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野生景點翻船,12人死,在小紅書上是網紅

作者:水木社

4月13日下午,當船行到河中央時,秦皇島人月月看到另一艘船側翻在河裡。

“(有)三名遇難者躺在船上。”她告訴南風窗,等她所在的船隻掉轉船頭時,她又看到另外兩名遇難者。

她看到側翻船上的人,都沒有穿救生衣。

月月看到的這艘船,側翻在秦皇島市盧龍縣桃林口村旁的青龍河中。

據央視新聞消息,4月13日14時30分左右,秦皇島市盧龍縣劉家營鄉桃林口村發生一起船隻側翻導緻人員落水事故。事故造成31名遊客落水,其中1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10人在醫院救治、無生命危險,9人已安全返家。

野生景點翻船,12人死,在小紅書上是網紅

盧龍縣人民政府情況通報/圖源:盧龍縣人民政府官網

中國應急管理報消息稱,事發船隻是非法改裝的“黑遊船”,在13日下午14時30分左右,在桃林口水庫下遊河道内受大風天氣影響發生側翻,落水人員為遊客,其中多數為老年人,且未穿戴救生衣。

事故發生後,河北省成立了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原因、性質、責任等進行調查認定。省紀委也已啟動相關追責問責工作。

經初步調查,4月13日,唐山市155名遊客乘旅行社組織的3輛客車,在桃林口村附近用午餐後,其中31名遊客到桃林口水庫下遊的青龍河水域,乘坐違法營運的觀光遊覽船隻時發生側翻落水。

目前,船主及相關責任人員已被公安機關控制。

在船上吃飯,“後怕”

小安跟側翻船隻的31人一樣來自唐山,隻是她比他們都幸運。

4月13日上午,小安跟着旅行團來到了桃林口水庫。這個團一人78元,從唐山坐大巴來,包含一餐,外加坐船遊玩。小安說,團裡的人員構成跟事發船隻一樣——以老年人為主。

13日上午9點40分許,他們上了船,大概10點多時,船行到了水庫大壩的岸邊,導遊讓他們下船拍拍照。約11時,再上船回去。

小安說,她本身是怕水的,當時登船看到沒有救生衣,她還說了一下。但看到其他船上的人都沒有穿,又看了下水好像不太深,就沒有太在意。

野生景點翻船,12人死,在小紅書上是網紅

其他遊客拍攝視訊截圖,船上的人沒有穿救生衣,并且在船上聚餐/圖源:紅星新聞

坐船在河中行駛時,她看到水面上來往的幾條船上,也大都是老年人。大家都坐在船上的塑膠凳子上,有人心情好,舉着手機拍視訊拍照。小安當時也拍了視訊,發在了短視訊平台。

等下午回去後,她才聽說有船側翻,在她發的那條視訊評論區中,很多人都在問是不是這條船。

小安回複說;“我們都很好,也很幸運。”

同樣幸運的還有林傑。

林傑平時住在市區,4月13日中午,他被朋友帶到“滾水大壩”下遊的一家飯店就餐。據林傑描述,這家飯店的特色是讓客人在船上就餐。

野生景點翻船,12人死,在小紅書上是網紅

某商家在小紅書上宣傳可以在船上吃魚鍋

在吃飯時,會有船将乘客從飯店岸邊拉到船行約一分鐘的山腳下水域,乘客再登上專門的就餐船隻,待食客用餐結束後再将其拉回岸邊。

“(飯店岸邊)停着大概五六艘船。”林傑說。

社交平台上,多數人反映13日當天天氣不佳。據林傑回憶,他們登船準備開船時,風就比較大了,他将手伸到水裡探了一下,“比較涼”。

14時30分,正吃飯的時候,林傑忽然聽到叫聲,“往那邊一看就看到船翻了”。他向南風窗回憶道,船翻當時有些人扒在船邊,幾分鐘後,來了兩三艘船去救人,“拉一下落水的人”。

事發之後,林傑和朋友在船上觀望,但後面感覺不對勁,想趕緊走。于是他和朋友要求飯店叫船接他們離開,“等了大概十幾分鐘”。林傑告訴南風窗,他離開的時候,側翻的船隻仍在水面,一隻救援的船停靠在岸邊,船上的人在對一位落水者進行心肺複蘇。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林傑感到有些害怕。他表示,就餐時附近還有人在其他小船吃飯,他自己所在的船上沒有救生衣等安全措施。

