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時調查丨動力電池回收:潛力與亂象并存

作者:中國經濟時報
中時調查丨動力電池回收:潛力與亂象并存

聚焦動力電池回收與利用

編者按

随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市場的快速擴張不僅吸引了衆多企業和資本的關注,更揭示了這一領域巨大的商業潛力和社會價值。然而,行業繁榮的背後,也伴随着一系列問題和挑戰,如“小作坊”的泛濫、電池流向管理的難度、回收價格的混亂以及技術和安全上的隐患等。為了深入了解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現狀、面臨的問題以及探尋可能的解決方案,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日前走訪和采訪了多家個體回收企業主、動力電池生産及回收企業、新能源汽車生産企業以及行業協會和專家,共同探讨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應如何健康、有序發展。

中時調查丨動力電池回收:潛力與亂象并存

記者觀察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王小霞

随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正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這一新興行業不僅承載着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重任,更蘊藏着巨大的市場潛力。然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調查走訪中發現,這個看似“前景無限”的行業,亟待規範發展。

中時調查丨動力電池回收:潛力與亂象并存

從市場角度來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潛力無疑是巨大的。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帶動了動力電池的大量需求,而動力電池的壽命有限,目前到未來幾年,将有大批動力電池進入退役期。有機構預計,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在2030年前後市場規模或将達到千億元。這意味着,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将迎來巨大的商機。

然而,正如硬币的兩面,巨大商機之下也掩藏着重重隐患。動力電池回收并非簡單的拆解和處理過程,其涉及到電池的拆解、分類、再利用等多個環節,需要專業的技術和裝置支援。然而,許多不具備資質的“小作坊”和工廠紛紛湧入這個市場,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更給公共安全和環境帶來了極大隐患。

更為嚴重的是,這些“小作坊”的存在還阻礙了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健康發展。他們通過低價競争,使正規企業難以生存。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整體形象,還會危及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由此來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規範發展非常迫切。在政策推動下,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提高入行門檻,打擊非法回收行為。同時,還要加強動力電池回收的法律法規和監管體系建設,制定相關政策明确企業的回收責任和義務,并建立統一的回收管道和管理平台,確定電池的規範回收和處理。更為關鍵的是,要鼓勵和支援企業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技術研發和創新,注重環境保護,推動動力電池的二次利用。

唯有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努力,打造監管有力、市場有序、消費理性的發展格局,才能使其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可以預見的是,在規範發展的推動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将迎來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行業的春天也将真正來臨。

本文圖檔來源:攝圖網

中時調查丨動力電池回收:潛力與亂象并存
中時調查丨動力電池回收:潛力與亂象并存

總 監 制丨王輝 車海剛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陳姝含

中時調查丨動力電池回收:潛力與亂象并存
中時調查丨動力電池回收:潛力與亂象并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