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能淮陰電廠:算好扭虧為盈“三筆賬”

作者:全國能源資訊平台

陽春時節,江淮大地春意盎然。在淮安市淮海西路291号,坐落着淮安地區裝機規模最大的火力發電支撐性電源點——華能淮陰電廠。遠遠望去,4座高聳的冷卻塔伫立在古淮河河畔,分外引人注目。

華能淮陰電廠:算好扭虧為盈“三筆賬”

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淮陰電廠交出了一份閃亮的扭虧成績單:效益電量2.52億千瓦時,燃料采購成本大幅下降,同比減虧1.8億元……電廠實作了首季“開門紅”。

算大賬,向燃料采購要降本

曾經被譽為“淮上明珠”的淮陰電廠,近年來,受市場煤價急劇攀高、長協占比不足等因素影響,企業發電成本持續上升,生産經營一度陷入困境。

一直以來,對于火電企業來講,燃煤成本的高低決定着企業的盈虧。為了抓住解決燃料成本問題的關鍵,淮陰電廠開出了“長協為主,市場為輔”的燃料采購的“藥方”。

淮陰電廠301會議室,有一塊煤炭行情電子顯示屏,實時顯示着動力煤市場價格的動态行情,這是電廠燃料全過程管理的一件“法寶”。電廠利用它分析國内标煤市場走勢與變化,并及時調整經營政策。電廠燃料采購上司小組每周召開燃料管理專題會議,從市場分析到資源拓展,從采購兌現到調運儲備,一條條指令從這裡發出,實作了燃料全過程管理,為淮陰電廠扭虧增盈奠定堅實基礎。

經營提效的同時,還要肩負保供重任。1月29日,全國大範圍普降暴雪,社會用電量持續攀升。為了保障機組“口糧”,淮陰電廠燃料調運站計劃專責吳東平驅車10小時遠赴965公裡的秦皇島北方海港“争口糧、保兌現”。從臘月十九到正月初五,長達半個月的時間,吳東平駐守煤炭運輸一線,在曹妃甸港和秦皇島港間奔波,一方面,到現場檢視,保障貨源充足、煤質合格;另一方面,與相關機關溝通,及時辦理煤炭貨轉和報港手續,確定長協煤如期運抵電廠。在吳東平的不停奔波下,2月份電廠簽訂的10萬噸長協煤如期發運淮安。

淮陰電廠不僅在保長協煤上發力,同時也把市場資源開發作為燃料保供控價的前沿陣地,持續開拓燃料市場新資源,搶抓市場視窗期,及時鎖定具有價格優勢的經濟煤種,降低燃料采購成本。一季度,電廠标煤采購單價同比降低232元/噸,降幅17.2%。

算新賬,向電量營銷要市場

作為一個有着30多年曆史的發電企業,淮陰電廠在機組容量、地理區位、燃料成本等方面沒有競争優勢可言。随着國内新能源裝機規模日益攀高,傳統煤電企業如何因地制宜拓展電力營銷邊際貢獻,提升電網輔助服務品質效益,成為擺在淮陰電廠面前的重要課題。

電量市場形勢瞬息萬變,機會都是跑出來的。“電量名額就是我們煤電機組實作增收創效的‘真金白銀’,為了拓展電量計劃,省排程中心1樓到6樓,120級台階,我都記不清跑了多少趟!”跑電量、搶市場、增效益是淮陰電廠營銷部主任陳華對目前的電量營銷工作最深的感受。

市場化思維帶動營銷方案的轉變。确立“多發多轉、度電必争”的營銷理念,淮陰電廠一方面及時調整發電政策,合理安排電量結構,同時把握月度競價、挂牌交易電價“戰機”,拓展月度市場效益電量;另一方面,根據江蘇省電力市場特點,主動參與深度調峰和效益調電。在新能源發電低谷及區域機組檢修較多時搶發效益電量。一季度,深度調峰時長同比大幅增加,實作了技術與創效的雙豐收。

電量營銷關鍵是團隊作戰,淮陰電廠對外面向市場、因時而動,拓展電量計劃空間;對内苦練内功、強化保障,確定機組安全穩定。

淮陰電廠用安全運作這把“金剛鑽”,攬下了煤電機組深度挖潛、提質增效的“瓷器活”。“今天環境溫度有所降低,申請多帶負荷,滿足市區供熱需求。”淩晨2時56分,在電量營銷的第二“戰場”——運作集控室,淮陰電廠值長蔣傑正通過排程台與江蘇省電力排程中心溝通。當夜,省排程中心同意電廠機組增加負荷,發電量保持高點位持續運作。一季度,電廠實作結算電量同比增幅50%,電量轉讓同比增加27%。

算細賬,向精益管理要效益

既要提效益,又要謀長遠。扭虧增盈的路上,淮陰電廠财預部着重幹好兩件事:算好生産經營、轉型發展的“經濟賬”,捂緊提質增效、降本節支的“錢袋子”。

“通過精益化管理平台應用,做到日清算、日結算,我們對成本控制與分析更有效率。” 淮陰電廠财預部主任武曉卿談到精益化管理平台時深有感觸。

淮陰電廠依托精益化管理平台,快捷掌握企業發電、供熱等生産經營實時情況,為生産成本管理和電力交易報價提供資料支撐。同時通過實際報表資料進行模型轉化,實時掌握往期發電量、供汽量等各項成本及利潤等資料變化情況。從年度、月度以及當日等不同時段時間次元,實作對利潤趨勢進行分析展示和綜合評價。

在用好精益化管理平台的基礎上,淮陰電廠财預部在内部資金管理上狠下功夫,核資料、控預算、壓成本、提效益,為實作資金保障作出貢獻。電廠負責經營預算的王明珠每周組織召開資料盤點會,梳理生産經營基本情況;負責資金預算的王寅滋每日據實更新、細化資金收支,合理安排貸款額度;負責融資的潘楊一筆貸款反複置換,以此降低貸款成本……一季度,淮陰電廠所屬淮陰二公司财務費用同比減少139萬元,降幅達10.52%,為電廠生産經營和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有序的資金保障。

時代賦予傳統火電企業新的曆史定位。目前,淮陰電廠正加快轉型步伐,向集光伏發電、污泥處置、電網輔助服務和電力職業技能教育訓練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型能源企業邁進。電廠通過自主創新,拓展教育訓練廣度和深度,提升淮陰實訓基地品牌效應。國内首套百萬機組汽輪機TSI仿真模拟裝置在淮陰實訓基地成功應用,成為賦能轉型發展的“硬核支撐”,反哺企業盈利能力提升,為加快綜合能源公司建設添磚加瓦。

艱難方顯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淮陰電廠下大氣力聚焦燃料成本壓降、電熱營銷增效、精益管理提升,算出扭虧為盈“金賬本”。春風再度起,站在提質增效的新賽道,淮陰電廠将在一季度“開門紅”的春天裡向光而行,步履不停,在高品質發展的程序中破困局、闖新路、見真章。

(文|王曉茜 許帆 王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