此外,林傑對南風窗坦言,他們本來打算飯後坐船在河裡轉一圈的,看到發生翻船事故後,他和朋友直接離開了。

“景區撤銷之前,各船都有救生衣”

當地人陳芳告訴南風窗,她家離事發地十多裡,常去。

13日的遊船側翻,具體發生在滾水壩“小水庫”。陳芳說,這個水壩“是我們盧龍(縣)人七十年代自己修的”,而桃林水庫在該水壩上遊約七八裡,“因為桃林村而命名”。

陳芳回憶,在2018年之前,有許多大巴旅遊團來桃林口旅遊,“天津東北的多”。因為在那之前,桃林口是國家2A級旅遊景區。

秦皇島晚報2022年6月的一篇文章提到,2008年開始,桃林口長城民俗遊和山水遊等旅遊開發項目實施。“旅遊興旺時,幾乎家家都有鐵皮船,村裡農家樂就有20多家。”該文章寫道。

2018年10月,盧龍縣撤銷了桃林口2A級景區的資質。

野生景點翻船,12人死,在小紅書上是網紅

盧龍縣撤銷了桃林口2A級景區的資質/圖源:盧龍縣人民政府官網

盧龍縣人民政府網站資訊顯示,2018年10月15日,盧龍縣旅遊景區品質等級評定委員會釋出公告稱,因涉及水源地保護問題,決定撤銷桃林口國家2A級景區等級資質。

陳芳告訴南風窗,景區撤銷後,一般在桃林口水庫放水時才會有一些人來遊玩。水壩一般在春季放水,保證各村莊的用水,有夏季雨水多的時候“水庫裝不下,也放水”。

現在的遊客大部分是本地的和離得不遠的外地居民,“唐山、秦皇島的多”。陳芳說。

事發的青龍河沿岸有不少人開船,陳芳用“黑船”“沒有手續”形容大壩下遊的私人船隻。她表示,景區被撤銷之後,政府曾取消了船隻使用,“(現在的私人船)可能是後來買的”,在最近幾年逐漸出現,“從一兩個船慢慢(發展起來)”。

野生景點翻船,12人死,在小紅書上是網紅

左為鐵皮船,右為“竹筏船”/圖源:極目新聞

2024年3月22日,秦皇島新聞網消息稱,秦皇島海事局、秦皇島市海洋和漁業局、秦皇島海警局、秦皇島市警察局港航警察局、河北省公安廳海防管理總隊秦皇島支隊聯合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逃避監管、違法違規從事海洋垂釣、客貨運輸、養殖捕撈、休閑娛樂等出海活動。

但上述資訊顯示,此次專項行動,隻聚焦于海域水上交通安全,并未提及内陸河流等水域。

陳芳曾帶着朋友坐過船。她告訴南風窗,一個人單次乘船的價格一般在10元左右,“不賣票,除了現金就是轉賬啥的,掃碼付款”。情況不同,價格也可能不同,如果和開船的村民熟悉,可以便宜一些,陳芳曾試過坐自己同學開的船,“坐了十二個人,給了五十元”。

另有媒體報道,如果遊客在沿河的農家樂用餐,可以免費乘坐遊船。

野生景點翻船,12人死,在小紅書上是網紅

船上的餐桌、瓦斯罐/圖源:受訪者供圖

陳芳記得,河的沿岸有好幾個警示辨別,寫着禁止遊泳、釣魚和遊客止步。

關于救生衣,陳芳并非從未見過。她向南風窗回憶,在桃林口景區撤銷之前,“各船都有救生衣”,而如今的私人船隻“大多沒有救生衣”。在陳芳看來,這是為了省錢,是以沒有購買救生衣。

她說,一般情況下,這些私人船隻可以坐二十人左右,遊客少的話,“幾個人(坐一艘船)的情況也是有的”。“人少船沒問題,多了不好說,(開船的)都是農民”,對于船隻的品質以及開船的人是否經過正式的教育訓練,陳芳表示懷疑。

在過去的時間裡,陳芳有時會在桃林口水庫附近轉轉。回想起在桃林口水庫的感受,她告訴南風窗,夏天大壩放水,“不管怎麼熱,到那裡真涼快(得)沒汗了”。

“野生景點”在小紅書成網紅

盡管在外人眼中,桃林口并非知名景點,也不是正規景區。但在一些“種草”的社交平台上,桃林口有着“小三峽”“小桂林”之稱,是當下年輕人喜歡的所謂“小衆打卡地”或“小衆旅遊地”,吸引着不少人前去體驗打卡。

