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寡婦自缢而亡驚動弘治皇帝,最後導緻兩人被處死

作者:清水空流

大明弘治十四年四月某日,北京,紫禁城,乾清宮。

就在這一年,平湖縣一件大案由刑部調查人員和浙江布政使司聯名通過司禮監,直接擺在了弘治皇帝朱佑樘的龍書案,弘治皇帝看罷之後,不僅勃然大怒,立即派太監宣刑部尚書何喬新,禮部尚書張升,大理寺正卿王恕入宮議事。

一個寡婦自缢而亡驚動弘治皇帝,最後導緻兩人被處死

實際上案件本身并不複雜,在一月某日,在湖州府平湖縣,一個姓金的寡婦,上吊自盡了。金寡婦的丈夫潘楊已經死了一年多,夫妻二人育有一女 ,此時也不過五歲。萬幸的是,金寡婦的老公算是小富之家,在活着的時候給金寡婦留下一份還算豐厚的産業,現銀還不算,名下還有一個生意紅火的綢緞莊。可以說,金寡婦雖然是孤兒寡母,生活完全可以過的十分惬意。

問題在于,在當時的環境下,金寡婦不能親自打理生意,綢緞莊的生意金寡婦就是交給幾個夥計來打理的,她自己隻是按月收錢,做個甩手掌櫃。有道是,寡婦門前是非多,金寡婦這種死了丈夫,獨自生活的女人,家裡又有些銀子,難免有些流言蜚語。但這些金寡婦都忍了,本身她就是一個不愛講話的婦人,而且自從死了丈夫之後她就更加注意言行,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外界口碑都不錯的人,為何突然自盡,況且她還有一個不過五歲的女兒,實在是很不合理。

一個寡婦自缢而亡驚動弘治皇帝,最後導緻兩人被處死

依據《大明律》凡是自殺的,必須報官經衙門仵作确認之後才能下葬,是以平湖縣衙門經過驗屍勘查,确實是自缢而亡,由于事情有些蹊跷,知縣就把金寡婦的小叔子,也就是潘楊的弟弟潘槐喊來調查情況,潘槐對縣令道:“”我嫂子走的那一天,恰好是我大哥去世一周年的忌日。我覺得很有可能,是我嫂子太過思念我大哥而自缢的,潘槐又說自己這個嫂子啊,去年他大哥去世的時候她就分外傷心,當時就要随丈夫而去,我們一家人子好說歹說一頓勸才讓她打消了這個念頭,但這一年來悲傷成疾,是以而殉夫了。潘槐說的是聲情并茂,潸然淚下。

既然排除了他殺,那麼潘槐提出的這個想法,就還是很合理的。在這種情況下,潘槐趁熱打鐵,他拉來鄉約保長,以及縣裡有名望的士紳們,一起聯名向縣衙上書,希望衙門可以表彰自己寡嫂的這種貞潔行為,給寡嫂一塊旌表。旌表,說白了就是貞節牌坊。這中間的花費他潘槐都可以一力承擔,無需衙門報帳。但這裡必須指出一點,如果金寡婦改嫁也完全可以,明朝地方并不強制寡婦守節。

一個寡婦自缢而亡驚動弘治皇帝,最後導緻兩人被處死

而如果金寡婦能夠守節,那縣裡再出現一個旌表,就說明當地的民生教化工作給幹好。這對于縣令縣令日後的升遷大有好處。但立旌表需要縣令逐級向上彙報,一直彙報到禮部尚書張升那裡,禮部簽字蓋章認可了,再把檔案發還回來,這事兒就算是辦成了。禮部對于這種細枝末節的小事兒也不會深究,就是走個流程罷了。

但事情在報到禮部之後,沒有想到被駁回了,負責核準金寡婦一事的是禮部員外郎官員羅盛。一般人把這種檔案拿到手那根本不會看,直接批了就算完事,但這個羅盛,一直以工作态度認真著稱,他把平湖縣的報告一看,前因後果串聯起來,很快發現了一些疑點,也就是說,金寡婦未必是自殺。

