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灣區東部消費中心加速打造,惠城推動一流中心城區邁出新步伐

作者:雪山狐狸2008

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釋出五年來,惠城區積極搶抓“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河套4個重大平台建設機遇,緊緊圍繞打造現代化一流中心城區的目标定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大灣區東部消費中心加速打造,惠城推動一流中心城區邁出新步伐

經濟綜合實力再上新台階。五年來,惠城區堅持把高品質發展作為實作現代化的奮進之路,地區生産總值從2018年771.73億元,到2022年突破千億元,再到2023年達1071.77億元,五年增長21.4%。三次産業比重從2.8:26.6:70.6調整為3.4:27.9:68.7,二産占比五年增加1.3個百分點,固定資産投資五年增長85.2%,實體經濟發展成色更足,形成新一代電子資訊、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叢集。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18年685.87億元,增長到2023年798.53億元,五年增長16.4%;江北CBD總部商圈、金山新城高端商圈、演達綜合商圈、環西湖文旅休閑娛樂商圈等消費商圈提檔更新,大灣區東部消費中心正加速打造,推動一流中心城區邁出新步伐。

大灣區東部消費中心加速打造,惠城推動一流中心城區邁出新步伐

河南岸街道提供。

産業平台建設步入快車道。惠城區堅持搭好“大平台”,産業園建設不斷“強筋壯骨”。五年來,惠城高新區共收儲用地21205畝,完成項目供地91宗,落實“摘地即開工”;投入49.3 億元推進園區交通路網建設,建成東江灣大道、鹿崗大道等51條道路;緊抓公共服務配套建設,建成學校、綜合服務中心、文化街區等一批生活配套。五年來,園區共引進供地項目81宗,平台引進項目438宗,總投資額約486億元。2023年,園區規上工業總産值在已達到502.7億元,5年增長332%;高新技術企業增加至217家,規上工業企業高企占比突破50%,專精特新企業增加至79家。2022年園區成功申報省級高新區;2023年獲評省五星級服務園區、省資料要素集聚發展區;今年4月,在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創新實踐評選中,獲評年度最佳經濟功能區。

産業協同發展取得新進展。惠城區不斷加強與灣區先進城市的産業和空間對接,深度融合“雙區”發展。五年來,共引進粵港澳大灣區項目79宗,預計投資額約1484.6億元,預計産值約2064.5億元,引進信利康、高盛智谷等一批優質項目。自2021年惠城區設立駐深圳招商聯絡處以來,招商選資“鐵軍”挺進最前線,先後140次赴深圳及周邊城市開展招商活動,其中的工業項目皆為高新技術企業項目,不乏“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的身影,呈現了數量多、品質優的特點。

大灣區東部消費中心加速打造,惠城推動一流中心城區邁出新步伐

橋東街道提供。

交通軌道加速完善。五年來,惠城區主動參與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全力推進贛深高鐵、廣汕高鐵開通營運以及莞惠城際北延線全線交地施工;贛深高鐵惠州北站于2021年12月開通,到發人次從初期高峰日3000人次增加到最高日到發2.1萬人次;廣汕高鐵惠州南站于2023年9月開通,單日到發人數約4000人,融深融灣半小時通勤圈加快建構。五年來,惠城區積極推進“豐”字交通主架構建設,全力配合推動一批高速項目加快建設:惠霞高速惠城段、惠河高速改擴建項目已全部交地,進入全線交地施工;韶惠高速公路龍門至惠州段已正式通車,從惠城區至龍門縣全程用時縮短至40分鐘左右;惠肇高速已完成簽訂征地協定。五年來,惠城區不斷完善過江通道,建設關聯兩岸惠民興業新動脈:配合推動隆生大橋、第三東江大橋通車,鵝城大橋計劃于2024年9月底建成;全力以赴推動金山湖片區一号橋、二号橋建設,計劃今年6月底建成通車。

大灣區東部消費中心加速打造,惠城推動一流中心城區邁出新步伐

盧慧 攝。

科技創新能力取得新進步。五年來,惠城區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牽引,積極培育科技創新平台和企業。中國科學院“兩大科學裝置”總部區項目已基本完工;河橋科教城總部區工程順利舉辦傳遞儀式,工程取得階段性進展。截至2023年底,全區共有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9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家、國家“小巨人”企業達8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175家。2023年底,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562家,與2018年底相比翻了一番;全區高技術企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3.6%,與2018年底相比增長13.4個百分點。

大灣區東部消費中心加速打造,惠城推動一流中心城區邁出新步伐

惠州市交通運輸局惠城區分局提供。

民生領域交流合作更加密切。五年來,惠城區不斷加強與港澳教育交流,目前全區共有9家學校與港澳學校結為姊妹學校,期間開展教學教研交流、文化共融等活動不下30次。五年來,惠城區不斷深化大灣區醫療服務融合,推動市第三人民醫院與廣州醫科大學、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等簽訂合作協定;推動市二婦幼保健院成為首家與省婦幼保健院簽訂醫聯體的縣級醫院機關,并成立多個專科聯盟;五年間赴灣區其他城市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百餘次。五年來,惠城區圍繞人文灣區建設,着力提升城區文旅影響力,水東街成功建立“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祝屋巷成功建立“省級旅遊休閑街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産遊徑”,2023年新增兩條遊徑入選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遊徑,助力大灣區文化資源相通、家國情懷相融。

來源:南方+(記者盧慧、梁維春 通訊員周文媚),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