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上人”?“人中人”?你家孩子怎麼選

作者:半月談新媒體

做“人上人”還是“人中人”?随着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發展,對不少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的目标正在悄悄改變。

一位資深老教師發來一則小視訊,視訊内容是一位教育部落客對谷歌中國工程師學霸殺妻案的評述。視訊中,這位教育部落客語重心長地說:“學習成績不好,隻是做錯了題,又不是做錯了人。學渣不一定是廢品,學霸也不一定是正品!”

看完視訊,我很清楚,老教師是想跟我說,孩子一次沒考好、甚至成績一直不好,不是最重要的,心理健康、親子關系才是父母應該關注的重點。但這個“答案”并不能解決我對孩子成績的焦慮。

老教師反問我:你們要想清楚,到底要培養的是“人上人”還是“人中人”?

“當然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我心裡暗想,難道不是“人上人”嗎?但這個答案,似乎又不夠堅定、明确。

前不久,54歲保安老趙刺死32歲外賣員小李的消息,讓人痛心不已。但更令人唏噓的是,小李的父母已年近60歲,家裡還有一個讀大學的弟弟,父母一個月收入加起來才7000多元,卻花費了百萬元,送小李出國留學。小李回國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瞞着家人去送外賣。在小李出事之時,父母當年為小李留學欠下的外債還沒還完。

這個悲劇,讓輿論再次聚焦“砸鍋賣鐵式留學”“海歸就業困難”等話題。巨額貸款留學、賣房出國留學,或是為了更好的學區上演現代版“孟母三遷”……這樣的選擇,到底對不對,究竟值不值?

出國留學,一向被認為是成為“人上人”的快速通道。對于大多數中國普通家庭而言,選擇出國留學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海外學曆獲得更好的工作和收入。“砸鍋賣鐵式留學”隐含着一層沒有說破的“心思”:這筆巨額投資可以換來孩子的光明未來,無論是百萬元,還是千萬元,巨款與孩子的遠大前程相比,顯然後者更重要。

然而,這條通道,随着留學成本水漲船高,正變得越來越狹窄。與目前普通家庭的收入能力相比,留學費用正變得越來越難以負擔。一些家長選擇退出,但仍有一些家長為了培養“人上人”在拼搏。

“人上人”?“人中人”?你家孩子怎麼選

幼稚園小朋友在做遊戲 姚劍鋒 攝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像是被刻進你我DNA裡的話,從兒時起就被長輩反複說起。類似的說法還有:“要想人前顯貴,就得背後受罪”“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如是種種,都在表達“先苦後甜”的道理。這些老話,不僅是一代又一代父母對孩子的勸學訓誡,更是父母對自己的一種強烈暗示——父母吃苦不要緊,隻要孩子能成為“人上人”就好。

家長的這種“犧牲”,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甚至對一些孩子來說是一種枷鎖。也有孩子對此“不買賬”,認為這隻是家長的一廂情願。于是,引發了諸多父母與子女間的不解、争吵,甚至親子關系破裂。這樣的極限拉扯,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也讓父母不堪重負。這到底是父母錯了,還是孩子不夠善解人意?

前段時間,“哈佛女孩劉亦婷成為美國普通中産”的詞條登上熱搜,引來不少感歎。這個當年無數中國家長心目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教育成功的榜樣,如今以這樣的方式再次“出名”。

有人說,劉亦婷雖然沒做出什麼“大事業”,其實已經是留學生的“天花闆”了。但更多的人認為,“普通中産”與人們對劉亦婷成為“人上人”的期待,還有差距。不少人發出感慨,看來進入頂級學府,也不一定能確定成為“人上人”。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當初始條件改變,社會基本面也随之變化。一張題為“家長因上學時間太早在班級微信群怼老師”的聊天截圖被傳到網上,該家長表示自家孩子“所有第一節早課不上”“睡到自然醒”。此舉引發廣泛關注和讨論,不同的教育理念交織碰撞。

一定程度上,“人上人”觀念下的教育實踐,是一場“零和遊戲”。好比說,大家都做着同樣的事情,自己越廉價越有優勢,是以必須吃苦,不斷自我PUA,吃下别人吃不了的苦,憋着勁比誰更能吃苦,并在最終“吃苦上位”之後“傲視”其他人。

這種觀念的問題就在于把人看作工具,對成功的歸因單一化、機械化,對吃苦的了解刻闆化、庸俗化,緻使自我價值感缺失,讓人與教育的關系本末倒置。所謂“吃苦越多,成就越大”,事實上是一種“幸存者偏差”。成功不是對吃苦的獎賞,苦難更不是成就人生的不二法寶。每個孩子“花期”不同,在不同年齡階段具備不同優勢,而這些優勢的形成,與周圍的環境以及經曆有關。“少年成名”固然是對自我能力的突破,但“大器晚成”也是對成長的褒獎。

教育的目标,是讓孩子具備未來建構自己生存、生活的能力。學習、讀書,本質上都是對未知的好奇和探索,一個熱愛生活和勞動的人,學習、讀書都不會差,因為學習、讀書本身就是一種生活、一項勞動。在幹中學,在學中幹,在邊學邊幹中成長。

“人上人”?“人中人”?你家孩子怎麼選

小朋友在幼稚園操場上活動 郝源 攝

成長的目标,不應該是立足于打敗了多少人、吃了多少苦,而是對自身生命價值的明晰,在内心深處建立起富有創造力、獨立又獨特的價值邏輯。對大部分人來說,與其成為苦大仇深的“人上人”,不如做一個擁有有趣靈魂、懂合作又自洽的“人中人”來得自在。如此,即便身處不得不卷的潮流中,也能憑借自身内驅力與定力,不負熱愛,量力而為,堅持做正确的事。

人生如長跑,前路漫漫,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半月談記者:潘晔 / 編輯:李建發

*本文為《半月談内部版》2024年第4期内容

原标題《莫羨“人上人”,先求“人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