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賽諾威盛:大孔徑專科化CT領航者

作者:知道報

1980年代,磁共振進入臨床,有人感歎有輻射的CT"已死"。顯然,事實并非如此。作為醫院最賺錢的裝置,得益于巨大的使用者需求,CT不僅活得很好,而且越來越好。

每一代CT新技術,提高了檢查效率和圖像品質,減少了輻射和造影劑劑量,拓寬了應用領域。随着CT應用場景不斷被拓展,通用CT已不能滿足日益個性化的臨床需求,又衍生出多種專用CT,這便是市場成熟的表現。

有趣的是,在通用CT越來越卷的今天,被“逼”出來的專用CT賽道,反而可能越走越寬。

1 兩條路線

我們堅信,作為最重要的醫學影像技術之一,CT早已從當初的小樹苗成長為參天巨樹,雖已風雨兼程半世紀,但美人依舊。

我們認為,CT正朝着以下方向前進:更高清的圖像,看得清看得準比什麼都重要;更低的輻射劑量,展現了ALARA原則下的人文關懷;更高效的檢查,高通量掃描是真實臨床剛需;更标準的圖像,為多中心研究提供影像保證;更強大的功能,精确診斷有助于減少重複檢查;更多應用場景,個性化臨床需求将越來越重要。

我們發現,從這些方向中,顯著衍生出兩個重要發展方向:通用CT和專用CT,并催生出了相應的商業模式。

通用CT

根據沙利文統計,從全球市場角度,2021 年全球CT市場規模近92億美元,預計2025年将超過 110 億美元;從中國市場角度,2021年,中國CT市場總銷售量為6889台,預計2025年将達到10445 台。

巨大的市場體量持續驅動着CT技術更新,近幾年更從能量積分CT邁向光子計數CT。毫無疑問,CT的未來一定是光子計數CT,因其能帶來超低輻射劑量、零電子噪聲、微米級空間分辨率、多能量成像與超高定量精度,不僅能發現微小、隐匿性病竈,也使其從結構成像更好地邁向功能成像。

由于其廣泛的臨床應用前景,我們對光子計數CT充滿期待;由于其技術難度過大、價格過高,我們對光子計數CT保持慎重,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通用CT市場都将是能量積分CT和光子計數CT并存。

賽諾威盛:大孔徑專科化CT領航者

CT行業的兩條基本路線(原創)

專用CT

長期以來,主流廠商都将精力聚焦在通用CT,卻對專用裝置一直持慎重态度。原因有二:1)他們在通用CT上已占有足夠市場佔有率,創新動力不足;2)為特定臨床場景定制CT,需要重新組織供應鍊、定制部件等,追求利潤和市場前景的他們不想“冒險”。

然而,在CT漸呈高度同質化的今天,專用CT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比如,以放射治療和微創介入為導向的定位CT、以急診和ICU為應用場景的移動CT、以診療一體化為目的的術中CT、以負重位成像為特色的垂直CT。

更重要的是,全球範圍内對專科CT的需求很大,比如骨科、放療科、介入科,等等。專科CT的出現,将成為新的CT市場增長點,繼續滲透各級醫療機構。

縱觀全球市場,能在通用CT市場站穩腳跟、并依靠核心技術持續深耕專科CT的企業屈指可數,國内僅有賽諾威盛,其“專科領航”戰略已逐漸成型,形成了階梯組合式商業模式:先通過正常CT維持日常營運,又通過專科CT攻克三甲醫院等“高淨值客戶”,再通過專科CT建立的行業影響力反哺通用CT,形成可持續的良性循環。

2 穩中求進

自2016年推出第一台76cm大孔徑診斷級CT,到現在的82cm超大孔徑的頂級512層CT,金钗之年的賽諾威盛通過穩紮穩打,已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績。

