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叔弢藏宋元珍藏舉要

作者:善本古籍
周叔弢藏宋元珍藏舉要

周叔弢藏書注重宋元精本,黃楊之外兼收并蓄,内府舊藏、天祿遺珍、蜀刻精椠、金蒙刻書、佛教典籍,嫏嬛缥帙,靡不畢集自莊嚴堪,蔚為壯觀。

國家圖書館收藏善本中,有以南宋緝熙殿、明文淵閣和清内閣大庫為代表的皇室藏書,元翰林國史院、清國子監等為代表的官府藏書。如《文苑英華》一千卷,為北宋所編四大書之一。此周必大刻本開本宏朗,刻成之後進呈内府。原書每十卷裝為一冊,共計百冊。此本封面副葉有南宋 “景定元年十月 日裝褙臣王潤照管訖”木記一行。書中有宋代“緝熙殿書籍印”、“内殿文玺”、“禦府圖書”三印,原藏南宋緝熙殿。宋蜀刻本《鄭守愚文集》有元“翰林國史院官書”印,元刻本《漢隸分韻》有清“國子監印”等。此數種均周叔弢舊藏,洵為珍貴。

天祿琳琅

周叔弢藏宋元珍藏舉要

宋嘉泰元年至四年(1201-1204)周必大刻本《文苑英華》

周叔弢藏宋元珍藏舉要

宋刻本《寒山子詩集》

天祿琳琅是清代内府藏書之所。乾隆九年(1744)诏令内直諸臣檢閱秘府藏書,甄選善本進呈禦覽,列架庋置昭仁殿。乾隆帝取漢代藏書天祿閣故事,親筆題額“天祿琳琅”。乾隆四十年(1775)編撰《天祿琳琅書目》。嘉慶二年(1797)乾清宮失火,殃及昭仁殿,藏書焚毀殆盡。後又重選善本,再次入藏天祿琳琅,編成《天祿琳琅書目後編》。清末時局動蕩,天祿琳琅藏書時有散出,藏書家争相購藏。周叔弢收得天祿琳琅舊藏《寒山子詩集》等多種,曾慨稱:“天祿舊物,雖一鱗片甲,亦足自豪也。”

宋蜀刻唐人集

周叔弢藏宋元珍藏舉要

宋刻本《王摩诘文集》

四川的成都和眉山兩地是宋代重要的刻書中心,曾刊刻大量的唐人文集,《中國版刻圖錄》稱:傳世蜀本唐集分為十一行本和十二行本兩個系統,十一行本,約刊刻于南北宋之際,今僅存《李太白文集》、《駱賓王文集》、《王摩诘文集》3種;十二行本刊于南宋中葉,今存《孟東野文集》等19種;其版刻精美,編次獨具一格。此外,四川還刻印了一批宋人詩文集,皆為版刻精品。經曆兵燹,蜀刻本傳世十分稀少,故周叔弢在得到蜀刻《後山詩注》時喜曰:“真當景星卿雲視之,奚暇為财物計耶!”

佛教典籍

周叔弢藏宋元珍藏舉要

宋紹興四年(1134)釋思鑒刻本《景德傳燈錄》

周叔弢通曉佛教典籍,所藏佛典多罕見精品。如稱“雙絕”的《景德傳燈錄》和《五燈會元》兩部宋版禅宗典籍,流傳稀見,版刻精良,周叔弢格外喜愛。1928 年,周叔弢新收《景德傳燈錄》,特為剛剛出生的兒子取名“景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其所藏南宋臨安府衆安橋賈官人經書鋪刻《妙法蓮華經》,更是版本史的重要資料。得書後,周叔弢專請勞健、羅振玉小楷書跋,為之增色。周叔弢取佛經“佛莊嚴,我自莊嚴”之意名其藏書齋曰“自莊嚴堪”,更以之作為立身做人的準則。

注:勞健字笃文,勞乃宣之子,浙江桐鄉人,精書法,其小楷之妙為近百年來所僅有。

宋元抄本

周叔弢藏宋元珍藏舉要

元抄本《簡齋詩外集》

周叔弢珍藏兩部宋元抄本,《寶刻叢編》系宋陳思輯,世無宋椠,僅有此宋抄本流傳,舊藏清内閣大庫。周叔弢得此抄本稱“頗矜罕秘”,又校勘一過,稱“勝四庫所據之本”,訂補傳世碑刻文獻甚多。《簡齋詩外集》為元抄本,徐乃昌舊藏,周叔弢因收得元刻本《簡齋詩注》,頗欲得此元抄本相配,稱“海内戰事方興未已,是以謀生者尚不知計之何從,今仍不能忘故紙堆中生活,其情可憐亦可笑也” 。宋元抄本傳世極少,故此二書洵足珍貴。

金刻本與蒙古刻本

周叔弢藏宋元珍藏舉要

金刻本《壬辰重改證呂太尉經進莊子全解》

金朝是由生活在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的政權,從1115年建國到1234年被蒙古滅亡,總120年。金滅遼與北宋後,占據東北、華北大部地區。金受中原文化影響很深,中都(今北京)、南京(今開封)、平水(今臨汾)、甯晉(今河北甯晉)等地區刻書業發達。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1234年蒙古滅金。1267年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1271年改國号為“元”。學術界将這三十餘年間在北方地區所刻書稱作“蒙古刻本”。

金刻本與蒙古刻本存世極少,其版刻風格多樣,或如宋本精美細膩,或具遼本粗犷豪放,深為後代藏書家重視和喜愛。周叔弢所藏金、蒙古刻書三種,不僅刊印至精,且均為傳世孤本。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