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價瘋漲,金店一天一個新高價,究竟在炒什麼邏輯

金價瘋漲,金店一天一個新高價,究竟在炒什麼邏輯

金價瘋漲,金店一天一個新高價,究竟在炒什麼邏輯

如果你在4月13日走進周大福門店,首飾黃金1克的價格已經高達736元。一個月前,價格為1克666元。也就在去年,價格一度還在400~500元區間。

金價瘋漲,金店一天一個新高價,究竟在炒什麼邏輯

與之對應的是飙升到令人直呼傻眼的國際金價。4月12日,黃金現貨價格盤中最高突破了2430美元/盎司,相較于年初攀升近18%,秒殺了包括美國股市、日本股市等熱門資産。

金價瘋漲,金店一天一個新高價,究竟在炒什麼邏輯

在淩厲的攻勢下,原本就看漲黃金但短線發出警惕指令的國際投行,被迫不斷上調金價預測,2000美元、2100美元、2200美元,上周瑞銀(UBS)将預測價調升至2500美元。

然而,部分基金經理直接表示,“我已經看到3000美元了。”

在這種一面倒的看漲情緒下,金價遲遲不見回調似乎也不難了解,因為大家都擔心上不了車,畢竟FOMO情緒(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上漲)比買了虧錢還要令人感到難受。

金價背後的支撐包括:地緣政治(避險情緒和尋求美元資産替代物)、全球央行增持、金礦開發有限、不斷攀升的海外通脹預期以及不可持續的政府财政狀況等。

當然,近期的漲勢更多還在于各界擔心伊朗或卷入中東戰事。美國總統拜登上周五(4月12日)就表示,預計伊朗“遲早”會襲擊以色列。

盡管黃金中期依舊看漲,但鑒于黃金現在處于極度超買的點位,短期能否保持在高位,還是馬上會上演遲到的修正,這非常值得玩味。

金價無視所有阻力位威脅

一般而言,四大因素驅動金價——經濟擴張水準、風險和不确定性、機會成本(利率)以及市場動能。

市場動能可以用來解釋金價的暴漲。例如對于伊朗攪局中東的擔憂,投機倉位短期飙升等。但短期因素過後,更關鍵的則是中長期趨勢。

就風險和不确定性的因素而言,去年以來,地緣政治風險、歐美銀行業危機等都推動金價不斷走高。今年則是全球大選年,資料顯示,一些主要國家将總共有50~70次選舉,這些國家GDP占全球的50%以上。

其中,美國、印度大選是最重要的,投資者可能會為不确定性進行一定的投資對沖。

從機會成本來看,曆來加息的轉折點都是金價騰飛之際。對于黃金這一非生息資産,降息意味着投資者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将降低,反之亦然。去年四季度以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攀升,金價随之沖擊曆史新高。

不過,3月以來,美聯儲降息預期大幅降溫,金價卻巋然不動,這又是為什麼?

有觀點認為,市場對黃金的追捧也使投機者找一切理由看漲黃金,這次是“抵禦通脹的功能”。

之是以美國降息預期開始降溫,也是因為今年的幾次資料顯示,通脹資料居高不下。

4月10日,美國CPI全線超出預期,這導緻6月降息預期暴跌,高盛更是将首次預期推遲至7月,下調全年3次降息預期至2次;瑞銀更是直接将首次降息預期推至9月。

3月核心CPI同比增速并未如預期一樣下降至3.7%,相反維持在2月的3.8%不變。

受此影響,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直線上升至4.5%。美元指數期貨也直線跳升,從103.8一舉突破104,而後逼近106大關,美股大幅下挫,但黃金卻巋然不動。

黃金現在處于極度超買的點位。黃金可能無法長時間抵禦美債收益率的上升,從收益率的角度來看,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正在增加,因為黃金缺乏計息屬性。

