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緻還扶得起來嗎?

作者:平庸
觀緻還扶得起來嗎?
觀緻還扶得起來嗎?

觀緻又迎來轉機了?近日,網上流傳出一份關于配合重新開機觀緻7車型的溝通函,内容顯示,寶能集團将複活觀緻7車型,并計劃推出純電車型及增程式電動車型,預計未來1~2年陸續實作生産。同時流傳的還有另一則消息,稱奇瑞将出資30億元收購觀緻汽車30%股權,重新拿回觀緻汽車的話語權。從高調出生到此後輾轉起伏,觀緻在沉寂了幾年之後再度回歸,業内人士認為,如果觀緻汽車真的能回歸“娘家”——奇瑞汽車,或許真能擁有一個不一樣的美好未來。

01

兩則傳聞 “複活”有望

最近一段時間,汽車品牌“複活”似乎成為一種新潮流。繼知豆之後,此前一直處于“被執行”旋渦的觀緻,也傳出了要回歸的消息。

近日,标題為“關于配合重新開機觀緻7車型的溝通函”的紅頭檔案在網上流傳,内容顯示,去年寶能集團将觀緻汽車作為核心業務投入更多資源,并引入了新的戰略合作方,以海外出口市場為突破口,啟動了觀緻汽車複工複産準備工作,目前正在積極對接海外訂單。在具體産品上,将率先推進觀緻7的複工複産,并以此為突破口,力争快速打開俄羅斯、中亞、中東等海外市場,并力争在複産之後最短時間内實作累計量産20萬輛的目标。同時,寶能集團還計劃推出觀緻平台的純電動車型及增程式電動車型,系列新品将在未來1~2年陸續實作量産。

與此同時,有媒體報道稱,常熟市政府正在撮合奇瑞和寶能洽談,準備和奇瑞聯手,出資購買觀緻汽車股權。該報道還稱,奇瑞也可能出資收購觀緻汽車30%股權,加上現有的股權,奇瑞有望重新拿回觀緻汽車的話語權。

有分析指出,溝通函中不隻提到了觀緻7的複産,而且特意提及了“迅速打通俄羅斯、中亞和中東等海外市場”,這裡面的3個主銷地區,正好是奇瑞目前的傳統銷售區域。再加上僅憑現在的寶能,根本不會有海外經銷商考慮與觀緻合作,唯有奇瑞在中間牽線搭橋,才有可能迅速出口到這些市場。這些都從側面說明,奇瑞重新掌控觀緻汽車的傳聞确實有一定的可信度。站在奇瑞的角度來看,盡管這兩年奇瑞整體表現不錯,但其實市場壓力不算小。奇瑞旗下除了主品牌奇瑞和更親民的捷途外,星途、iCAR等都還處在起步階段,難以在市場上獲得太大的市場佔有率。對比之下,觀緻汽車入局多年,有着較為深厚的品牌積累,也有助奇瑞汽車更好地在市場上發力。

不過,在業内人士看來,就算奇瑞重新拿回觀緻的控股權,更多也是為了布局海外市場,畢竟在國内的高端市場還有星途這個“親兒子”。去年星途還釋出了星紀元這個全新高端産品序列,将重點承載奇瑞品牌“向上突圍”的重任。

觀緻還扶得起來嗎?

02

“生不逢時”到“落魄潦倒”

曾經作為奇瑞汽車品牌向上的一大力作,觀緻誕生于2007年,送出了1000項商标申請,獲得300項專利。2013年,觀緻3參加了歐洲ENCAP碰撞測試,更是以排名第一的成績成為該年度“最安全車型”。然而,“生不逢時”的觀緻,上市以來卻一直處于“叫好不叫座”的狀态,銷量不濟,連年虧損。2017年底,觀緻汽車釋出官方公告,宣布正式迎來戰略投資者——寶能集團,當時雖然不少人并不好看寶能這個“門外漢”,但仍對于觀緻崛起抱以期待。可惜外界的擔心還是應驗了,在寶能入主之後,觀緻僅在2018年全年銷售完成6.32萬輛。昙花一現後,觀緻再度跌入谷底。2019年全年銷量隻有2.29萬輛,産品、服務和管道等各層面問題也集中爆發,此後推出的多款新車始終未能在市場上激起水花。漸漸地,随着寶能造車的失敗,觀緻也淡出了“江湖”。

