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都能嫉妒啊?

作者:晏淩羊

與我一起做一個愛學習、願成長的人

這都能嫉妒啊?
這都能嫉妒啊?

閱讀本文大概需要8分鐘

嫉妒别人這種待遇的,都是什麼人哪

這都能嫉妒啊?

文/晏淩羊

01

前幾天逗号讓我給她講個革命烈士的故事,我想了想,覺得男烈士太多了,就給她講了趙一曼。

我跟她說:烈士都是很偉大的人,因為做烈士的代價是很沉重的。

趙一曼是四川宜賓人,原名叫做李坤泰,生于1905年,她的家庭家境殷實,父親是地主,家有兄弟姐妹八個,她是老七,她也得以讀書識字。

趙一曼13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大哥和大嫂管家,他們繼續支援趙一曼的學業。而且,趙一曼有個 姐夫是進步青年,在姐夫的熏陶下,19歲的她加入青年團,并開展學生運動。

後來,她進入軍事學校,去武漢深造學習。

21歲時,她成為去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的學生中鮮有的女子。

在莫斯科學習期間,趙一曼認識了丈夫陳達邦,兩人結婚生子。

這都能嫉妒啊?

陳達邦是長沙名門望族陳家的兒子,曾和任 弼 時一起在長沙求學;陳達邦妹妹陳 琮英,後與任 弼 時結為夫妻。

懷着身孕趙一曼,想到日本人即将要侵華,堅決回國投入抗日鬥争,跟丈夫分離,從此再也沒有見過面。

為了做革命工作,她四處東躲西藏,不得已把兒子寄養在陳達邦的堂哥陳嶽雲家中,從此與兒子失散。

這都能嫉妒啊?

一開始,趙一曼在上海、江蘇、湖北等地,後來去了東北。

1935年,她身負重傷被俘,遭受了種種殘酷的酷刑,但都沒有屈服。敵人沒耐心了,把她處死。

她的生命也永遠定格在了31歲。

1942年,陳達邦回過一次國,見到了從未謀面的兒子,他也在尋找趙一曼的下落,但一家人都隻知道她失蹤了。陳達邦後來又出國工作,還再婚了。

一直到了1953年,趙一曼的大姐李坤傑,偶然得知妹妹曾以李一超的化名來到上海,這才向周打聽消息,但周把交代了婦聯查詢趙一曼的下落,可婦聯也查不到。

兜兜轉轉,這封信終于被陳 琮英知道了。她找到了趙一曼的大姐李坤傑,說出了自己知道的消息。

1955年,趙一曼留給兒子的信被找出,李坤傑才确定了趙一曼就是她的妹妹李坤泰。

而當時,趙一曼的事迹都已經被翻拍成了電影,她的兒子陳掖賢早就聽說過趙一曼的事迹,但不知道趙一曼正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當他看到趙一曼留給他的信時,他才知道自己不是被母親抛棄的,是母親不得已。他把“趙一曼”三個字刻到自己的手臂上,狠下決心,一定要遵從母親的遺教。

1957年,趙一曼的丈夫陳達邦回國,才知道趙一曼就是自己的結發妻。

陳掖賢的性格确實有點極端,早在1960年他聽說家鄉不斷有人餓死的時候,就給毛寫了一封諷刺信,說他不是好的當家人。

毛收到信後,很是生氣,但他看見寫信之人是趙一曼兒子時壓下了情緒,隻答複了六個字:“不要追究此事。”

這都能嫉妒啊?

陳掖賢後來進了人民大學讀書,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到北京工業學院任教,并給妻子閃婚生子,後又離婚,後來因太過思念女兒又跟前妻複婚,并又生了一個女兒。

之後,WG開始,陳掖賢的父親陳達邦被迫 害緻死,他很想不通,想為父親讨回公道,結果自己反被打成反 ge 命,慘遭批 鬥。

1979年,陳達邦被昭 雪,陳家的好日子算是來了,但是,1982年8月,陳掖賢卻自缢身亡,當時他已身患抑郁症。

這都能嫉妒啊?

想想他這一生,确實也很可憐。

幼年時期他被寄養在大伯家,一直以為自己是被母親抛棄了的,養成了内向、自卑、敏感的性格;青年時,父親再婚,他總覺得自己是個外人;結婚後,與妻子不和。

他以母親為傲。國家給他撫恤金,他也生怕給母親丢臉,不肯要,自殺前還在遺書裡交代了這一點。

但是,在黑暗的那十年,他又沒辦法處理自己内心深處的信仰與現實的沖突,心理韌性又不夠強,隻能潦草過完這一生。

02

江姐也是四川人,1920年出生,她爹整天遊手好閑,而她媽要強上進,難以忍受丈夫堕落,帶着江姐去重慶投奔自己的兄弟,試圖闖出一條活路來,而江姐十歲就做了童工。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江姐慢慢體會到了舊社會對勞動者五花八門的剝削手段,對馬克思主義産生了興趣,後來成為黨員。

抗戰爆發後,江姐與地下黨員彭詠梧假扮夫妻,結果兩人“假戲真做”成了真的伉俪,生下兒子彭雲。

這都能嫉妒啊?

