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業務貢獻最高達46%!頭部券商"出海"觸底反彈,新加坡成"新寵"

作者:券商中國
國際業務貢獻最高達46%!頭部券商"出海"觸底反彈,新加坡成"新寵"

2023年,部分頭部券商的國際業務觸底反彈,開始走出差異化的發展路徑,重新貢獻了超過20%的營收,有的甚至高達40%。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中金國際、華泰國際、中信國際等香港頭部中資投行去年營收都超過100億,同比增幅為24%、31%、13%,成為母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

從業務發展戰略看,這幾家代表性的券商系中資投行表現出不同的側重點:中金國際穩抓香港IPO等股權融資的市場佔有率,走的是精兵強将的投行路線;華泰國際走的是科技驅動型路線,對接境内外全業務鍊;中信國際則股權融資、财富管理等業務一手抓,持續開拓境内外客戶。

近年來,在證監會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的号召下,具備先發優勢的頭部券商仍在加碼拓展境外市場,把香港市場作為橋頭堡,現已向東南亞、美國、歐洲拓展,尤其是新加坡,正逐漸成為中資金融機構國際化布局的“新寵”。

頭部券商國際業務觸底反彈,收入貢獻最高46%

中資券商“出海”,将香港市場視為國際化之路的橋頭堡,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布局,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外資投行同台競技。30年過去了,14家上市券商實作A+H股兩地上市,個别頭部券商還發行GDR登陸了倫敦交易所,将業務觸角伸向東南亞、美國和歐洲。

中資券商曆經了幾次重要的發展機遇,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部分外資機構撤出,中資券商的競争力開始嶄露頭角,而後随着境内外互聯互通機制推出、中概股回歸、中資地産美元債的蓬勃發展,中資券商在香港的市場佔有率迅速提高。

近年來,中資券商在香港IPO等股權融資市場中已經占據主導地位。2023年香港IPO保薦家數,中資投行的市場佔有率占比為65.24%,同比提升了11.28個百分點。其中,中金國際作為保薦人主承銷港股IPO項目20單,市場排名第一;中信國際承銷香港市場IPO項目12單、再融資項目6單,排名中資券商第二。

國際業務貢獻最高達46%!頭部券商"出海"觸底反彈,新加坡成"新寵"

但這期間,中資券商也曆經波折,原來處在第一梯隊的海通國際掉隊了,行業頭部和尾部的業績表現分化也非常大。2021年後,因房地産下行周期影響,中資券商在随後兩年業績滑坡明顯,部分中資投行自營資金配置了大量的中資地産美元債,導緻巨額虧損,幾乎吞噬掉過去幾年苦心經營的成果。

不過2023年業績觸底反彈,以中金、華泰、中信等為代表的香港頭部中資券商回到持續增長的軌道上。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去年境内市場A股也同樣面臨短期波動的情況下,頭部券商“兩中一華”的國際業務成為了一大亮點,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30%,對母公司營業收入的貢獻也都超過了20%。

這幾家第一梯隊的中資投行中,具備合資基因的中金國際業務的業績貢獻相對穩定,過去幾年資産和營收占比都超過了25%,去年對中金公司的收入貢獻提升更明顯。中金國際的總資産1802.31億港元,占中金公司資産總額的比例為26.16%,2023年實作營業收入116.90億港元,淨利潤36.22億港元,對母公司的營收貢獻高達46%,對母公司的淨利潤貢獻超過50%,人均創利很高。

2023年,華泰證券的國際業務收入79.26億元,同比增加19.49%。其中,華泰國際的表現可圈可點,港股IPO保薦項目數量位居市場第二,GDR發行項目數量位居首位;服務于投顧的美國第三方金融平台AssetMark的總規模突破1000億美元,市場占有率第二。

