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睦鄰自治成果共享,楊浦這裡社群“最小單元”煥新

作者:備忘錄

社群的文明程度,可以通過一幢幢居民樓的風貌來展現。有人說,樓道是社群“最小單元”。文明、和諧、幸福,鄰裡氛圍好,居民對家園的認可度就會更高。

記者從殷行街道了解到,結合為民辦實事工程,街道以樓道美化為契機,針對居民自治積極性高的樓道進行煥新改造,打造“睦鄰樓組”,将樓道公共空間打造成文明宣傳與基層善治的微空間,真正實作“我的樓道我做主”,為改善居住環境和增強社群凝聚力開辟了新路徑。

共商共議,集思廣益制定美化方案

“樓道内的牆面老舊斑駁、牆皮脫落,還有很多小廣告,我提議刷一下牆。”“樓裡的線路也很淩亂,最好規整一下。”度身定制,量體裁衣。因為每個樓棟的民情民需各不相同,是以樓道美化之前的居民意見征詢尤為重要。

比如,工農三村第三居民區155号、156号、158号三棟樓,在自治小組的牽頭下完成了加裝電梯,但樓内環境陳舊淩亂,居委會便召集樓組自治達人和居民共同商議美化方案,征集意見建議。會上,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提出自己的建議,最終形成美化方案。

睦鄰自治成果共享,楊浦這裡社群“最小單元”煥新

城市名園社群是動拆遷小區,33和38号樓是兩梯三戶的30層高層建築,由于底樓空間較大,一些居民便把電瓶車放到底樓空間内或推到樓層樓道内,而且樓道内還有堆物,于是居民在進出底樓大廳和公共走廊時,經常會發生磕碰、産生不愉快。

城市名園通過社群樓組居民民主議事會、電話意見征詢等多種方式,廣泛征集樓内居民對于樓道改造的想法和建議,圍繞“一樓一主題、樓樓有特色”,大家集思廣益,為樓道取名為“安康悅和樓”和“溫馨康樂樓”。如今,樓内居民其樂融融,溫馨愉快。

睦鄰自治成果共享,楊浦這裡社群“最小單元”煥新

共籌共建,清理雜物布置美化樓道

在以上兩個典型案例當中,工農三村第三居民區黨總支發揮“三駕馬車”的作用。統一認識、團結協作、合理分工,引領帶動居委會、業委會、物業積極參與樓道治理工作。活動中,志願者們還對相關居民進行教育引導,強調樓道堆物的危險性,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培養居民的樓道“主人翁”意識,讓居民成為維護樓道環境衛生的“主力軍”。

睦鄰自治成果共享,楊浦這裡社群“最小單元”煥新

整治行動開展後,居委關聯物業公司、志願者、樓道清理小組等對原先有堆物樓棟的通道進行了“回頭看”,檢視整治成效,對再次違規堆放的雜物進行登記和張貼整改通知書,并在行動後共同總結成效,商讨下一步治理方案和長效治理機制。在樓道整治的基礎上,樓道牆面、樓梯扶手進行了全面粉刷,電線進行規整,整個樓道煥然一新。

城市名園33号樓居民們則自發組成志願者小隊,針對樓道堆物、電動車進門廳、牆面髒亂等突出問題,先在居委層面的介入下,通過創全工作進行宣傳,随後樓組長在樓組微信群内推送自行清理自家雜物的告示,如有未清理戶,志願者小隊上門做說服。

睦鄰自治成果共享,楊浦這裡社群“最小單元”煥新

在樓組志願者的動員下,樓道難點問題逐一瓦解,釋放了更多公共空間。大樓内的自治達人帶頭籌集資金,用于建設公共空間,并組成自治達人小組管理自籌的資金,開始為樓道張貼藝術畫作、設計小朋友的學習天地、共享雨傘平台……大家還将一樓改造為“蘭夢會客廳”,用來聚會喝茶聊天,讓樓裡有了家的味道。

擦亮“三微治理”楊浦名片

樓道美化了,後續樓道環境也需要居民們共同維持。居民公約必不可少。街道為這些樓道統一制作了睦鄰樓組文明宣傳牌,用以張貼居民公約以及其他日常通知。

睦鄰自治成果共享,楊浦這裡社群“最小單元”煥新

據悉,殷行街道開展樓道美化工作,用“看得見的變化”拉近了鄰裡感情,讓樓組煥發新活力。從樓道美化方案意見征詢、共籌共建,參與改造過程到後續日常維護,居民們共同參與、共同協商、共同行動、共同維護,充分激活了居民主體意識,讓社群治理由“獨角戲”變為“大合唱”。既扮靓了“面子”,又做實了“裡子”,居民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共治共建共享”帶來的和諧氛圍,進一步增強了對社群的認同感、獲得感和歸屬感。

文字/圖檔:王歆瑜

編輯:周夢真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