.66億元,同比下降7.89%。
在業績釋出會上招行董事會秘書彭家文将這一闆塊業績下滑的原因歸咎于“業務量下降、業務結構變化以及減費讓利政策”三大因素。其中,受資本市場波動、權益類産品普遍承壓導緻的招行代銷基金業務收入下降的影響,最為直接,也最難應對。但相信招行在“抓客群、抓存量客戶AUM提升、做好産品結構安排”三大努力方向的指引下,能夠步步為營,憑借零售闆塊多年積累的優勢最小化經濟周期對于财富管理業績的沖擊。
堅持四大業務協同發展,作全能發展的業務“多面手”,是招行行穩緻遠的底子所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四大業務闆塊協同發展”中的“協同”二字對于了解招行至關重要。
堅持公司金融業務做精做強、堅持投金業務做專做新、堅持财富管理與資産管理業務做大做強,本質上都是為了助力招行主體零售業務的繁榮發展。在保持零售金融底盤和戰略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推動各闆塊協同發展以賦能零售主業,而非均衡發展削弱零售核心地位,才是招行戰略的關鍵導向。
招行的第三大堅持,在于堅持為投資者提供穩定資本回報的責任感。
招行業績釋出會後,令所有聽衆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缪建民董事長關于分紅政策的那句“分紅派息率提高了,就沒打算再下來”。在自身營收持續承壓的背景下,公開宣布提升分紅派息率,招行的做法确實略顯意外。
對此,缪建民董事長解釋道:由于去年大多數股東在資本利得上賺的錢不多或者沒賺錢,是以提高一點分紅派息,可以提升股東的整體回報。他還表示,招行未來将持續平衡現金分紅與中長期的資本積累之間的關系,在不做股本融資的同時保持比較強的資本内生增長能力,又保持合理較高的分紅比例,統籌好這三者關系。
不可否認,招行此次提升分紅率一定程度上出于改善估值、塑造“高分紅、低估值”價值股形象的戰略考量,但提升分紅回饋投資者信任的做法仍值得稱贊與學習。面對多重挑戰,縱使招行自身需要勒緊褲腰帶過“緊日子”,也從未考慮縮減投資者權益,其背後彰顯的堅持把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的責任感,着實令人倍感欣慰。
堅持提高投資者分紅回報,是招行用實際行動诠釋股份制“領頭羊”責任擔當的底氣所在。
以“三大堅持”為指引,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招行在2023年總體上實作了“品質、規模、效益”的動态均衡發展,符合市場預期。
“兩大夢想”,路在前方
2024年2月1日,招商局集團在深圳召開2024年度工作會議,部署全面加速推進“第三次創業”。
作為集團金融闆塊的重要成員,招行自然需要義無反顧地走在前列。為了實作“第三次創業”偉大夙願,招行需要努力守望“建構馬克利曲線”與“打造價值銀行”這兩大夢想。
建構馬克利曲線,簡而言之,就是企業通過轉型變革跨越經濟周期的影響,實作基業長青。除去積極探索四大闆塊業務協同發展,尋找零售業務之外新的增長點,2023年的招行還給出了“打造以智能銀行為核心的新護城河”的答案。在本次業績釋出會上,招行高層也用了較長的篇幅,圍繞“線上化、資料化、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發展方向首次詳細闡述了“智慧招行”的轉型目标。2023年,招行持續加大科技投入,投入占總營收比持續上升。招行重視深化“人+數字化”服務能力,加大“數智零售”覆寫範圍,用AI小昭實作超過1.7萬人的人力替代,招行APP使用者量也順利突破兩億大關。用智能銀行的數智化發展實作戰略疊代,建構獨特的“馬克利曲線”,招行志在必行。
打造價值銀行,相信對于關心招行的讀者而言,早已耳熟能詳。隻不過,在當初該理念被提出之時,更多人隻是把“為股東、客戶、社會創造更加多元的價值”這樣偏西方ESG的戰略當作了一個空洞的口号。适逢經濟下行周期,招行能否堅持深入貫徹其“價值銀行”理念,市場上存在質疑。但2023年招行提升股息分紅率的舉措,卻用實際行動诠釋了招行的“價值主義”。不局限于一城一池的得失,用長期的陪伴與堅守溫暖股東、客戶與社會,追求多方利益共赢,招行路在前方。
本文之是以将“建構馬克利曲線”與“打造價值銀行”稱之為招行的兩大夢想,是因為這兩個目标在現階段而言都較為長遠宏大,很難依靠短短幾年的業績表現推算未來成功機率的高低,需要更長的時間去追尋探索。
從這個角度來看,成立三十七年的招行,其逐夢之旅或許才剛剛拉開序幕。
而招行所能做的,便是在堅持中守望夢想,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矢志不渝地朝着“為中國貢獻一家真正的商業銀行”目标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