中信證券則憑借着綜合實力,拓展國際客戶,港股市場的股權融資市占率領先,同時加快了财富管理的全球化布局,不僅在香港設立中信證券企業家辦公室(香港)服務品牌,也推出了新加坡财富管理平台,境外财富管理産品銷售收入同比翻倍。2023年,中信證券國際實作營收113億元,同比增長13.29%,淨利潤同比翻倍增長。但人員成本較高、利潤率相對較低,還屬于成本投入階段。

中資券商業績分化加劇發展戰略謀變

中資券商“出海”至今,已呈現向頭部集中的趨勢,尤其在股權融資領域,投行集中度很高,競争格局分化加劇。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獲悉,目前除了幾家代表性的頭部券商之外,其他香港中資券商的處境比較艱難,IPO等股權融資很難分得一杯羹,即便作為全球協調人參與承銷也隻是勉強得到一點市場佔有率,幾乎不賺錢。

傳統經紀業務則面臨香港本土券商的競争,且市場空間有限,零售客戶很難再有增量。近年來,已有不少香港本土經紀商停業,包括一通投資、中彙資本投資、和升證券、中安證券等。若想跨境在内地市場拓客和展業,目前受監管收緊和政策限制基本難以施行。去年底,監管曾發文,限制國内券商及海外子公司新增内地客戶進行離岸交易。

早幾年,中資券商在香港也有過紅利期,主要表現為監管支援“走出去”,而當時香港市場融資成本低,開展孖展、股票質押、自營投資等重資本業務,有着可觀的利差空間,但這種發展模式後來吃了很多虧,甚至栽了跟頭,包括國信香港、興證國際、海通國際等中資券商,都是以先後受到不同程度拖累。

目前,中資券商的競争環境惡化,或者說競争格局分化加劇,其中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港元挂鈎美元低利率的時代過去了,随着美聯儲加息,融資成本優勢不再,重資本的發展模式遇到阻力。孖展、股票質押等融資類業務需要資本金支撐,且股票市場波動對抵押品的估值影響很大,容易形成壞賬。

二是房地産下行周期拖累中資金融機構。過去,中資地産美元債的發行和承銷提升了中資投行的市場佔有率,同時還有不少自營資金參與認購,但近兩年房地産陸續爆雷,造成大額虧損。

三是中資券商發展模式的同質化程度嚴重,前有強敵國際投行,後有香港本土券商,市場空間受限,盈利模式相對單一。

不過可喜的是,第一梯隊的頭部券商仍然走出了谷底,重資本業務仍然會是中資券商的發展重點之一,但戰略謀變,業務布局開始展現出不同的特點:

比如,中金國際穩抓香港IPO等股權融資的市場佔有率,常年排名市場第一,2023年底僅有員工62人,走的是精兵強将的投行路線,實力可與國際投行匹敵。

比如,華泰國際走的是科技驅動型路線,對接境内外全業務鍊,除了IPO等股權融資、GDR發行之外,此前收購的第三方金融平台AssetMark在美國市場的資管規模還在增長。

比如,中信國際則從股權融資、财富管理等業務一手抓,這源于最早收購的裡昂證券打下了經紀業務基礎,且中信證券一直堅持國際化和全業務鍊的布局,持續開拓境内外高淨值客戶,南韓、馬來西亞表現逆勢上升。

從業務發展模式來看,重資本發展模式遇到困難,更多的中資券商需要考慮發展客需型業務,即回歸中介本源。2023年,國泰君安的國際業務營業收入21.6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5.99%,同比增加54.96%,營業利潤率同比上升29.97個百分點,主要就是得益于香港子公司金融工具投資收益的增長,即衍生品客需型業務。

加快國際化布局,新加坡市場成為“新寵”

“開弓沒有回頭箭”,中資投行從香港起步“走出去”,30年國際化之路充滿波折,不過頭部券商要做大做強,國際化布局還需進一步擴充。

2023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證監會表示,支援頭部證券公司通過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并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至2035年形成2家至3家具備國際競争力的投行和投資機構。