令人歎惋的是,觀緻再次出現在報道中時,卻多了“被執行人資訊”的标簽。企查查資訊顯示,觀緻汽車目前失信被執行人資訊達25條,涉案總金額為9714.82萬元;被執行人資訊33條,被執行總金額達5.66億元;其身為被告人案件數量共有231起,案件金額累計6.31億元。此前釋出的一份名為《江蘇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顯示,經分析财産查詢回報發現,觀緻汽車名下存款隻有2651.30元。去年3月底,多家媒體報道稱,觀緻汽車生産基地處于歇業狀态,江蘇、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已無觀緻汽車銷售點。

其實,早期沒能獲得市場的認可,或許就已經注定了觀緻的失敗,此後“賣身”寶能,也不過是延後了被市場淘汰的命運而已。寶能入主觀緻,當然未必是忽悠或投機,但隔行如隔山,身為房産商的寶能集團,對汽車行業和市場缺乏專業認知,2018年還引發了大批觀緻經銷商維權事件。另外,這些房産企業普遍不尊重行業和市場規律,低估造車的難度,也缺乏尊重和敬畏,光靠“撒錢”,或是“買買買”,肯定造不出一款好車。

觀緻還扶得起來嗎?

03

價值幾何 前景難明

時至今日,觀緻汽車可以說是負債累累,名存實亡,那麼,它身上到底還有什麼值得被投資的價值呢?

論産品和技術,觀緻當年在行業裡确實還算領先,但放到今天也都已經毫無競争力可言,想要重新在市場中站穩一席之地,很大機率上得靠奇瑞最新技術的“輸血”;論營銷與管道,這是觀緻最初的“短闆”,此後寶能曾一度布局和擴張,但随着工廠的停産、停工,再加上維權事件,很多經銷商都已經退網或關門;論品牌影響力,觀緻汽車在國内就沒有火起來過,熟悉的大多都是汽車行業人士,消費者了解的并不多。

基于此,有報道認為,觀緻汽車的最大優勢在于海外市場,尤其是早期的觀緻3、觀緻5等車型,憑借其卓越的品質和設計赢得了不少消費者的喜愛,現在仍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于奇瑞來說,如果能從寶能手中收回觀緻的控股權,把它打造為出口海外的主力軍,或許會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而對于寶能來說,雖然和當年買進相比,現在賣掉觀緻的股份着實有些虧,但畢竟能實作“回血”,也算是求仁得仁。

在業内人士看來,奇瑞如果真的願意從寶能手中“接過”觀緻,更多是出于兩方面原因考慮的。其一,作為常熟屈指可數的整車企業,觀緻至今還擁有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兩張生産資質,地方政府自然不願意因為觀緻的倒閉破産,就此失去一張寶貴的汽車“準生證”。其實這一點在傳聞中也可見一斑,常熟市政府不光撮合奇瑞和寶能洽談,還打算“聯手”出資。其二,作為觀緻的“老東家”,即便在失去控股權後,奇瑞也沒有完全将觀緻的股份出讓,可見感情至深。企查查網站顯示,目前觀緻汽車有限公司共有三大股東,分别為杭州誠茂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3%)、蕪湖奇瑞汽車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5%)和Quantum(2007)LLC(持股比例為12%)。

有人對比稱,比亞迪在拿回騰勢汽車的控制權後,騰勢汽車就成功回到了大衆視野,旗下的騰勢D9還成了高端MPV市場的代表,或許觀緻也可以。但奇瑞不是比亞迪,觀緻的失敗與騰勢之前的不得志原因也不相同。騰勢徹底回到比亞迪“懷抱”後,才算是真真正正獲得了關注,倚靠比亞迪這棵“大樹”,再加上時代機遇,自然獲得了成功。但觀緻不同,觀緻從一開始便是被盡心盡力培養的,奈何“生不逢時”,現在或許又跟不上時代了,就算奇瑞給觀緻輸入了技術與資金,也未必就能取得同樣的成功。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理事長董揚曾給予觀緻很高的評價:“這是中國品牌的一次勇敢嘗試,無論成不成功,都值得尊敬。”既然如此,何不“塵歸塵、土歸土”,把目光和重點都放在現有的品牌上,避免資源分散,進而取得更大的突破呢?

文:施芸芸 編輯:孫煥玉 版式:王琨

給小編加個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