後來,彭詠梧犧牲,江姐接替丈夫的工作,但由于叛徒的出賣,在重慶被逮捕,被關進了渣滓洞集中營。

在這裡,她留下的名言:“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産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

1949年11月14日,重慶都快解放了,她被秘密槍殺。

而江姐生下兒子後,也是沒多少時間親自管兒子,隻好将兒子托付給了别人。就義前兩個月,她給兒子寫了一封遺書:“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産主義革命事業奮鬥到底。”

彭雲後來在國家的關照下長大,被保送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學習。畢業後,進入沈陽的一家軍工廠擔任工程師。後考取中科院研究所學生,并獲得公費留學機會。

這都能嫉妒啊?

再後來,他去美國定居,研究人工智能。我看到關于他的采訪,說他内心深處感到愧疚,認為自己沒有完成母親的遺願,常常自問是否這算是對祖國的背叛。

ps:很多人嫉妒烈士家屬得到的待遇,但這真的是——隻看到人吃肉,沒看到人挨打。

可是,你給一個創業公司入股,創業公司發展壯大了,你都有資格去分紅的。而人家的前輩,是拿命給共和國入了股。

03

劉胡蘭犧牲的時候,更年輕。

她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妹妹叫劉愛蘭。她很小就承擔起農活、家務,還要照顧妹妹,後來母親病死,父親再婚,繼母帶來三個孩子,但繼母對劉胡蘭、劉愛蘭倆姐妹很好,還說服父親讓劉胡蘭去上學。

劉胡蘭10歲的時候成功加入了兒童團,參與抗戰,給八路軍傳遞消息。

1945年抗日戰争結束後,劉胡蘭又進入了中共婦女教育訓練班,後來回到家鄉擔任了村婦救會秘書,14歲被吸納為黨員。

解放戰争時期,劉胡蘭負責傳遞消息,跟地方惡霸作鬥争,後來,不幸被閻錫山的部隊俘虜,但她甯死不屈,十四歲死于别人的鍘刀。

毛主席聽到這個消息十分動容,歎道“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姐姐劉胡蘭被敵人殺害時,劉愛蘭就在現場,當時劉愛蘭年僅十二歲,後來劉愛蘭被吸收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戲劇社,在戲劇《劉胡蘭》裡飾演她的姐姐,并将宣傳劉胡蘭作為自己的事業。

2020年,劉愛蘭去世,享年八十五歲。

04

我國中的時候,清明節學校會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

那些烈士,家鄉都在很遠的地方,但最後沒有魂歸故裡。好多烈士都查不到出生年月,有的烈士犧牲的時候隻有十五歲。

還有很多烈士,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其家屬拿不到烈屬待遇,這個電影《芳華》《集結号》都有反映(馮小剛會拍這樣的片,還是值得緻敬)。

你們去問問烈士家屬,他們是希望得到烈屬那點優待,還是希望自己的家人好好活着?

看到烈屬優待證,你應該肅然起敬,而不是嫉妒。

我真的了解不了嫉妒烈士家屬得到的那點優待的人。

很多烈士在犧牲之前,都沒法照顧自己的孩子,大多寄養在别人的家裡。

像江姐、趙一曼,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年紀輕輕就獻出了生命。

還有很多人,豁出命去争取一場鬥争的勝利,受盡嚴刑拷打、粉身碎骨。

新時期,有人為保護群衆與歹徒搏鬥,與毒販、黑社會鬥争,在抗險救災中沖在第一線,自己卻犧牲了。

然後,他們被評為烈士,他們的家屬得到優待,你就嫉妒了,就“王侯将相,甯有種乎”了?合着你覺得,犧牲的反正不是自己家人........

你覺得捐一條命不是最進階的入股,那你把自己的命捐出來,讓你的家屬也得到優待嘛。你幹不幹?不幹就别哔哔。

平時連“路見不平一聲吼”都做不到,隻會在網上擡杠,看到烈屬得到點優待就嫉妒了?什麼人啊。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END--

作者:晏淩羊,80後,情感專欄作者,新女性主義作者,中國作協會員。著有暢銷書《那些讓你痛苦的,終有一天你會笑着說出來》《願你放得下過往,配得起将來》《願你有征途,也有退路》《我離婚了》《有你的江湖不寂寞——金庸武俠小說的另類解讀》以及兒童繪本《媽媽家,爸爸家》。擁有13年金融從業(管理)經驗,現為廣州某文化資訊咨詢公司創始人、某文化傳媒公司聯合創始人。出生于雲南麗江,現居廣州。

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号:晏淩羊 微網誌:晏淩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