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了一輩子糊塗,卻保全自己與子孫的富貴

作者:世間一分鐘

衆所周知,在古代皇權争鬥是十分常見的事件,而利益與風險成正比,是以其中的危險性不言而喻,一旦爆發皇權争鬥往往伴随着你死我亡的解決。

不同勢力為争奪皇位而展開角逐,内部之間的勾心鬥角、明争暗鬥分裂朝廷和官員,造成政府的混亂和無法有效治理國家的局面,更會造成兄弟之間手足相殘。

他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了一輩子糊塗,卻保全自己與子孫的富貴

清朝時期的九子奪嫡就是很好的例子,不過也有一些人比較清醒,甚至自己與皇帝之位沒有緣分,打小就開始擺爛、裝糊塗,卻保全子孫的榮華富貴,這個人便是雍正的兒子弘晝。

先來看看一首詩

世事無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紅塵。人生難得一知己,推杯換盞話古今。

上述這一首詩詞的主題意思很簡單,就是想要把酒言歡、及時行樂,将一個纨绔子弟、二世祖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緻,而詩詞的作者便是弘晝。

正所謂“外行人看熱鬧,内行人看門道”,這一首詩更是被曆史學家譽為“救命詩”,因為它成全了與弘曆的兄弟之道,維護了與乾隆的君臣之道,同時也保全了自己和子孫後代的榮華富貴。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想必很多人都看過,電視劇中的六王爺,也就是劉羅鍋的老丈人,就是以弘晝為原型塑造的,将“一問三不知”五個大字演繹的淋漓盡緻。

他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了一輩子糊塗,卻保全自己與子孫的富貴

上面那一首詩雖然沒有流傳千古,但也不是一個纨绔子弟能夠做出來的,弘晝多多少少肚子裡有一點墨水,既然如此為何會選擇裝傻呢?原因就四個字“皇權争鬥”。

弘晝是雍正帝的第五子,出生于康熙五十年雍親王府,從幼年成長為少年期間剛好目睹了一件大事,即九子奪嫡。

最早期胤礽是康熙年間的太子,但因為種種緣由先後兩次被廢,當時康熙已經老邁不堪、太子之位空懸,一時間九個兒子參與儲君的争奪戰中。

在此次争奪戰中,每一個陣營互相攻讦、互相陷害,最終的結果四阿哥胤禛更勝一籌成為皇帝,即清世宗雍正。本以為九子奪嫡到此已經結束,其實才剛剛進入高潮,後期雍正對自己的兄弟一一清算。

康熙四十七年,三阿哥胤祉告發胤禔魇咒太子謀奪儲君之位,康熙大怒直接對胤禔被削爵囚禁。雍正繼位後胤禔仍未獲釋,以至于最終老死于囚禁之中,僅僅隻有63歲。

他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了一輩子糊塗,卻保全自己與子孫的富貴

廢太子胤礽也遭受同樣的命運,他被康熙廢除後遭到囚禁,雍正繼位後也沒有将其釋放,51歲那年便死于鹹安宮。

胤祉是三阿哥,曾經也試圖争奪過太子之位,可半路便覺得自己希望渺茫逐漸退出争鬥,之後一直在閉門修書。然而,雍正繼位後依然沒有放過這個兄弟。

不斷對他進行打壓,先是讓其去為康熙守陵墓,後來幹脆期奪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結局也沒有獲得善終。

八阿哥一黨的結局是最悲慘的,首先是八阿哥胤禩自己,雍正登基之初曾擔心他铤而走險,進行一系列安撫八爺黨成員的行動,當他地位穩固後果斷處置了這個八弟,削其爵位并将其囚禁至死。

類似命運也降臨在九阿哥胤禟身上,他因支援胤禩而被雍正削爵囚禁,最終慘死于囚禁之中。

他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了一輩子糊塗,卻保全自己與子孫的富貴

十阿哥胤䄉不滿雍正登基,多次與其對立,還拒絕護送蒙古活佛的靈龛,更是引發雍正皇帝的不滿,同樣也被削爵囚禁。

同樣悲劇的還有十四阿哥胤禵,他與雍正雖然是一母同胞,可依然沒有逃脫對方的處罰,一輩子被軟禁在康熙皇帝的景陵,直至乾隆時期才恢複自由。

自家兄弟之間的鬥争

你以為弘晝隻是目睹了父輩之間的争鬥嗎?其實不然,自家兄弟也為了皇權鬥得你死我活。

在清朝的曆史上,乾隆皇帝堪稱天之驕子,從小就被康熙内定為繼承人。

根據曆史的相關記載,康熙皇帝第一次看到10歲的弘曆,百年被其一身的學問和氣質所震撼,宛若看見年輕時的自己,随後便一直帶在身邊教育。

他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了一輩子糊塗,卻保全自己與子孫的富貴

有人說雍正能夠獲得康熙刮目相看,得益于自己的兒子,是以擁有“大貴之相”的弘曆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被隔代内定為皇帝的繼承人,就好似明朝時期的朱棣、朱高熾與朱瞻基一樣。

權力會使得一個人的雙眼被蒙蔽,雍正的三子弘時便是如此,清朝官方曆史對弘時的事諱莫如深,雍正時期的實錄甚至連他的名字都沒提到,主要就是因為奪嫡一事。

《清皇室四譜》記載: “皇三子弘時……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縱,行事不謹,削宗籍死......”

