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浒傳》:公孫勝兩次離開隊伍真的是與宋江理念不合嗎?

作者:俠客說

中國古代的小說很喜歡将一些故事結合神神怪怪的事情寫出來,四大名著無一不是如此,《三國演義》裡面就有左慈、于吉等人用仙術戲弄曹操、孫策等描寫,《西遊記》就不用說了整部小說就是以神話傳說的形式寫出來的,《紅樓夢》裡面也有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前世姻緣,《水浒傳》這部寫江湖好漢的小說居然也有仙術妖法鬥勝負的情節。而《水浒傳》中,入雲龍公孫勝幾乎也是一個類似半仙的人物了。

《水浒傳》:公孫勝兩次離開隊伍真的是與宋江理念不合嗎?

說起公孫勝這個人物,在小說裡也算出場較早的人物了,而且還是梁山事業的創始人之一。當初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公孫勝是發起者之一,而且還追随晁蓋等人一起到水泊梁山入夥,參與了火拼王倫,一起把梁山事業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然而,公孫勝也是梁山好漢當中少有的最後得以善終的人,這得益于公孫勝的識大局、得大體,可以說公孫勝非常知道進退,當然這和公孫勝本身是修道之人,有一個厲害的師父有很大的關系。值得一提的是,公孫勝曾兩次主動離開隊伍,第二次離開隊伍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也是這次離開隊伍使得他能夠有一個良好結局。說起公孫勝兩次離開隊伍,倒也挺巧合的,第一次離開隊伍是宋江上山後把父兄接到梁山的時候,第二次離開隊伍則是宋江率梁山衆好漢奉诏征讨王慶成功的時候。是以,網絡上有不少朋友認為公孫勝離開隊伍的原因就是看透了宋江的本質,或者說是與宋江在理念上有根本不同。但我們仔細去看小說裡面的描寫,似乎沒有這方面的描述。

第一次離開隊伍,那時候宋江剛上梁山不久,還到郓城縣把父兄接上了山。此時,不僅公孫勝離開了隊伍,還有一個人也短暫地離開了隊伍,那就是李逵。兩個人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李逵離開隊伍是去把老母親接到梁山來,而公孫勝則是借着探母之機一去不回,若非後來宋江打高唐州遇上了會妖法的高廉派人去請公孫勝,估計公孫勝一時半會也不會回梁山。第二次離開隊伍,宋江率梁山衆好漢奉诏出征王慶,将王慶成功押至東京,此一去公孫勝再也沒回來,并且在離開宋江時說:“向日本師羅真人囑咐小道,令送兄長還京之後,便回山中。今日兄長功成名遂,貧道就今拜别仁兄,辭别衆位,便歸山中,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以終天年。”可見,公孫勝離開隊伍的理由有二:第一,公孫勝的師父羅真人早就說了,要他回山中修道;第二,公孫勝想回家侍奉老母,給母親送終。這裡面,公孫勝絲毫沒有對宋江不滿之意,當宋江挽留公孫勝時,公孫勝還說:“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來仁兄功成名遂,隻得曲允。”更何況,在梁山,公孫勝還為梁山打敗高俅立下汗馬功勞,如果公孫勝對宋江不滿,大可不必如此,就算要離開隊伍也可以飄然而去,對宋江可以沒有任何交待。

《水浒傳》:公孫勝兩次離開隊伍真的是與宋江理念不合嗎?

但事實并非如此,可見,公孫勝的離開并不是由于和宋江的理念不同。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如果我們從《水浒傳》對公孫勝的定位來看,似乎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小說裡面公孫勝是108将之一,對應的是天閑星。何謂天閑星?就是算清閑的,不會因為世事而忙碌的,哪怕是為了梁山大業。後來天降石碣,108将大排名,公孫勝的确是天閑星。是以,公孫勝在梁山的大小戰役中,他參與的并不多,公孫勝雖然道術高,但是基本不出手,隻在對方出現法師的情況下他才出手。他就像是梁山的大殺招,輕易不出手。

另外,公孫勝是道士,道士講究清閑打坐修道,若一直在梁山,經常面對打打殺殺,就無法修道了。是以,公孫勝第一次下山了。

《水浒傳》:公孫勝兩次離開隊伍真的是與宋江理念不合嗎?

至于第二次下山,則是因為師父告誡過他,“逢幽而止,遇汴而還”,因為天命不可違。公孫勝若不在宋江成功征讨王慶之後就走,日後必定會參與征讨方臘,梁山肯定能少損失一些将領,但這樣就違背了天命,在古代的小說裡面是非常講究天命的,這是原著的設定。

總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公孫勝前後兩次離開隊伍,都和宋江無關,沒有什麼與宋江理念不同的說法。連公孫勝的師父羅真人都說過,宋江是忠義輔國,替天行道之人,公孫勝又怎麼違背師父的看法呢?說他看透宋江,說他和宋江理念不合,書中并沒有這樣的文字。如果公孫勝與宋江所謂的理念不合,以他的本領,别說殺了宋江,就是舉手之間,梁山也化為灰燼了。即便再不濟,躲到别人找不到的地方也是可以的,公孫勝真想躲起來,以他的能耐,戴宗和李逵怎麼可能會找得到。

《水浒傳》:公孫勝兩次離開隊伍真的是與宋江理念不合嗎?

諸君以為何如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