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靠“生态旅遊”煥發生機的古堡式村落——爨底下

作者:北京紀事
靠“生态旅遊”煥發生機的古堡式村落——爨底下

在門頭溝的齋堂鎮,有一片以“祖山”龍頭山為中心的,呈扇形、由高向低分布的古村落——爨(cuàn)底下村。而由高處鳥瞰,它确實像一塊翹起角來的“大元寶”。據說,當初建村時,始建者取意懷抱“元寶”,讓子子孫孫興旺發達、财源滾滾。

靠“生态旅遊”煥發生機的古堡式村落——爨底下

明朝實行衛所制,軍人列入軍籍,其子孫世代為軍。軍人和家屬在門頭溝安頓下來,軍戶式村落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在深山峽谷之中。作為拱衛京城西路戰略通道上的村落,不僅僅是生産、生活場所,必須還得是軍事化的據點,他們戰時拿起武器即為軍人,和平時期扛起鋤頭就是農民。明亡後,門頭溝失去了防禦作用,戍守在這裡的大批軍戶解下戰甲,在原來的軍事要地附近逐漸繁衍成村。

爨底下村就是古堡式村落的代表。

“爨底下村”作為齋堂鎮的下轄村,面積5.33平方公裡,海拔650米。截至2023年6月全村戶籍人口102人,常住人口98人,土地280畝,全村院落74個,房屋689間。這裡屬清水河流域,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1攝氏度,四面環山,下方是一處天然關隘,峽谷深邃,峭壁參天,長達100多米,俗稱一線天,堪稱天險。截至2023年6月,村集體年收入1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5000元。現在是國家A級景區,北京市級文明機關,市級民俗旅遊專業村,2003年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中國曆史文化名村”,區級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爨底下村的發展,得益于明代古道,這裡是商旅落腳之地,這個村的民居絕大部分建于清代中早期。依山而建層層升高,整體為坐北朝南,占地約一萬平米。整個村子被一條蜿蜒的街道把村落分成上下兩部分,村民先在坡前砌石牆,牆體逐層收分并墊渣土夯實,石牆高度不等,最高的有20餘米,非常壯觀。民宅以村北山包為中點,形成南北軸線,呈扇面狀向下延展,井然有序,形散而神聚,構成和諧的整體。爨底下村的民宅以清代四合院為主體,兼有少量三合院,因地形制約,四合院不規則。

靠“生态旅遊”煥發生機的古堡式村落——爨底下

爨底下村的建築,還是很有特點的。因為地勢險要,高低不平,面積也是寸土寸金,故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比如韓姓家族主事一支占據中軸線,形成中軸分明兩側有序的布局。這種規劃嚴謹的山村建築群,在其他雜姓村落中是絕難見到的。細心的人會發現,位居中軸線的建築用料考究,裝飾華美,其他建築則略遜于主體建築。這裡四合院的建制與北京城的四合院也有着差别,演變為橫軸線四合院,大院内部相通,小院各有臨街院門,此種演變固然是因為地形限制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這種格局适應農村大家族兄弟間的居住,避免了同走一個大門,穿院而過所造成的不便,既是獨立院落,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宅院。

來這裡參觀,你會發現,有的廂房外表看是面闊兩間,進深一間,但室内空間卻很大,根據地形将後檐牆向外擴充。牆體成為不規則的多角形,這種做法既不影響宅院的整體布局,又擴大了使用面積。這裡的先民很智慧,他們在不少陡坡前建房,先是在低處建成小房,然後在其上填平夯實建房,既減少了墊地的工作量,又增加了使用面積。參觀者發現,絕大部分院内,地下有窖,空中有荊笆棚晾曬農作物,棚下地面可供乘涼。正房台階下建狗窩,利用空間既巧妙又有趣,實用性更強。

房子建在坡上,不影響居民對美的追求,人們看到牆腿石、門墩石雕刻精良。圖案有田字格、一炷香、蝠(福)到眼前、樂器、喜鵲登梅、荷花、牡丹、蒼松、翠柏、瑞獸等圖形。文字有“迎祥”“迪吉”“青山”“綠水”“福财”“鴻禧”“忍為高”“厚德福”“勤儉持家久、詩書富萬年”等字樣。這裡的門樓戗檐磚,清水脊盤子磚雕細緻入微,有四季花卉、珍禽異獸和各種吉祥紋。門罩、窗飾形式多樣,門罩以透雕各種花卉為主,窗棂有步步緊、一馬三箭、燈籠框、工字錦、萬字錦、冰裂紋等。另刻有鹿、鶴及各種花草,文字有“福祿祯祥”“天下太平”“老者安之”等。門簾架、風窗架托有木雕“花瓶、荷葉、壽桃、虎頭”等。

靠“生态旅遊”煥發生機的古堡式村落——爨底下

爨底下村的民居,無論是整體風格,還是單體建築及裝飾手法,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充分顯示了村民的聰明才智。

爨底下村早年間有香會、拜關帝、求雨祭龍王、轉娘娘駕、供奉門神等鄉土文化和民俗活動;還有爨裡安口、龍王伏魔廟、娘娘廟等曆史文物古迹。村内有公路通齋堂,聯通109國道。

爨底下村早在2012年12月17日就成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随着聲名遠播,這個靠“生态民俗旅遊業”過活的古村落,煥發應有的活力。更多的年輕人,他們以自駕遊的方式,驅車沿109國道行至此處領略傳統古村落遺韻,享受那種恬靜與安詳,尋找那種回歸田園的感覺。

爨底下村現在有44戶人家,幾乎都是客棧,據說假期裡要在這裡找地方住上一宿非常難,最好中午之前找好客棧,或者去之前預訂好。否則到了晚上才找,就真的抓瞎了。房間的價錢也會随着淡季旺季的轉換,而随行就市地波動。

廣亮院是爨底下村等級最高的院落,這組院落是由一組獨立的較完整的二進院和一組由兩個橫向連接配接的獨立一進院共用一個後院的二進院所組成的。而被人趨之若鹜的客棧當數廣亮院的财主院客棧了。也是因為氣派和名聲在外。可惜的是,它隻有一間客房是老土炕,且隻能住2-4個人,冬天想睡炕的人就需要預訂,不管你住幾個人,一般都是40元一天。老兩口特淳樸風趣,院子免費參觀,熱情地和遊客們打招呼,聊聊廣亮院的曆史。冷了,他們會請參觀的客人進他們的卧室烤烤爐子。餓了還會給遊客炒兩個菜,烙個餅或煮碗面條,菜很新鮮,量大味道也不錯。

靠“生态旅遊”煥發生機的古堡式村落——爨底下

爨底下村搞文旅開發的上司很明白,他們搞的是生态旅遊開發,是以基本服務都跟得上,每家客棧都配有電腦,這麼偏僻的地方上網還是很友善,來的人心情自然不錯。

爨底下的特産不多,秋天會有新鮮的海棠,也有村民自産的特别醇的蜂蜜。山下有些賣工藝品的小店,特色的東西不少。

到這裡來的人,除了景區中所有可看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找個農家客棧住下,慢慢溜達,四處轉轉,和村裡人聊聊天,在山下蕩一下秋千,想發呆就發呆。看看高山草甸,嗅一嗅美麗的花,對着群山峻嶺喊兩嗓子,然後哼着小曲,在歸來的路上從小店裡揣回一小瓶二鍋頭,躺在土炕上嚼着煮花生與毛豆,與同行的夥伴,一通瞎噴,應該是别有一番惬意在心頭。

作者✎李劭南

【文章來源:《北京紀事》4月刊】

靠“生态旅遊”煥發生機的古堡式村落——爨底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