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代詩人的這首詩,寫得尤其美妙,的确值得一讀

作者:一号詩巷

詩詞有約,一号詩巷歡迎各位的到來。

或許是春天太過于美好,才讓詩人們擁有了無比豐富的詩思,才讓詩人們在這個時節留下的詩作浩若星海。

從韓愈的“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到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從蘇轼的“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到杜牧的“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每一句都繪制着一幅絕美的圖畫,每一句都訴說着一段關于春的情感。

清代詩人的這首詩,寫得尤其美妙,的确值得一讀

負手看春,是一種滿足,而就着古詩詞讀春,則更是一種高端的享受。

那麼在本期,我們不妨再來品一首清代詩人的詠春之作吧。

這首詩用28個字把春天的美寫得格外特别,它少了濃烈、繁華與喧鬧,多了幽遠、灑脫與閑适,讓人讀後宛如走進了一個精神上的“世外桃源”。

山 行

清·施閏章

野寺分晴樹,山亭過晚霞。

春深無客到,一路落松花。

施閏章,大陸清代詩人,字尚白,一字屺雲,号愚山,一号媿蘿居士,晚号矩齋,詩與宋琬齊名,在曆史上有着“南施北宋”的稱号。

在清代初期的時候,施閏章在詩壇的名氣是很大的。施閏章在詩學思想上秉持了“詩言志”的傳統,講究寫詩要言之有物,并且還要遵循“理”道,反對空虛浮華的作品。

其實施閏章的詩之是以能夠寫出水準,也跟他曾經專心鑽研唐朝的王維和孟浩然的作品有關。

王維與孟浩然是大陸有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他們的詩作風格清新恬淡,于空靈中飽含着灑脫之味。而施閏章能得二位大咖筆下之精髓,自然也是“青出于藍”,使得他自己的作品充滿了靈氣。

我們這裡所分享的這首《山行》就充分展現了施閏章的詩作風格。

清代詩人的這首詩,寫得尤其美妙,的确值得一讀

詩的首句從具體物象下筆,在一開篇就抓住了讀者的眼球:野寺分晴樹;萬裡晴空之下,在一大片樹木中,可以看到高高矗立的野寺。

這是一個非常具有立體感的畫面。作者選擇“晴樹”“野寺”這兩個物象,巧妙地在它們之間建構起了一種對比關系。

首先,“晴樹”的數量以“多”别勝,在最大程度上拉開了畫面的空間,把一片盎然的綠意暈染于紙上。

另外,“野寺”的數量又以“單獨”為特點,成為晴樹中的一個顯眼的點綴。

這樣一來,詩句中所用到的“分”字也就顯得格外妥當。将其用在“樹”與“寺之間,就把晴樹環繞野寺、野寺分割晴樹的那種景象展現得極為生動。

在作者的精心搭配與描寫之下,“寺”與“樹”互相成就、互相烘托,野寺的高大和晴樹的繁多可謂盡顯于讀者的眼前,着實讓人驚詫于此景象的美妙之處。

首句的描寫是從靜态的角度出發,而接下來的承句則又涉及到了動态的角度:山亭過晚霞;傍晚的彩霞從山亭旁邊流過。

其實從句式與整體構思模式來講,承句與首句是相似的。它們都是擇取兩個不同的物象,然後成為互相的參照物,在形成對比關系的基礎之上,烘托出各自的特點,進而又完成整幅畫面的視覺效果。

而就本句自身的畫面感來講;承句則是通過借“晚霞”這一物象,為畫面增添了明豔的色彩,外加一個“過”字的搭配,将晚霞流動的美妙瞬間勾勒出來。

“晚霞”是流動的,“山亭”是靜止的,二者一靜一動,整個畫面也就變得鮮活起來。

晚霞環繞着山亭,山亭分割了晚霞,這樣的情景,足以激發出讀者的想象力,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清代詩人的這首詩,寫得尤其美妙,的确值得一讀

“春深無客到,一路落松花”;正是春深的時候,山裡卻沒有其他客人的到來,行走在山路上,隻見松花随風簌簌飄落下來。

不得不說,大陸的山水田園詩的确美到了一種出塵脫俗的境界,怪不得它能成為人們最喜愛的詩歌類型。

讀這樣的詩,人的精神與靈魂都能夠得以放飛和洗滌,都能從中飽汲養分,進而尋找到人生至純的清趣所在。

深山與鬧市就是兩個世界,深山裡的春天來得會晚一些,但足夠将春天的美诠釋得更加純粹和飽滿。

在深山裡,因為鮮有人來,是以一直都保持着那份甯靜與安逸,所有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不懼幹擾,去盡情地迸發生命的力量,去自由地開謝、自由地生長。

“春深無客到”,呈現出了一個空靈又幽寂的畫面,既讓我們看到了作者形體上孤獨的一面,又讓我們看到了作者心境上閑适的一面。

或許作者也很期盼能夠有客人來到深山,與他共賞這深春的美景,但他所期待的人一定是和他一樣,能夠讀懂自然、能夠抛卻塵機的賢者。

最後一句用松花簌簌飄落的雅緻畫面收住全篇,在補充前一句内容的基礎上,将韻味留在了詩外。

作者獨自一人欣賞山中美景,在松花飄落中一路緩緩前行。這人與景融為一體的畫面,在展現作者閑适形象的同時,也将作者熱愛自然、淡泊功名的灑脫性情予以展現。

清代詩人的這首詩,寫得尤其美妙,的确值得一讀

讀這首詩,就如在跟随作者行山一樣,也仿佛進入到了王維筆下那富有禅意的意境中一樣,用“賞心悅目、渾然忘我”這類詞語來形容整體感受,可謂再合适不過。。

四月山中春轉入,松花簌簌綴衣襟;不知對于此詩,各位看官是否也會很喜歡呢?且在評論區簡單談談自己的感想。

與詩詞為伴,豐盈靈魂,将讀寫進行到底;我們每一期精彩都在這裡等您,歡迎大家關注一号詩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