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畫壇泰鬥黃德潛

作者:YIYA學習足球
畫壇泰鬥黃德潛

江 瀚

畫壇泰鬥黃德潛

悉著名畫家黃德潛先生作品将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非常高興。這是黃翁的驕傲,也是沭陽人的驕傲,如果黃翁在天之靈知悉,也是莫大的安慰。我找出他四十年前的作品,緬懷之情油然而生, 我的眼前又浮現出與他交往的一幕幕。

最早認識黃老還是六十年代,當時在城内大街上,原沭城鎮人民政府對面,有家個人畫室。一位青年專心緻志地畫像,并以此業為生活。我那時對美術有點興趣,會經常過去看他畫畫,時間長了,我和他也就互相熟悉起來。

青年畫家叫黃德乾,我為他名中有一個多音字“乾” 字還常與他插科打诨, 開玩笑地說,該叫“黃得錢”, 還是叫“黃得幹”?

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見到他,原先的畫室人去樓空,連街坊鄰居都不知道此人到哪裡去了?

殊不知,這一走,就是十幾年,這位名不經傳的普通青年,靠勤奮好學最終成為著名的國畫家。

直到八十年代初,我才見到這位久未露面的黃德乾先生。他已改名為“德潛”,如今他已步入不惑之年,而且是縣文化館一位專職畫家。

我問他這些年到什麼地方去了?他告訴我,遊覽名山大川,到祖國大西南鐵路橋梁建設工地幹了。怪不得這些年沒見到他。

畫壇泰鬥黃德潛

我再端詳桌案上他正在創作的一幅畫,不免大吃一驚。畫面上雲霧缭繞,山巒起伏,瀑布飛瀉,一幅大氣磅礴的山水國畫躍然紙上。黃先生的作品爐火純青,俨然一副大家精品之作。

沒想到這十幾年光陰,讓人對他刮目相看。他不再是當年為人畫人像謀生的青年,而是改畫國畫,在美術界頗有一點名氣。出去閱遍祖國名山大川,擴充了視野,悟出山水美景的創作靈感,使他在作畫過程中累積了大量創作經驗,也成了他提高創作水準的機遇。現在他用作品說話,正如他改的名子一樣,潛力無限。

畫壇泰鬥黃德潛

我向黃先生索畫,他把幾幅畫好不久的作品饋贈與我,并且題字加蓋镌印。風格與現在迥然不同。

黃先生最初學習齊白石作品,從中汲取中國畫之精髄,其作品特點是造型誇張,筆墨簡練,情趣盎然的水墨寫意。黃先生後改學錢松喦,黃永玉,大膽潑墨,濃墨重彩地渲染山水名勝,畫面皚皚,顯出相當大氣。

前些年我去市裡參加一個文化活動,巧合《黃德潛書畫展》也在市文化藝術中心開幕,畫展近在咫尺,我不願放棄參觀的機會,抽暇到展廳一睹為快。

200多平方的展廳展出黃先生近年來創作的百餘幅作品, 這次展出的黃德潛先生畫作,幅幅畫面怪石嶙峋,雲遮霧罩,氣勢恢宏,一改過去風格,給人充滿許多欣賞的餘地和遐想的空間。乃先生在中國畫發展過程中具有相當個性之創,令觀者大呼怪畫也!

黃老說,書畫之說,道法自然,老夫心懷十萬山,内營丘壑如煉丹。超弦生萬象,莫過于書法。書法有法,畫法亦書法。老夫作畫如作書。

著名畫家範揚先生評德潛先生山水畫:“筆墨蒼厚,意态縱容,點線精當,行家謂之曰,水墨太極。贊其作品綿裡藏針,内力無盡,可以細讀,能得久遠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