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會視點|打頭陣當先鋒 書寫梅江新篇章

作者:南方+用戶端

四月的梅江區,充滿着生機與活力。

梅江區各大重點項目建設現場,一個個促發展的大項目正在火熱推進中,勞工們戴着安全帽穿梭在工地上,忙個不停。

鄉村裡,青磚黛瓦與文藝彩繪融為一體,馬路兩側嬌豔的花朵分外美麗,成排的鄉村民居整齊劃一。房前屋後,老人安坐,三五成群的孩童在油菜花中追逐蝴蝶,幸福感撲面而來。

城市中,老舊小區煥然一新,老房子穿上新衣,有些裂痕的水泥路也鋪上了瀝青,曾經雜草叢生的空地變成了小廣場,裝滿了健身器材,幸福生活呼之欲出。

兩會視點|打頭陣當先鋒 書寫梅江新篇章

俯瞰梅江區,就如一幅優美的風景畫。在這如詩般的風景裡,有秀美的生态,有城鄉蝶變的欣喜,有瓜果豐收的喜悅,亦留下無數奮鬥者和對這座城市充滿愛的人群的感人瞬間。仔細回味,這些瞬間仿佛甜過瓜果,勝過品茗。

幸福的篇章将繼續在梅江的大地上展開。4月15日—18日,梅江區兩會将召開。區兩會的召開,必将再添一把火,為梅江區“打頭陣、當先鋒”鼓勁、加油、助力,不斷開創高品質發展的新局面。

以“新”應變

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分析目前經濟形勢,曾明确提出2024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更加強調“進”和“立”,釋放出更加積極的信号。

找準“進”的方向、“立”的重點,積極培育未來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近年來,梅江區正持續以“新”應變,以“創”開路,努力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在梅州經濟開發區,在博敏電子新一代電子資訊産業投資擴建項目現場,一棟嶄新的大樓折射着太陽光,充滿科技感與現代感。

兩會視點|打頭陣當先鋒 書寫梅江新篇章

以梅州經開區為重要發展平台,梅江區将電子電路資訊産業作為首位主導産業,全力打造特色産業叢集。

據了解,博敏電子新一代電子資訊産業投資擴建項目計劃總投資約30億元,建成投産後可年産高端印制電路闆360萬平方米,主要産品廣泛應用于5G通信、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在新項目的建設中,我們把工廠數字化、智能化的規劃前移,與目前土建施工、園區規劃同步進行,充分運用與PCB行業适用的新成果、新技術,夯實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基礎,争取在新一輪的産業變革中赢得先機,建構PCB智能标杆工廠。”博敏電子新廠建設指揮部總監李代紅說。

在梅江區,一批以博敏電子為代表的制造業企業,以數字化轉型為方向,積極投入資金推動技術改造,追求更先進的科研成果并将其轉化為生産力。

近年來,梅江區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導+服務機構指導”的模式,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大宣傳力度、推進項目落地,紮實推進梅江區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為梅江區振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機器運轉越來越快,産品輸出越來越多,接二連三的項目紛至沓來……這些現象成為了梅江實體經濟活躍的生動注腳。

2020年至今,梅江區共推動實施1個“5G+工業網際網路”标杆示範項目,累計推動實施了8個“上雲上平台”省服務券項目,推動2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運用新一代資訊技術實施數字化轉型,培育印制電路闆産業申報省産業叢集數字化轉型試點。

主導産業發展強勁,新興産業也不甘落後。

在城北鎮,梅江區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如火如荼。其中,茂葉(梅州)一二三先導産業園項目2月1日簽約落地,并于春節前動工建設。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23億元,主要建設綜合性客家食品和大健康産業基地。

“今年對一二三産業園的重點工作,一是産業園區北面規劃用于建設生活配套服務設施的二類居住用地,計劃将于7月底動工建設。産業園區内東面規劃用于建設标準廠房,争取在今年8月底動工建設。”梅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賴正說。

梅江區形成了以電子資訊産業為主,食品加工、生物醫療、裝備制造産業為輔的産業體系,建構起經濟發展的四梁八柱。通過暢通創新鍊、産業鍊和供應鍊,實作創新技術成果的有效轉化和廣泛應用,增強産業鍊供應鍊韌性。