很多人知道的是,得益于其高成本效益、高可靠性、高使用者體驗,賽諾威盛的口碑非常好,從我們采訪到的使用者評價就可見一斑。

根據沙利文報告,自2020年以來賽諾威盛的國内市場一直位居國産前5,2023年更是沖進國産三甲,僅次于聯影和東軟;與此同時,其動物CT市場始終位居國産前2,出口業績始終位居國産前3(其中出口業績已占總業績的50%以上,海外市場表現堪稱優秀),逐漸在國内及國際市場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影響力。

賽諾威盛:大孔徑專科化CT領航者

賽諾威盛82cm超大孔徑的頂級512層CT(來自官方)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賽諾威盛的技術實力非常強,在行業内創造了多項紀錄:1)中國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能實作兩種探測器工藝全流程的CT企業,且批量生産的CT探測器長期可靠性達到國際領先水準;2)國内首個穿刺機器人上市,打造了國内首個CT引導機器人微創介入診療一體化解決方案;3)研制了中國首個智能呼吸同步系統,解決了呼吸運動帶來臨床痛點,助力CT引導下的精準診療;4)中國首家布局研發主軸承和滑環等關鍵零部件的CT企業,緻力于核心部件國産化,并實作整機性能和成本更優化。

除此之外,賽諾威盛也超前布局了光子計數 CT 整機與核心部件研發項目,以便在下一代CT到來之際始終坐穩CT牌桌。

賽諾威盛在産品和技術上的突破,也折射出了國産CT的飛躍。同時,也正是得益于這些技術積澱和行業深耕,才讓其能更好地發力專科CT。

3 專科領航

與其他CT企業不同,賽諾威盛從成立伊始就瞅準了CT發展趨勢是“個性化、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制定了“診療一體、專科領航”戰略,并堅定執行,先後推出了覆寫正常診斷、放射治療、微創介入的大孔徑診斷級CT,覆寫骨科、消化科、體檢中心的垂直CT,覆寫骨科的雙足負重位骨關節CT,覆寫手術室的術中CT等細分領域産品。

作為細分賽道的上司者,賽諾威盛之是以能成功,我們認為是因為其抓住了專科CT的三個精髓:

超大孔徑成像

大孔徑,是行業對專科CT的第一印象,因為正常CT的一機多用、放射治療(正常放療、質子治療等)、微創介入(穿刺、消融等)等擁有廣闊市場的領域均需要大孔徑CT。

從臨床應用角度,CT孔徑越大,其臨床應用場景也越豐富。但,孔徑越大,機架負荷越大,挑戰越大。若僅用于正常定位尚且可行;但若做到高空間分辨率的診斷級大孔徑CT,則并不容易,須重新設計整機架構,包括定制球管、高壓、探測器、滑環、軸承、甚至機架等影像鍊核心部件。

是以,為更好滿足臨床需求,我們能看到賽諾威盛CT清一色均是大孔徑,無論入門級還是高端産品,比如其82cm孔徑512層CT也是高端CT中孔徑最大的。如今,賽諾威盛更推出了100cm的全球最大孔徑診斷級CT。

我們很好奇為什麼是100cm,而不是其他更大的數值。賽諾威盛的答複是:1米大孔徑是應用場景最大化和使用者效益最大化的極緻。從研發角度,由于定制了所有元件,确實可以做到110cm甚至更大;但站在醫院角度,還要綜合考慮占地面積、裝機便利、使用者體驗等因素。比如,不能超過醫院現有的機房環境和裝機條件,不能影響使用者現有的CT使用體驗。

站立位成像

自2016年世界第一台全身站立位螺旋CT原型機誕生後,以站立位成像為特色的垂直CT成為近年來的行業熱點。

從成像原理角度,垂直CT幾乎是站位成像的最優解,我們預言未來的全身CT=立位CT+卧位CT,以後每個三甲醫院都将會有站立位CT。

是以,為更好滿足臨床需求,賽諾威盛推出了中國首台100cm超大孔徑全身螺旋垂直CT:OmegaCT One,引領專科CT的發展。

因為,站立位CT在骨科成像領域有顯著優勢,無論是關節外科、足踝外科,創傷骨科,還是脊柱外科;在以頭部、胃腸為代表的解剖成像領域有顯著價值,意味着可用于神經科、整形科、消化科、體檢中心等;在COPD、子宮盆底脫垂為代表的功能成像領域有顯著價值,意味着可用于呼吸科、婦産科、肛腸科等。

