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跨省住院異地直接結算超80%,門慢特再擴圍3~5病種!

作者:中國醫療保險雜志
跨省住院異地直接結算超80%,門慢特再擴圍3~5病種!

2023年大陸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出現爆發式增長,為超過1億人次的患者減輕了醫保報帳“墊資”、跑腿等方面的負擔。

在近日舉行的2024年上半年例行釋出會上,國家醫保局進一步回應社會關切,公布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最新進展及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國家醫保局醫保事業管理中心副主任隆學文表示,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是一項系統工程,去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

跨省住院異地直接結算超80%,門慢特再擴圍3~5病種!

隆學文表示,突破性主要成效展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突破50萬家,達到55.04萬家,比2022年底增長了68.37%;二是全年住院跨省直接結算人次突破千萬,達到1125.48萬人次,比2022年增加557萬人次,增長近1倍。目前初步測算,2023年跨省住院直接結算率超過80%,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目标;三是全年門診跨省直接結算人次突破一個億,達到1.18億人次,比2022年增加8542萬人次,增長2.63倍。其中,已經開通跨省直接結算的5種門診慢特病結算331萬人次,減少墊付33.52億元。

“今年春節期間的結算量增長了三倍,說明這一便民服務保障了更多的返鄉打勞工和異地遊客的醫保權益,減輕了他們跨省異地就醫的墊付負擔,解除了他們返鄉、旅遊的後顧之憂。”隆學文說。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廖藏宜對記者表示,2023年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出現井噴,其原因包括疫情抑制的異地就醫需求得到釋放、醫保部門在異地就醫直接算方面所做的政策優化和便民措施,門診共濟改革後更多參保人有了門診待遇、門慢特5病種的落地等。

對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和完善異地就醫結算”,隆學文表示,将從三個方面進一步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提質增效。

首先是擴大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聯網醫院的範圍和直接結算病種的範圍,将推動門慢特的聯網機構從現在的15.8萬家到各地有能力開展這種門診慢特病診療的定點醫療機構應上盡上,讓異地門診慢性病患者能夠更友善地進行結算。

跨省住院異地直接結算超80%,門慢特再擴圍3~5病種!

記者在采訪門慢特患者時也了解到,他們對于門慢特異地結算的需求有二:一是希望擴大直接結算的病種範圍;二是希望增加門慢特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數量。

隆學文表示,今年将進一步擴大門診慢特病的這種跨省直接結算病種的範圍,在現有的高血壓、糖尿病、惡性惡性良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術後抗排異治療等5個門診慢特病的基礎上再擴大3~5個病種。

“選擇病種初步考慮因素有,一是覆寫人群多,二是開展的統籌地區多,三是以藥物治療為主,四是地區之間病種待遇差異較小,按照這4個标準來選擇3~5個病種,争取下半年實作病種擴圍,讓更多的門診慢性病患者能享受到異地直接結算的便利。”隆學文說。

此外,國家醫保局還将強化就醫地的管理,加大就醫地醫保經辦機構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的稽核,同時還要加強異地就醫結算的監測,跟蹤了解異地就醫結算政策落地的情況,多角度多管道掌握異地就醫結算面臨的新問題,新沖突和新挑戰,以破解異地就醫結算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問題。

原标題:國家醫保局:跨省住院異地直接結算超80%,門慢特再擴圍3~5病種

來源 | 第一财經

編輯 | 符媚茹 買曉飛

熱點文章

• 資料調查:11年内異地就醫費用增7倍,4成患者流入上海北京廣東

•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4年2.2億人次,人口流動更自由

• 一年一個台階,讓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