累過方得閑,苦過方知甜。梅江區正以昂揚的姿态,努力奮鬥,撐起甜甜的生活。

農旅出圈

歸園田居的鄉村生活成為現實

泮坑旅遊風景區素有“梅南勝境”的美譽,是假日休閑旅遊的勝地。驅車前往景區,一路可見草莓園散布道路兩旁,草莓的香甜随風擴散。

走進三角鎮泮坑村的草莓園,陣陣果香撲鼻而來,一壟壟草莓排列在田地裡,綠葉映襯着紅果,令人垂涎欲滴。遊客們提着籃子,穿梭于田間,精心挑選着成熟的草莓。

“每年9月份開始種植草莓,11月下旬陸續成熟,采摘期長達5個月。”據果園園主何保壽介紹,他種植草莓已有20多年,目前該果園裡草莓的總種植面積達10畝。

兩會視點|打頭陣當先鋒 書寫梅江新篇章

泮坑村依托景區的資源禀賦,發展農文旅産業。

白天摘草莓、逛景區,晚上圍爐煮茶,近年來,泮坑村因農旅頻頻“出圈”,茶室、民宿等新業态的引進,推動泮坑村農旅産業鍊日漸完善。

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梅江區三角鎮泮坑村依托泮坑旅遊風景區優勢,以農文旅融合為抓手,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特色産業,着力打造“郊野勝地·綠美泮坑”。

去年,泮坑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縣鎮村名單,成為全省農旅融合的典範。

農業産業是農村發展的“命根子”,也是老百姓生活的“甜味劑”。在梅江區,越來越多的農村走出了屬于自己的特色道路。

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各村立足于自身特色,充分整合現有資源,通過引入社會資本、發展多元業态等方式不斷壯大特色産業,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促進村集體和群衆增收緻富。它們已成為梅江區鄉村振興版圖上的亮色。

乘勢而上,借勢發力。梅江區加強資源供給,強化基礎設施,為鄉村發展提供有力的後盾。

由于城區通往泮坑村的道路少且窄,每逢節假日的高峰時期,景區便堵得水洩不通,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凸顯。為積極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回應廣大市民群衆對改善泮坑風景區交通環境的熱切期盼,三角鎮黨委、政府經多次調研論證、協調溝通,泮龍路項目于2023年第二季度正式動工建設,并于2024年2月7日建成通車。

兩會視點|打頭陣當先鋒 書寫梅江新篇章

泮龍路建成通車,打通交通”動脈“。何森垚 攝

“這不僅是條民生路,還是産業路。”泮坑村黨總支書記彭增文介紹,2023年,三角鎮聘請了梅州市糧源臻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鄭靖作為泮坑村的“産業村長”,通過引進農旅項目,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項目計劃投資100萬元以上,盤活60畝閑置土地,打造集研學、采摘、露營、共享菜園為一體的休閑基地,一方面村民出租土地得租金,另一方面也可以打工得薪金。”鄭靖介紹,項目計劃于6月建成,預計帶動就業20人。

“目前泮坑村的整體規劃已出爐,按照發展定位,泮坑村将依托景區的資源禀賦,發展農文旅産業,計劃成立泮坑強村公司,做優精品旅遊,按照‘築巢引鳳、村企共建、産業配套’思路,集約平整項目用地,培育一批泮坑農業引領型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推動鎮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打造集‘顔值’‘氣質’于一體的生态田園新村莊。”三角鎮人大主席羅慧丹表示。

民生“加碼”

織好更密更牢的民生保障網

平坦寬敞的水泥路面、粉刷一新的樓房牆體、重新鋪設的雨污管道、整齊有序的停車位……走進梅江區江南街道新沙巷,幹淨整潔的小區環境讓人眼前一亮。曾經的老舊小區如今正煥發新生,實作蝶變。

據了解,新沙巷周邊民居始建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沿線共24棟老宿舍樓,因年代已久,存在管線淩亂、自來水管道老舊、無消防設施、下水道堵塞、外牆脫落、路面破損、蚊蟲滋生等問題,給居民日常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成了困擾居民的煩心事。

兩會視點|打頭陣當先鋒 書寫梅江新篇章

江南街道新沙巷,曾經破敗的老舊小區經改造後煥然一新。魏麗文 攝

江南街道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着力推進新沙巷老舊小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工作,根據小區的地理位置和院落實際情況,堅持因地制宜,累計投入900多萬元,對小區牆面、路面、瓦面、管道等進行全面改造。

