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瀚新材上市後業績下滑,資訊披露也存疑

作者:源碼

今年初,湖北江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江瀚新材;證券代碼:603281.SH)因巨額發行費用備受市場關注,而公司上市以來股價長期破發。目前,公司上市首年業績出爐,因市場行情低迷,公司營收、淨利雙雙下滑,受此影響,管理崗整體降薪,而董監高報酬卻與2022年基本持平,相較2021年大幅增長。此外,江瀚新材上市當年發生資金占用費逾500萬元,年報與招股書的資訊披露也疑似沖突。

江瀚新材上市後業績下滑,資訊披露也存疑

來源:攝圖網

發行費用超3億元,上市以來股價長期破發

江瀚新材主要從事功能性有機矽烷及其他矽基新材料的研發、生産和銷售業務,實際控制人為甘書官、甘俊父子,公司主要産品包括矽烷偶聯劑和矽烷交聯劑等。2023年1月,在中信證券保薦下,江瀚新材正式登陸滬市主機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6666.67萬股,發行價為35.59元/股,共募集資金237266.67萬元,扣除承銷和保薦費及其他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205926.71萬元,其中61100.06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江瀚新材的招股意向書,公司向中信證券支付的承銷及保薦費高達27358.49萬元,向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支付的審計及驗資費高達2241.08萬元,與律師費用、資訊披露費用、手續費等加和,本次發行費用合計31339.96萬元。從絕對金額來看,江瀚新材的承銷及保薦費、審計及驗資費以及發行總費用,在2023年滬市主機闆上市公司中均為最高。

巨額發行費用一度引起市場關注,然而江瀚新材上市後股價長期破發,股價最低點為19.71元/股。2024年2月,江瀚新材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公司股份10500股,回購成交的最高價為22.97元/股。

上市首年業績“變臉”,募投項目繼續擴産

股價低迷的同時,江瀚新材上市首年交出的成績單也不理想。2024年3月28日,江瀚新材披露了2023年年度報告。年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作營業收入227748.59萬元,同比減少31.23%,實作歸屬淨利潤65468.72萬元,同比下滑37.05%。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上市申請期内公司業績高速增長,2020年至2022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達到55.88%,歸屬淨利潤複合增長率達到83.14%。

江瀚新材業績下滑很大程度上源于行業整體不景氣。受宏觀環境影響,功能性矽烷下遊市場總體需求萎靡,同時行業内矽烷偶聯劑産能有所擴張,導緻供需關系發生變化,功能性矽烷産品價格大幅下降。同行業上市公司2023年度業績同樣大幅下滑。

在這一背景下,江瀚新材還在繼續擴産,拟投入募集資金51272.44萬元用于功能性矽烷偶聯劑及中間體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後将形成年産9萬噸功能性矽烷産品的産能,部分生産線在2023年建成并投入試生産。

此外,江瀚新材部分募投項目的實際投資金額明顯低于承諾投資。年産6萬噸三氯氫矽項目承諾投入募集資金23218.08萬元,該項目于2022年7月31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态,在2023年内達到設計産能。截至2023年末,年産6萬噸三氯氫矽項目累計投入募集資金14612.65萬元,與承諾投入的募集資金相差8605.43萬元。

資金占用費逾500萬元卻找不到現金流

非經常性損益明細表顯示,2023年,江瀚新材計入當期損益的對非金融企業收取的資金占用費為565.59萬元,而2022年還未産生該筆損益。對非金融企業收取的資金占用費通常由資金拆借形成,作為對占用資金的利息補償。通過非經常性損益明細表可知,江瀚新材的資金占用發生在2023年,也就是上市當年。

假設按照占用時間1年、借款利率4%計算,那麼565.59萬元利息對應的資金占用金額約為14139.75萬元。該金額與占用期間成反比,如果占用期間更短,說明占用金額比14139.75萬元更高。

在現金流量表中,企業對外資金拆借通常計入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然而江瀚新材的現金流量表顯示,2023年公司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包括購買定期存款、支付遠期結售彙保證金、支付遠期結售彙損失、支付員工借款,其中支付員工借款僅15萬元,不包括其他資金拆借項目。在現金流量表其他項目中,也均未發現與非金融企業發生資金拆借相關的現金流,令人疑惑不解。

管理崗整體降薪,董監高報酬較2022年基本持平

在期間費用方面,2023年,江瀚新材銷售費用1689.76萬元,同比減少22.45%;管理費用9250.57萬元,同比減少28.29%;研發費用6891.92萬元,同比減少41.21%。根據年報說明,管理費用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業績同比下降,管理人員績效薪酬随之下降。2022年和2023年,管理費用中的職工薪酬分别為10411.73萬元和6714.27萬元,2023年同比減少35.51%。

不過,在管理崗位整體降薪的同時,江瀚新材對董監高卻“網開一面”,董監高薪酬甚至較上市前大幅增長。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至2021年,江瀚新材的董監高薪酬總額分别為5619.99萬元、4548.94萬元、5797.04萬元,而據年報披露,2022年和2023年,董監高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分别為8020.37萬元和7846.27萬元。

與2022年相比,2023年董監高獲得的稅前報酬僅下降2.17%,幾乎保持穩定,與管理崗位整體降薪幅度相差33.34個百分點。不僅如此,2023年董監高獲得的稅前報酬甚至高于當期管理費用中的職工薪酬。

研發人員人數存疑,采購資料與招股書沖突

據招股書披露,按照專業結構劃分,截至2022年6月末,江瀚新材的技術人員人數為114人;同時,2022年上半年,全職研發人員月度權重平均人數與兼職研發人員按工時折算人數之和為39.05人。從招股書來看,江瀚新材的技術人員并非全部為研發人員,其中研發人員的比例約為30%。

然而江瀚新材年報在“員工情況”部分披露,2023年末,公司技術人員人數為120人,在“研發人員情況表”部分披露,公司研發人員的數量為同樣為120人。也就是說,在江瀚新材的年報中,技術人員可能全部都是研發人員,與招股書中的研發人員口徑存在明顯差異。

此外,江瀚新材招股書的報告期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曾在2023年4月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更新了2022年全年财務資料。對比發現,招股書與2022年年報披露的前五大供應商采購情況似乎出現了沖突。

據招股書披露,武漢創越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越化工)是江瀚新材2022年上半年第四大供應商,采購金額5877.09萬元,而且是當期新增前五大供應商。另據年報披露,2022年,江瀚新材前五大供應商中有1家供應商為新增供應商,采購金額為5750.78萬元,但年報未披露供應商的具體名稱。

這就出現了沖突。如果年報中的新增供應商就是創越化工,這意味着創越化工2022年上半年采購金額5877.09萬元,全年采購金額5750.78萬元,全年采購金額竟低于上半年,顯然不合理。反之,如果年報中的新增供應商不是創越化工,而是另有其他,創越化工2022年全年采購金額至少為5877.09萬元,高于該供應商,那麼創越化工也應位列前五大供應商,如此一來2022年新增前五大供應商應該有2家,仍然與年報披露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