南風窗記者在小紅書平台以“桃林口”為關鍵詞搜尋,顯示出不少遊玩攻略和“種草”帖。

有部落客将桃林口稱為北京周邊“小三峽”,“有山有水……坐船往返50元”;有部落客推薦桃林口水庫遊船,稱桃林口有“小桂林”之稱,“泛舟遊在山水間,美景盡收眼底”。該播主還提到,遊船上可以吃鐵鍋炖大魚和農家菜。

4月13日事發後,有人在該播主上述文章下留言:别再去桃林口了,今天下午淹死了不少人。

野生景點翻船,12人死,在小紅書上是網紅

小紅書上桃林口的旅遊攻略

桃林口附近的一家農家院,也在之前發過一些小紅書文章,推薦自家船上的鐵鍋炖。南風窗記者給其中一家農家樂緻電,電話彩鈴介紹中說,該店提供遊船服務。電話接通後,記者詢問此事,對方說:無可奉告。

在其他類似的小紅書“種草”帖中,遊客坐在船上,無人穿救生衣,船行較快,激起微瀾。部落客配文稱:周末相約桃林口,在這青山綠水間,帶你乘風破浪!共享船上魚宴!

每個“種草”的人大都描述了桃林口的美和獨特,但對于“安全”,幾乎沒人提起,直到此次事故發生之後。

“最近幾年,一些所謂的‘野生景點’受到一部分遊客的關注與通路,這些景點通常未經過商業開發或者不受規範化、标準化管理。”華僑大學旅遊學院教授殷傑告訴南風窗。

野生景點翻船,12人死,在小紅書上是網紅

停在岸邊的船/圖源:極目新聞

殷傑表示,桃林口景區被取消了資質,已經不符合《旅遊景區品質等級評定與劃分》,意味着其并不歸屬相關部門管理,屬于“野生景點”。

而“野生景點”之是以受人追捧,殷傑認為主要原因有三:對自然的向往、對傳統旅遊的審美疲勞以及社交媒體的推廣。

“網絡和社交媒體短視訊的爆火,促使許多野生景點搖身一變為‘網紅打卡地’,部落客的分享與推廣,吸引了大量遊客慕名前去。”殷傑說。但“野生景點”因為未經開發和管理,缺少安全裝置和急救設施,存在較高的人身安全隐患。

此次遊船側翻事故中,所涉遊船為私人非法經營的船隻。殷傑表示,這類私人自營的旅遊服務多為個人或者小團體經營,價格較正規旅遊服務更為低廉,但往往缺少正規的安全教育訓練和經營資質,對于設施裝置的維護和必要的安全裝置配置也難以達标。

野生景點翻船,12人死,在小紅書上是網紅

事故船隻漂在河中間/圖源:極目新聞

“安全措施不到位,遊客的安全就無法得到保障。”殷傑說,由于缺少監管,這類服務可能存在設施裝置品質不達标、操作規程不規範、應急救援能力弱等系列問題。

殷傑告訴南風窗,盡管大陸旅遊部門對私營旅遊服務和“野生景點”有一定的監管措施,如要求經營者在相關政府部門進行合法登記、正規商家須有許可經營證明、遵守生産經營法律法規等。

但仍存在監管難點:監管權責不清,歸口管理不明,無相關上位法依據進行歸口管理;監管資源有限,且監管成本較高,無法保證全面監管到位;部分景區景點地處偏遠,非法經營者較為隐蔽,打擊難度較大;遊客安全意識薄弱,面對未知風險往往缺乏警惕性。

野生景點翻船,12人死,在小紅書上是網紅

壩體上遊岸邊的護欄以及警示/圖源:極目新聞

殷傑表示,監管難點之外,“野生景點”還存在當地村民靠旅遊增收和安全管理的沖突。除了在事故後一禁了之外,也可以采取适當措施來平衡二者間的沖突。

具體來說,“政府部門可以為當地居民提供支援,幫助居民轉型或者更新經營模式。”殷傑說,其次“可以建立居民和景區共創的合作機制,建立社群參與的旅遊管理機制,讓居民參與景區的規範化管理工作”。

此外,提升當地居民的服務意識、專業技能以及安全應急知識,提供并加強居民的安全教育訓練工作,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經營和宣傳,確定生産經營活動符合安全和環保的要求與标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