黃金在周線圖上看起來相當超買,RSI升至75.00上方,這是一個極度超買的點位。在之前金價突破70關口的時候,它曾經曆下跌。

金價瘋漲,金店一天一個新高價,究竟在炒什麼邏輯

|黃金周線圖。來源:Tradingview

RSI指向的超買情況可以随着時間的推移而得到修正,特别是如果黃金在目前點位附近盤整幾天,而不會回吐太多,比如跌破2222美元點位。

全球主力成主力買家

當然,上述客觀影響因素都比不上真實資金流入帶來的推動力。黃金的頭号買家——全球央行的發力不容小觑。

2023年全球央行需求達1037噸,沖至曆史第二高位;而中國官方黃金儲備也呈逐月增加态勢,但在此前的很多年間,中國的黃金儲備其實都處于不變的狀态。

截至2023年底,中國官方黃金儲備已達2235噸,占總儲備資産的4.3%。四季度中國央行增儲黃金44噸,将全年購金量推至225噸。

今年1~2月的初步資料顯示,全球央行買入了約64公噸黃金,中國從瑞士進口的黃金總量達到132公噸。中國今年3月外匯存底規模環比上升,黃金儲備連續第十七個月上升。

随着全球緊張局勢加劇,尤其是俄烏戰争爆發後,各界越發擔心美元資産的安全,全球央行更願意購買實物黃金,也更願意把黃金儲存在自己國家。

景順的調查發現,68%的央行在國内持有部分黃金儲備,這一比例高于2020年的50%。根據這項對管理着約21萬億美元資産的57家央行和85家主權财富基金的調查,許多主權投資者對俄羅斯資産被當機的先例感到“擔憂”。

世界黃金協會去年三季度的調研就顯示,超七成受訪央行預計,未來12個月内全球黃金儲備将增加。與發達市場相比,新興市場更有可能增加黃金儲備,因為前者的黃金儲備已經位于相對較高水準。

亞洲國家如中國、印度、新加坡以及拉美的玻利維亞都是購買黃金的主要力量。

央行配置黃金主要考慮到安全性、流動性和回報。

首先,黃金被央行視為安全資産和保值資産,因為相對于其他資産如國債,黃金在面對信貸風險時表現更為穩定;

其次,黃金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央行可以迅速進入市場,而不會扭曲價格;雖然回報不是央行購買黃金的主要動機,但黃金的年化複合收益率在過去幾十年中為7%左右,為投資人提供了相對可觀的回報,相較于美國和非美國股票投資收益來說,表現不俗。

金價瘋漲,金店一天一個新高價,究竟在炒什麼邏輯

焦慮的中國買家進場

中國買家則是無法忽視的群體。早年“中國大媽”搶黃金的報道還曆曆在目,在沉寂多年後,似乎這一勢頭又有了一些苗頭,無論是金飾品還是黃金ETF,都被中國買家加倉。

資料顯示,2023年,盡管國内金價飙升17%,中國境内金飾總需求仍達630噸,同比增長10%;同年四季度,中國市場四季度金飾消費需求為148噸,較三季度環比下降4%,但與2022年同期的低基數相比增長17%。

2023年四季度,中國市場黃金ETF繼續流入(+10億元人民币),推動其資産管理總規模在年底達到290億元人民币,創曆史新高。相比之下,海外黃金ETF其實是淨流出的。

由于地産市場下行、A股不振,中國投資者似乎在尋求替代品。有觀點認為,黃金隻有在通脹的情況下才具有保值作用,中國目前并沒有通脹問題,甚至CPI一度進入負區間,買黃金并不能帶來實質利益。

群眾搶購黃金與保值關系不大,更重要的是心理安慰。

尤其是,在境内交易的人民币計價黃金,實則漲幅比國際金價更大,因為人民币大幅對美元走弱,而金價則有對沖匯率風險的作用。

黃金雖好,但囤金者們需要清楚的是,買金條可能沒有太多額外的成本,而金飾品的溢價遠超黃金現貨交易價本身,金店的門市價本身就存在溢價,且對每件首飾都至少收取幾百元的加工費,是以尋求保值的投資者可能需要三思;

此外,在行情極度瘋狂之際,即使是黃金ETF也可能會被買出高溢價,脫離了金價的實際走勢,這也可能招緻風險。

No.5731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Irene Zhou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圖檔 視覺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