同時,為確定老年人安全,還在通往梅江公園的樓梯上加設了扶手。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讓居民看在眼裡,樂在心中。“親民愛民改造老房、水溝流通道路寬敞、車輛管理停放有序、環境優美宜業宜居、已改老房燦爛奪目、園林設定如詩如畫、居如蓬萊人人贊揚。”看着煥然一新的家園,在新沙巷生活了30多年的黃叔由衷感慨。

民為邦本,本固邦甯。近年來,梅江區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改造内容主要為外立面提升改造、線纜整治、道路攤鋪規範、車位劃線等。2021年至2023年,該區已謀劃改造221個老舊小區,惠及居民12526戶。

為民生“加碼”、為生活“加溫”、為幸福“加分”。梅江區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标,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方位增進幸福質感。

要健全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兜住“底線民生”;

要增強兒童福利和權益保護力度,進一步深化“朝陽民生”;

要提升養老服務精度,進一步建構“幸福民生”;

要積極建立全省居家社群養老服務示範點,在打造全省居家社群養老服務示範的“點”上求突破,着力增加民政公共服務供給,用心打造“梅江樣本”和“梅江經驗”。

……

在近期梅江區召開全區民政工作會議中,民生舉措的計劃已列出、藍圖已繪好,将給予的群衆更多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批群衆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啟動并快速推進,一批市政交通等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取得積極進展,一座承載美好生活向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品質之城加速崛起……幸福梅江的版圖呼之欲出。

征途回望千山遠,前路放眼萬木春。梅江區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抓好社會保障工作、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全力服務和改善民生。

■相關

打造“城在林中,人在畫中”詩畫梅江

揮鍬鏟土、培土圍堰、提水澆灌……近日,在芹洋加油站後側的植樹點,梅江區委上司班子和區、鎮機關幹部通力協作,栽下一株株梅花、火焰木等樹木,以上率下推動掀起區鎮村綠化熱潮。

實施綠美梅江生态建設以來,梅江區累計植樹82.8萬株,不斷厚植高品質發展的底色。今年是實施綠美梅江生态建設的第二年,如何推動綠美生态建設持續走深走實?

兩會視點|打頭陣當先鋒 書寫梅江新篇章

梅江區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共建綠美梅江。何森垚 攝

梅江區明确,要統籌提升縣城、圩鎮、鄉村、道路等綠化水準,建設高水準的城鄉一體化綠美環境。為此,梅江區定好任務書,通過分工協作、全民動員,植樹造林43.64萬株,力争實作“區級打造3個綠化廊道,鎮級實作一鎮一廊道、一鎮多林,村級建設一村一林、一村一公園”目标。

具體而言,縣鎮綠化方面,謀劃公園、道路綠化帶等60多處城鎮綠化種植計劃點位,計劃在重點區域、重點線路種植喬、灌、花等近10萬株,完成水岸造林綠化5300多株。

道路綠化方面,采取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的原則對公路兩旁進行美化綠化,謀劃4個高速公路出口(城南、城北、西陽、群益)以及國省道、縣道及鄉村道共124.432公裡的綠美公路計劃。

鄉村綠化方面,規劃建設綠美廊道7個,長度42公裡;完成40個綠美小公園、36個主題林建設。

此外,針對部分地區連片土地“植綠擴綠、補綠增綠”空間小、難度大等問題,梅江區創新“飛地植綠”模式,以“黨建紅”引領“生态綠”。

3月5日,梅江區江南街道辦事處和梅州市稅務局攜手在西陽鎮養吾國小旁邊開展“綠美梅州 你我同行”植樹活動。

江南街道全域為城市建成區,土地資源稀缺,該街道主動應變,積極與兄弟鎮(街)溝通聯絡,通過“飛地綠化”模式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從其他鎮(街道)“承包”土地,試點建立“飛地”。由江南街道作為“飛地方”,其他兄弟鎮(街道)作為“供地方”,集中轄區各類資源開展植綠、護綠、興綠,實作資源整合、優勢互補、互利共赢。

“跨域共建綠化,既破解了江南目前因地處中心城區綠化空間局限的難題,同時也攜手兄弟機關發揮地域空間優勢,助力綠美梅江生态建設。”江南街道黨工委書記林峰表示。

來源 南方日報、南方+

文字記者 梁時禹

攝影記者 何森垚

【作者】 梁時禹;何森垚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