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是否陷入了虛無主義,虛無主義究竟存在于哪裡?

作者:小播讀書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介紹虛無主義,前面我們分别介紹了虛無主義是什麼和不是什麼,虛無主義不像悲觀主義那麼絕望,不像犬儒主義那麼厭惡一切,不像無動于衷者一樣超脫。

虛無主義是樂觀主義的、理想主義的,是富有同情心的。因為他們的生活目标是幸福,最好像童年那樣的無憂無慮地自由。

尼采認為虛無主義是一種社會文化,而存在主義認為虛無主義是個人的态度,那虛無主義究竟存在于哪裡呢?

今天我們聊聊在家裡、學校和工作中的虛無主義。

你是否陷入了虛無主義,虛無主義究竟存在于哪裡?

首先在家裡,前面我們介紹了,虛無主義來自擺脫對自由的焦慮的欲望,或者也可以了解為虛無主義是對現實和責任的逃避。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但結束一天疲憊的工作或者交際,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刷手機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短暫逃離現實的焦慮,而進入虛無主義的瞬間。同樣,小孩在家裡不願意做作業,或者不願意做家務的時候,在家裡上蹿下跳的時候,讓他們看電視或者手機,他們煩躁的情緒就好像瞬間按下了暫停鍵。

過去電視機是一個家庭的娛樂中心,20世紀哲學家安德斯,寫了一篇對電視對家庭環境影響的論文,他發現電視劇重新規劃了整體家居的布局結構,人不能面對面坐着,而是都對着螢幕。電視機把人與人真實的交流割斷,進而讓我們更容易進入電視機所建構的僞現實。電視機重塑了我們對于經驗、交流,甚至親密關系的了解。

哲學家阿多諾在《怎樣看電視》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電視節目阻擋了現實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并且讓我們更容易進入節目所建構的虛拟場景,在這種場景中,我們很容易認同電視節目的人物和情節,在電視節目中,不管過程怎麼混亂,但是最終混亂總會消失,令人擔憂的情景終将完美收場。節目總是讓我們産生沾沾自喜的感覺。

你是否陷入了虛無主義,虛無主義究竟存在于哪裡?

但長期沉浸于這樣的情景中,會讓我們誤以為行為和過程并不重要,美好終将到來。就像之前很多人沉溺于日韓肥皂劇的愛情,而對現實中的人失去了興趣;這些年随着自媒體的興起,我們在各種平台上看到,似乎網絡上都是人均千萬,人均别墅豪宅,而回到現實就會産生巨大的失落感。相較于電視節目、手機視訊中的完美,現實總是充滿了遺憾和不足,甚至這種遺憾是不會消除的。

總之,不管是過去的電視,還是今天的手機和網際網路,螢幕提供給了我們一種逃離現實的方法,而現實則被有意無意描述為我們必須逃離的地方,不是有句話說: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需要在路上。在這種觀點背後,會潛移默化地暗示我們,現實是不合時宜的,是需要逃離的。但是逃避現實,就很容易掉入虛無主義的陷阱。

其次,我們看看在學校裡的虛無主義,在家裡電視和手機讓我們得以逃離現實,但是一旦我們離開螢幕擡頭看的時候,我們總是會一臉茫然和憤怒不已。這個場景,就像在學校課堂上,老師要求同學們擡頭看黑闆的瞬間。在學校裡面沒有了電視節目和手機螢幕,情況會有所改善嗎?

你是否陷入了虛無主義,虛無主義究竟存在于哪裡?

巴西哲學家和教育家弗萊雷指出,目前的教育正在忍受叙事病。老師通過講課來進行教育的訓練,而學生也接受了通過聽講來接受教育的訓練。教育變成了一個資訊傳輸和規訓的過程,學習被簡化為記憶、背誦等重複行為。當學生必須以相同的方式學習相同的資訊時,創造性和多元性就會受到阻礙,服從和墨守成規反而受到鼓勵,甚至是要求。教育好像變成了生産社會中需要的零件,和工廠的工廠中的房間。教育讓學生遠離了真實的自己。

教育的目的是把人塑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還是激發和開發一個人内在的潛能,讓人本身變得更好,這是目前教育體制面臨的深刻沖突。尼采說,一個隻重視自身存續的社會,隻重視維持現狀的社會,是一個病态的社會。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選拔對社會有用的人,那麼就很容易忽視人本身的多樣性和獨特性,教育就會把人變成實作更好社會,和維持社會存續的工具和手段。但如果教育的目的是塑造獨特的人,挖掘每個人的潛力,那麼就很難進行大規模程式性的教育,教育成本和社會組織結構可能都需要重新設計,今天的教育其實就面臨這樣的挑戰。正如格爾茨說,如果成長需要挑戰和不确定性,那麼一種容易和穩定的生活,就隻是一種緩慢而穩定的死亡。換句話說,這樣一種生活是虛無主義的。

你是否陷入了虛無主義,虛無主義究竟存在于哪裡?

第三,我們再來看看工作中的虛無主義。有一本暢銷書《毫無意義的工作》,也有翻譯成:《狗屁工作》,這好像說出了很多人内心的态度,不僅很多工作崗位毫無意義,即便對公司有意義的工作,對很多人來說也是毫無意義的,除了賺錢。這些年對于職場倫理的讨論非常多,職場中的躺平、内卷、PUA、佛系文化經常被讨論。有人說上班如上墳,職場之外,才是真正的人生。過去,工作或者勞動是一種積極生活,實作自我,身份認同的方式,但今天,對于很多人來說,工作的意義僅僅剩下賺錢這一項功能。

我們和工作的關系為什麼變得如此緊張,馬克思提出了“勞動異化”的概念,馬克思在《勞動異化》中指出,過去勞動和一個人身份是綁定的,而随着勞動分工的細化,人逐漸淪為流水線上的一個環節,一個程式,一個工具,勞動對人的身份認同功能随之瓦解。

随着社會對生産力提升的要求,分工變得越來越細化,但是勞動分工對勞動者并不利,勞動被切割成為任務,這讓勞動者脫離了他們的勞動和他們生産的商品,進而也脫離了他們的身份。

你是否陷入了虛無主義,虛無主義究竟存在于哪裡?

馬克思說,當我們無法掌控我們所制作的東西的時候,勞動者的身份危機就出現了。勞動者隻能用商品來定義自己,而随着資本主義和商業的發展,勞動者隻能用金錢和收入來定義自身。而到了消費社會,勞動者轉而用消費來定義自身。我們的工作就是為了賺錢,賺錢的目的是消費,我們自身變成了賺錢的手段,目的是把自己的心靈和肉體租給身價最高的人。

今天工作已經變成了異化自我的力量,從勞動者變成了工作者,從工作者變成了打勞工,從打勞工變成工具人和螺絲釘,好像現實中的人逐漸被異化為非人化。如果虛無主義視為對現實的拒絕和逃離,那到底工作是現實,還是工作之外是現實,這是當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了解的現實是人人平等,沒有權威,沒有等級,人與人之間充滿友善的世界,但是走出校園的年輕人常常有一種幻滅感,職場中充滿了權力的博弈,人性的鬥争,官僚和等級制度,這不僅僅在我們的職場是如此,在所有的職場都是一樣。

試想一下如果在學校接受的教育是人性善良,人人平等,質疑權威,批判順從,那麼當他們畢業進入社會之後,就會發現現實,完全不是這樣,他們将不得不面對強烈的幻滅感。那我們應該是直面殘酷的現實,還是逃避現實陷入虛無呢?或許,還有第三條路,什麼是第三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