原因也非常簡單,雍正很早便将弘曆内定為皇帝的繼承人,可惜弘時卻不服氣,私下裡一直使用陰謀詭計暗害兄弟,甚至還與自己的叔叔們合作來奪權。

在這樣的情況,雍正認為若是不阻止兒子的行為,很可能會出現自己那一輩人的慘劇,于是便将他“削籍處死”,這一幕同樣也被弘晝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他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了一輩子糊塗,卻保全自己與子孫的富貴

弘晝是一個怎樣的人,母親是純懿皇貴妃,出身為王府格格,背景也算不弱。能夠做出上述那一首詩,可見其文化能力也不弱,完全有與弘曆一較高下的資本。

然而,從小便目睹雍正皇帝與皇叔之間争奪皇位的場面,還見證兄弟之間的争鬥,對于宮廷的爾虞我詐深有體會,與其為名為利不如潇灑一生,于是便采取避世的生存方式,主打的就是一個字“裝”。

平時玩世不恭、嗜好飲酒,若是放在平常人家可能會被罵為敗家子,可身處皇家卻安之如怡,也能避免各種明裡暗裡的危機,這種生存之道堪稱一種人生藝術。

雍正十一年弘晝被封為和親王,父親也曾給他過實權,可弘晝卻對此沒興趣,平時罪喜歡玩的就是“活人出殡”的遊戲,而且還玩的非常大。

《雍正王朝》中就由這樣一幕,弘晝不單單要求自己府中的人哭泣,還會讓和尚道士來超度念經,有時候甚至會邀請大臣前來參加自己的葬禮,美其名曰“生前不享受,死後聽不到”。

他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了一輩子糊塗,卻保全自己與子孫的富貴

府中的一身缟素,賓客則帶着厚禮而來,弘晝則一邊看自己的熱鬧一邊吃着祭桌上的酒肉,主打的就是一個“不大事大”。

對于此事雍正皇帝不僅不管不問,反而對這個兒子另眼相看,讓他與弘曆一起主管苗疆事務。

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登基,本以為弘晝沒了父親這個靠山會收斂一些,可對方卻不知道收斂二字如何來寫,所作所為更是過分。

當着皇帝的面打朝廷命官

乾隆帝即位後對這個皇帝十分愛護,甚至還把父親雍親王舊邸及财物全賜給了他,一時間弘晝成為全京城最富有的人。與此同時,他也依仗哥哥的庇護更加肆意妄為、驕矜狂妄。

在一次隆重的朝會上,弘晝與軍機大臣讷親發生一場小争執,情緒激動的他竟然當着滿朝文武的面毆打讷親,令衆人大為震驚。

他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了一輩子糊塗,卻保全自己與子孫的富貴

乾隆皇帝親眼目睹這一幕,但卻沒有責備弘晝,也沒有出聲制止,好似認可弟弟的所作所為。

要知道,弘晝的舉動不僅是對軍機大臣的公然挑釁,更是對朝廷規矩和禮儀的蔑視,乾隆皇帝卻選擇沉默,其态度讓人費解,以至于文武百官以後見到弘晝都躲着走。

弘晝所作的出格的事情何止這一件,然而乾隆都選擇原諒,哪怕是忤逆自己的意思也隻是象征性訓斥一二,并不會對弟弟事實行嚴厲的制裁。

乾隆初年弘曆命弘晝參與議政;乾隆四年命弘晝管理雍和宮,之後又被授為正白旗滿洲都統、鑲黃旗滿洲都統,乾隆十八年更是被提升為議政大臣,可以說是清廷權傾一時的人物。

根據曆史的記載,乾隆帝對自己弟弟的評價很不錯:朕弟和碩和親王、秉性純誠。持躬端恪。髫年共學。友愛實深。自備為親藩。懋昭敬慎。方冀六旬同慶。棣萼言歡......
他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了一輩子糊塗,卻保全自己與子孫的富貴

在古代能夠成為一國的皇帝,哪一個人不是人精中的人精,弘晝裝傻充楞難道看不出來。

雍正皇帝看出來了,但為了保護他與弘曆之間的兄弟情選擇預設這一切,甚至為了彌補兒子的犧牲還給與相應的補償。

乾隆皇帝自然也看出來了,是以為了彌補這位弟弟選擇維護,同時也可以彰顯自己作為兄長的寬容大度。

弘晝也知道父親、哥哥都知道自己在裝糊塗,但卻又“難得糊塗”,主打的就是一句話“隻要我不願意醒誰都叫不醒我”。

無論是九子奪嫡兄弟反目,還是弘時與弘曆之間的手足相殘,其根本都在于一個字“争”,即對于皇帝之位的争奪。

他是雍正最聰明的兒子,裝了一輩子糊塗,卻保全自己與子孫的富貴

弘晝早早看透世事無常、世态炎涼,糊塗王爺采取糊塗的“避”與“讓”的政策,最終潇灑一生還保全子孫後代的富貴,有時候“愚”才是真正的“智”。

對于此事,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