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實地探訪九号公司,數智工廠助力全球化布局

作者:元曆史

DoNews4月16日消息, “每36秒生産一輛智能電動兩輪車、每40秒生産一台智能電動滑闆車、每180秒生産一台全地形車發動機。”

4月12日,九号公司品牌開放日在其全球研發制造基地江蘇常州舉行,包括DoNews在内的多家媒體實地參觀了工廠并體驗了相關産品。

實地探訪九号公司,數智工廠助力全球化布局

九号公司成立于2012年,兩年後獲得小米、紅杉、順為等基金的8000萬美元A輪投資,跻身小米生态鍊成員。

2014年9月份,九号公司被當時的海外競争者賽格威以知識産權的名義起訴。第二年,九号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高祿峰對其進行了反向收購,不僅成功完成了“蛇吞象”的商業故事,還間接實作公司出海,進一步明确了公司未來的發展路徑。

當天,九号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高祿峰接受了媒體采訪,談及對公司未來的規劃以及思考,他認為,“從長遠市場來講,公司有志于成為全球做各個細分品類的第一,在短交通和機器人行業做全球的企業。”

實地探訪九号公司,數智工廠助力全球化布局

智能檢測,安全生産

江蘇常州,被稱作“新能源之都”,國内先進裝備制造産業的孵化地。九号公司最大的研發生産基地就坐落于此,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短交通産品研發生産基地。

九号公司常州工廠主要分為三大廠區,累計占地30萬平方米,覆寫了九号智能電動兩輪車、智能電動滑闆車、智能電動平衡車、賽格威全地形車、機器人等産品。截至目前,三大工廠已累計生産電動滑闆車超1200萬輛、電動平衡車超400萬輛、電動兩輪車超300萬輛。

在兩輪電動車的生産線,廠區負責人告訴記者,平均每台車從零部件采購到整車傳遞會經曆105到工序,隻有全部合格才會傳遞。另外,工廠還基于物聯網系統引入了更加智能的整車制造全流程監控系統,可實作對每一個關鍵零部件進行編碼溯源,確定每個零部件都能被正确組裝。

據了解,九号兩輪車工廠年産能可達250萬台,目前産能使用率達100%。而新産能也在加速建設中,預計年底投入使用,屆時電動車工廠整體年産能可以達到350萬至400萬台。

實地探訪九号公司,數智工廠助力全球化布局

圖:九号公司自動化工廠中的房間

實地參觀時記者發現,九号廠房内布局多條生産線,勞工們專注地操作機械裝置,從零部件的組裝到整車的調試,每一個生産環節都井然有序。不過,對于一家主打智能化的公司來講,生産線上出乎意料地沒有那麼多無人化的實作。

談及這一問題表示,九号表示對于通過智能化來實作整個效率的提升,是有特别強的需求。“我們想做一個全自動化線,從技術、成本上來講都沒太大的難度,最大的難度是原材料。”

高祿峰以汽車工業為例,經過多年發展以及産業浪潮的更疊,目前已經實作較高的一緻化,無論是焊接還是打螺絲,都有極其嚴格的要求。但兩輪電動車行業目前的供應鍊水準還沒有發展到汽車工業一般,當整個行業原材料沒有達到那麼高精度的時候,真正做到全自動線還有一定的距離。

不過高祿峰也表示,如果有人問這個行業誰是最智能化的工廠,大機率第一個就會發生在九号。

兩輪車持續增收

據中國自行車協會和中國機車商會統計資料,2022年中國兩輪電動車銷量約為5670萬輛,再創新高。九号公司于2020年至今也上市,包括從基礎款到智能高端旗艦狂等多個系列的兩輪電動車,市場反應良好,一度重新整理行業增速記錄,45個月完成國内出貨量300萬台。

發展至今,電動兩輪車的營收值在九号公司所有終端載具中最高。财報顯示,2023年,電動兩輪車躍升為九号公司第一大營收來源,電動兩輪車銷量147.15萬輛,收入42.32億元,同比增長74.10%;毛利率19.27%,同比增長3.71%。