此外,中國專家将有機會率先挖掘站立位CT成像的“産學研醫”,會出現涉及全身各部位的卧位和立位的成像對比資料庫,會出現卧位和立位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而這些都将出現賽諾威盛的身影。

賽諾威盛:大孔徑專科化CT領航者

賽諾威盛100cm超大孔徑全身螺旋垂直CT(來自官方)

此外,為更好覆寫以關節外科、創傷骨科、脊柱外科、足踝外科為核心的大骨科這一全球第三大患者群,賽諾威盛又推出了中國首台雙足負重位骨關節CT:SigmaCT 720。

盡管國外也有類似産品,但大部分均是10年前老産品,缺乏足踝分析等後處理功能,SigmaCT 720的出現填補了國内在該領域的空白,更重要的是作為垂直CT的補充,骨關節CT不僅更便攜,還彌補了手、膝、雙足等領域通用CT無法解決的超高分辨率成像問題,有助于專家在足踝、關節等領域實作臨床和科研突破,推動專科化醫療裝備産業格局深度變革。

賽諾威盛:大孔徑專科化CT領航者

賽諾威盛雙足負重位骨關節CT(來自官方)

術中診療一體

除大孔徑成像和站立位成像外,CT的又一個大的細分賽道是手術室。從診療流線角度,術中CT系統終結了傳統醫學模式,可在術中實時、快速完成CT檢查,避免二次轉運風險,提高診療效率和精準度,是未來手術室發展的标配。

目前,術中CT多應用于複合手術室,以通用CT和滑軌CT為主。為解決術中CT适用臨床應用場景少的問題,賽諾威盛推出了大孔徑多體位CT:InsitumCT Zero;為解決術中CT使用效率低的問題,又着手開發大孔徑移動術中CT,初步完成了在術中診療一體化方面的布局。

賽諾威盛:大孔徑專科化CT領航者

賽諾威盛術中移動CT和多體位CT(來自官方)

4背後意義

近幾年,“換道超車”特别火,其中典範便是國産新能源汽車。在傳統燃油車領域,大陸短時間内很難追得上歐美百年積累;但在新能源研發賽道,大家在同一起跑線,我們可以縱情馳騁。如今,中國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産業早已引領全球,幾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身影。

從“彎道超車”到“換道超車”,從紅海厮殺到開拓新藍海,中國企業另辟蹊徑,發現了新願景,同時也成就了新的自己。

對于CT亦是如此,大陸當然要大力支援發展專科CT,原因有三:

一方面,由于GPS的強大,作為“後來者”的國産CT很難在全球中高端市場實作較大突破,但專科CT則有助于國産CT在全球建立行業影響力。比如,在CMEF現場,垂直CT、骨關節CT獲得了很多“老外”的駐足。此外,由于東西方人的體質和習慣差異,站立位CT可能會成為“牆内開花牆外紅”的國産影像代表。

另一方面,由于大骨科、手術室、放射治療、微創介入、急診ICU、體檢中心等臨床應用場景,盡管比不上通用CT,但專科CT的市場同樣也有巨大市場容量。此外,相較于通用CT,專科CT的附加價值更高,支援專科CT也符合國家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内在要求。

再一方面,高端醫療裝備産業鍊一直是大陸痛點,必須着力解決。通過發展專科CT,能帶動核心部件國産化,使産業鍊上下遊合力形成優勢,為以CT為代表的國産高端醫療裝備行業發展帶來了鲶魚效應。(文章來源: 醫工研習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