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南的工廠,怎麼這麼愛罷工?

作者:服裝邦Bondi

三月初,越南的員工又罷工了。

而今,時隔一個月,我們回過頭來思考:

越南工廠怎麼這麼容易就罷工?

中國的那一套怎麼就在越南行不通呢?

對于越南,特别是越南的服裝工廠而言,罷工,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常态。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2022年間越南就發生了大約600起罷工。追溯到2006年-2012年,罷工事件更是高達3692起。

越南的工廠,怎麼這麼愛罷工?

而這已經是2024年他們第五次走上街頭進行罷工了。早在大年初七,也就是春節後上班的第一天,越南工業區就發生了罷工事件。

越南的工廠,怎麼這麼愛罷工?

這一次,遭遇集體停工的企業是一家外資企業,還是一家中資企業(該公司法人代表是中國人),共計擁有2749名員工。罷工的勞工們提出了三個要求:1.工作時間從8.5小時減到8小時;2.年終獎要一個月工資那麼多;3.把食堂的飯菜品質提上去。

罷工事件發生後,有關部門(其中包括工會、勞動榮軍與社會事務部、地方公安)前往現場舉行調解大會,該企業也就勞工提出的三個條件進行了回應,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同樣,此前的罷工也基本滿足了越南勞工們加薪、增加夥食補助等要求,大多以企業向員工和工會服軟告終。

越南的工廠,怎麼這麼愛罷工?
越南的工廠,怎麼這麼愛罷工?
越南的工廠,怎麼這麼愛罷工?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誇越南員工“有骨氣”、“敢于捍衛自身利益”,但也有人質疑他們“貪心不足蛇吞象”、“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壓力”。同樣,也有人感慨“在中國不敢想象有這種事情,工資能每月照常發就是好工廠了”。

越南的工廠,怎麼這麼愛罷工?

東南亞、非洲國家憑借豐富的廉價勞動力資源、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和不斷健全的法律政策,早已成為中國服裝行業轉移的主要目的地。例如,高棉和緬甸是中國服裝企業在東南亞投資的主要目的地,接近70%的緬甸服裝工廠為中資和日資所有,同時大約有50%的高棉服裝工廠為中資所有。

在如此龐大的市場和壓倒性的占比之下,為什麼還說“中國那一套在越南不适用”呢?

中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常常被稱為“髒苦險”工廠。

以服裝工廠為例,大陸人口基數大,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而工作壓力大、生活成本高的生存環境導緻“再低的工資也有人願意幹”,久而久之,勞工們對低工價、低福利、高強度都習以為常。

然而,社會制度不同,員工的态度自然也不同,争取自身權益的方式也大不相同。越南作為一個曾經屢遭外國侵略的國家,養成了十分鮮明的民族性格—獨立自主、向往自由,頗具反抗意識,罷工企業也多以外資為主,同時也深受曾經的殖民統治者——法國的影響,這一點對比法國的罷工活動就能看出端倪,甚至曾有越南網民說過:要和法國勞工一樣的權益!

越南的工廠,怎麼這麼愛罷工?

服裝加工廠普遍存在的惡劣工作環境引起了消費者和非政府組織( NGO)的關注,并在其壓力之下,全球服裝供應鍊上的跨國品牌公司制定了包括勞動标準在内的行為準則,以及在西方國家出現了多邊利益相關者倡議,旨在監督開發中國家服裝加工廠的勞動标準。

以高棉和緬甸為例,紡織服裝行業是這兩個國家的支柱行業,可以解決就業和增加外彙,是以高棉和緬甸政府非常鼓勵中資服裝企業的發展,但同時對中資服裝企業的勞動标準也有一定的要求。

越南的工廠,怎麼這麼愛罷工?

所有企業都應當認識到,在市場經濟中,勞動者有權享受合理的勞動待遇,包括合理的工作時間、收入和工作環境。隻有勞動者的權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經濟發展才能擁有穩定的基礎,社會也才能更加公平和諧。

越南的工廠,怎麼這麼愛罷工?

勞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的基石。服裝工廠想要穩定軍心,實作長遠發展,就應當切實加強勞工福利,提高勞工待遇,增加勞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