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們奔跑在“未來之城”——來自雄安馬拉松的參賽故事

作者:春河月亮

新華社石家莊4月15日電(記者楊帆、馮維健、蘇凱洋)2024雄安馬拉松日前落幕,15000名來自全國多地的跑者參與其中。見證過五屆“雄馬”賽事的當地醫生、從北京落戶到雄安新區的央企從業人員、期待在雄安找到人生舞台的在校大學生……跑者們用步伐感受這個隻有6歲的馬拉松賽事,用腳步“丈量”這座充滿活力的未來之城。

“我的步伐跟不上雄安了!”

第五次跻身雄安馬拉松,段喜軍的步伐更加輕快——這次他擔任了半程馬拉松項目的配速員,在和同賽段4位配速員配合下,順利完成賽事相關任務。

他們奔跑在“未來之城”——來自雄安馬拉松的參賽故事

“雄馬”于2017年首次舉辦,是一項陪伴雄安新區成長的标志性賽事,一年一度記錄并見證着雄安新區的建設發展。

“2019年我就擔任了‘雄馬’馬拉松項目的5小時配速員,不管是參與工作還是上場跑步,都很開心和榮幸。”段喜軍說。

42歲的段喜軍,從國中開始一直堅持跑步,2017年因為雄安馬拉松辦賽,他才開始系統參與長距離跑步的學習和訓練。

回憶首次“雄馬”之旅,段喜軍告訴記者:“過去雄安本地參與跑步的群衆不多,當時來自醫療系統的參賽者可能隻有我一個人。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比賽,自己非常激動,能夠完賽感覺很有成就感。”

“雄馬”堅持打造“每年不一樣的賽道”,力争讓賽道穿越建設現場、融入新城風貌、串聯煙火人情,讓城市馬拉松賽事的魅力與雄安的特質交彙共融。

段喜軍說:“我原來想在日常跑步中,順路用手機鏡頭去記錄一下雄安,可到處都在快速建設,變化太快了,我的步伐跟不上雄安了!”

在賽道上感受雄安活力

在本次“雄馬”的賽道上,“疏解跑團”格外亮眼,他們隊伍尾端有選手手持各色旗幟。該跑團成員包括北京高等院校教師、落戶雄安的央企從業人員等,他們是雄安“拔節生長”的見證者,更是未來雄安發展的生力軍。

“這些年能切身感受到雄安的巨大變化,一座‘未來之城’雄姿初現。”中國中化跑團成員唐若天告訴記者,“雄馬”比賽過程中,他和隊友從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出發,穿越啟動區,途經“三校一院”,近距離感受到了雄安地标的獨特魅力。

他們奔跑在“未來之城”——來自雄安馬拉松的參賽故事

“當跑到中國中化大廈附近,看到已經封頂的公司總部,心中真是熱血沸騰。”唐若天說。

“雄安科學園新質生産力”跑團成員、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李鵬松,是一位資深的馬拉松愛好者,這次他以放松的心态享受着半程馬拉松帶來的運動快樂,最終以2小時01分29秒的成績完賽。

“奔跑過程中,沿途不僅有很多當地群衆在助威,還有多個工程項目上的施勞工員在加油呐喊,我在賽道上感受到了雄安這座城市的活力。”李鵬松說。

賽場上,馬拉松選手奮力奔跑;賽場邊,啦啦隊成員熱情歡呼。當選手即将跑過容東片區“15分鐘生活圈”區域時,容東社群社工蔡保盈手舉旗幟,早早等在了這裡。“作為啦啦隊成員,我們要以飽滿的熱情,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跑友加油打氣,讓他們在奔跑中感受快樂,在運動中收獲幸福。”

跑步參加一場“春季招聘會”

記者在賽事采訪中觀察到,途經多個地标性建築和工程項目工地時,有不少機關擺出了“求賢令”“招募令”,組委會在各補給點設定了新區急缺崗位宣傳闆,并在物資包、補給物資上粘貼了崗位貼紙,而一群大學生跑者在T恤背後印着自己的履歷和口号,也在向雄安新區“推銷”自己。

他們奔跑在“未來之城”——來自雄安馬拉松的參賽故事

奔跑在4月的“雄馬”,俨然躍入一場别出心裁的大型“春季招聘會”。

“我的家鄉就在河北,對這片土地充滿感情,希望畢業後可以來建設雄安,為家鄉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生陳卓新說。

自雄安新區設立以來,這裡的大門始終向全世界人才開放。在這次“雄馬”正式開跑的前一天,新區還邀請了300多名大學生參觀雄安地标建築、了解人才政策。

“我們用這樣的方式集中展示雄安新區各項人才舉措,凸顯雄安歡迎人才的開放姿态以及大學生與雄安雙向奔赴的良好互動。”組委會負責人說。

過去幾年,不斷優化的人才環境讓雄安新區成為年輕人“放下行囊、成就夢想”之地。據統計,雄安新區已累計引進“雙一流”高校人才3000餘名、創新創業人才3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