實地探訪九号公司,數智工廠助力全球化布局

九号公司的兩輪電動車銷量大漲,一方面或受益于門店快速增長,管道覆寫率提升。公告顯示,九号公司兩輪電動車門店數量從2022年末的約3000家增加至2024年3月末的約5000家。

另一方面,新國标《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GB 17761-2018)實行後,大型企業的政策紅利期仍未結束。據艾媒咨詢資料,自2019年新國标正式實施後,2019—2022年,國内電動兩輪車銷量從3680萬輛增長至5010萬輛,并預計2023年銷量達5400萬輛。

對于兩輪電動車的未來發展,高祿峰預判,未來在整個東南亞、歐洲都會出現從燃油向電力驅動的巨大行業市場機會,“如果你抓住了中國6000萬台這樣一個規模的潛在機會,再加上向全球拓展的這種可能性,其實我覺得這個行業空間是無限的。”

除維持兩輪電動車這一主要收入來源外,高祿峰表示,電動滑闆車未來還是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其是能夠替換兩輪自行車的一個行業門類,它的整個市場需求依然非常剛性。

全球化仍是未來主旋律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化”便成為中國企業發展路徑上的關鍵詞。

相比大多數企業,九号公司在布局全球化戰略時,瞄準的是以資本外拓躍升至技術和商業模式的高價值路徑,即通過收購平衡車鼻祖Segway形成全球化的營運模式,再以依托技術創新持續深耕海外市場。

到目前,九号公司已經在電動滑闆車和電動平衡車領域占據全球主要市場佔有率。2023年,九号公司财報顯示,其電動滑闆車自主品牌營收達21.12億元,其中歐美為主要市場。

公司2019年底入局的智能電動兩輪車,也于2022年做到大陸智能電動兩輪車銷量第一,并于2023年8月完成國内累計出貨量超200萬台裡程碑,是行業最快達到該成就的品牌。

歐洲和北美則是全球最主要的兩大割草市場,也是商家必争之地。目前九号公司已經完成歐洲市場布局,公司财報顯示,2023年智能割草機器人營收2.52億元,同比增長125%,覆寫30多個國家,成為出海機器人增長率第一的品牌。

實地探訪九号公司,數智工廠助力全球化布局

這對中國高新企業出海頗具樣本價值,但對企業硬實力也有高要求。從九号公司披露資訊來看,其在研發創新方面幾乎是不計成本。

資料顯示,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為1.23億元,到2023年已達6.16億元,研發人員占比近40%,達1434人,全球範圍内獲得的知識産權也進一步增至4696項,為公司的産品研發和功能更新提供了有力支援。

截至2023年上半年,九号累計獲得的全球性知識産權也達到4300多項,包括自平衡控制技術、人機互聯技術、HIAS前燈技術、可調阻尼減震技術等多項行業領先,甚至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領跑同行業。

作為中國高端制造企業出海的新樣闆,九号在發展過程中趕上幾波很有意思的熱點,從智能硬體到新制造,從跨境到出海。在高祿峰看來,這離不開國内強大供應鍊體系的支撐。

“中國背靠供應鍊體系和相關人才的比對,全球很難找。如果你的供應鍊不依托于大的基地,特别是像中國和其他的幾個周邊的國家,很難形成這樣的一個優勢的結果。”

高祿峰認為,新能源化、智能化的行業趨勢已經非常清楚地擺在那裡,而供應鍊全在中國。“基于中國因素的新能源基因,可以幫助中國制造更好地應對國際化競争,這件事在九号公司身上将會有更大的展現。”

對于下一個十年,“公司仍将向着把生态做強,把紅海做藍的目标繼續前進,縱向優化産品序列,而深入全球化市場仍是主旋律”。 在高祿峰看來,短交通和機器人是核心主業,全球化則是長期關注的重點。九号将會繼續依托核心科技及全産業鍊優勢,推出更多重磅技術和優質産品,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級品牌,引領全球短交通及服務機器人行業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