中信證券總經理楊明輝在2023年業績釋出會上表示,一流投行需具備九大特征,包括具有遍布全球的強大客戶網絡,能夠在全球範圍内尋求标的資産,實作撮合交易的功能;國際化程度高,具有較強的國際競争力,在全球股債融資、并購等領域占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具有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強大的人才隊伍,能夠彙聚業内最為優秀的人才。

從國際化的網絡布局看,近年來,繼香港之後,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成為中資金融機構國際化布局的“新寵”。2023年,中信證券在新加坡設立财富管理平台,華泰國際在新加坡開展證券交易及企業融資業務,國泰君安國際則對新加坡子公司進行增資。

這與新加坡的華人圈和經濟活力不無關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資料顯示,2018年至2022年2月底,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數量從27家增長到超過400家,增長超13倍。前不久,新加坡宣布對華免簽,出境旅遊可能迎來增長,中資券商“出海”布局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的步伐也可能會加快。

國際業務貢獻最高達46%!頭部券商"出海"觸底反彈,新加坡成"新寵"

記者觀察:投行國際化之路“道阻且長”

年初,香港聯交所挂牌14年的海通國際完成私有化,正式退市。這家中資券商曾在香港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憑借着國際業務為海通證券帶來營收貢獻一度超過30%,而如今折戟退市,連續兩年累計虧損近130億,真是成也地産債、敗也地産債。

值得思考的是,海通國際是中資券商踩雷地産美元債的孤例嗎?還是行業普遍面臨的房地産下行周期風險?抑或重資本展業模式受到的挑戰?

不可否認的是,房地産過去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融資需求之大、資金周轉時間之長、曾經收益率之高,這樣的行業屬性注定和金融機構捆綁在一起。香港除了券商系的中資投行之外,還有銀行系的中資投行,同樣難以抵擋投資地産美元債的誘惑,差別可能在于投資規模、風險把控、應對措施等不同而已。

更準确地說,過去香港的融資利率較低,低廉的融資成本再配上高息債券,或者開展融資類業務,都可以賺取可觀的利差收益,但這也導緻了中資投行後來的風險和壞賬。國信香港、廣發香港、海通國際曾先後在孖展、外彙投資、房地産美元債等上栽了跟頭,這些都是重資本業務。

海通國際巨虧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資虧損,包括不斷爆雷的中資地産美元債投資、股票、股權投資損失等,此外還有抵押品減值計提的壞賬。不幸的是,這一切都發生在港股市場震蕩下行的情況下,這兩年香港IPO募資和證券交易不景氣,可謂雪上加霜。2023年海通國際淨虧損72.91億元,如今私有化之後,海通證券也要慢慢化解債務和壞賬。

這些年來,香港中資投行吃的虧不少,國際化之路并不順利。盡管證監會多次鼓勵券商“出海”,加快打造一流投資銀行,頭部券商也鉚着一股勁要成為國際化投行,但相對來說,中資投行國際化之路還存在不少短闆,包括人才、風控、衍生品等。

一是國際化人才不足,熟悉海外市場、交易規則、展業模式、産品結構等的人才還比較欠缺,即使中金國際走的是精英投行路線,2022年隻有30人,2023年增至62人,但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是否有足夠的人才儲備?中信國際倒是有1882人,經紀人84人,但業務結構跟中金不盡相同。

二是風險管理和把控能力不足,中資券商在香港走過的彎路也相當于交了“學費”,暴露出來的風控短闆值得反思,是否外資投行早就有過類似的發展曆程?成熟市場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三是金融衍生品經驗不足,不管是外彙、利率,還是股票衍生品,境外市場品種繁多且結構複雜,某些品種在大陸可能還是新生事物,排除對交易規則不明了的可能性,中資投行要與國際投行成為交易對手是否做好充分準備?

總之,大陸投行的國際化之路是“道阻且長”,目前在金融對外開放的趨勢下,隻能直面競争、提前備戰。

責編:王璐璐

校對:高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