一個寡婦自缢而亡驚動弘治皇帝,最後導緻兩人被處死

第一,金寡婦既然有必死之心,旁人又怎會勸得住?第二,真要死又何必等到一年之後?第三,金寡婦有一個五歲的孩子,她如何能夠能舍得她五歲的女兒。第四,潘槐不過是金寡婦的小叔子,叔嫂必須避嫌,兩人之間平日素無往來,潘槐何以如此熱情主動的為寡嫂申辦貞節牌坊,還自己出銀子。

羅盛認為此事大有問題,但他不是辦案的,于是就把把檔案轉送了刑部。刑部不介入不要緊,刑部一介入,竟然真的起底出了一場驚天大案。實際上也很正常,這個小叔子潘槐在哥哥死後,一直觊觎哥哥留下的綢緞莊,想要據為己有。

一個寡婦自缢而亡驚動弘治皇帝,最後導緻兩人被處死

但是問題是,雖然是一母同胞,但他哥哥在還沒結婚的時候,就已經和潘槐分家了,倆人在财産上已經沒有了瓜葛,這個綢緞莊依據《大明律》的唯一的順位繼承人,隻會是金寡婦和她的女兒。潘槐想要奪取這個綢緞莊,那麼就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在三年之内,金寡婦改嫁他人,那麼寡嫂就等于是“淨身出戶”,那麼哥哥留下的綢緞莊就不屬于金寡婦,那麼必然就會由和哥哥血緣關系最近的自己來繼承。

但金寡婦為了丈夫唯一血脈,帶她女兒一天天長起來,金寡婦再招個女婿娶了她女兒,那麼哥哥的綢緞莊就成了人家女婿的産業。這是潘槐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潘槐也沒有膽量冒天下之大不韪逼迫寡嫂改嫁,可以說,潘槐想要侵占綢緞莊,那真是難比登天。

一個寡婦自缢而亡驚動弘治皇帝,最後導緻兩人被處死

潘槐苦惱之下,就把這個事情和在他的朋友馮仁說了,此人品德敗壞,就主動和潘槐言說,隻要你給我20兩銀子,我保證把此事給你辦成。二人經過一番密謀之下,想出了一個喪盡天良的主意。

這一天恰好是丈夫的忌日,潘槐突然跑去寡嫂家中,要求寡嫂帶着孩子到潘氏祠堂裡去祭掃潘氏先祖的靈位。這種禮儀互動,金寡婦不會拒絕,也無法拒絕,金寡婦也沒多想,帶上自己的女兒, 把大門一關就跟着潘槐走了。可金寡婦前腳剛走,後腳這個馮仁就鬼鬼祟祟的潛入了金寡婦的家中,還藏到了金寡婦的床底下。

一個寡婦自缢而亡驚動弘治皇帝,最後導緻兩人被處死

這金寡婦毫不知情,到天黑才回家。潘槐主動表示,怕天太黑路上不安全,是以要親自把寡嫂送回去。送潘寡婦還不是潘槐一個人,他還領了一大票的潘家族人,頗有興師動衆之勢,就在潘槐前腳把金寡婦送回屋裡,假裝送完就要走,結果提前藏好的馮仁竟然從金寡婦的床下爬了出來。金寡婦還以為家裡進賊了,剛要喊捉賊,結果馮仁反咬一口,說自己是金寡婦空房難守,在外頭找的新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而親眼所見金寡婦的床下竟然鑽出個男人來,這回真是由不得金寡婦辯解了。

要知道,這件事發生的時候,金寡婦喪夫不過一年,巧在今天又是金寡婦丈夫的忌日,潘家族人未免心寒,小叔子潘槐更是臉色一變,揚言要把這個傷風敗俗,不守婦道的女人趕出潘家去,這就是要把金寡婦的地位給剝奪了。事情到這一步,潘槐就算是得逞了。

一個寡婦自缢而亡驚動弘治皇帝,最後導緻兩人被處死

潘槐就是利用馮仁給寡嫂潑髒水,敗壞寡嫂的名節,如此一來,到時候綢緞莊還不早晚是自己的?但是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嫂子性情竟然如此剛烈,受人污蔑不能自辯之下,竟然轉身出屋,找了根繩子就吊死在了房梁上。一個寡婦被人如此污蔑,當清白被以陰謀詭計所損毀,當解釋成為了衆口悠悠下的蒼白無力,金寡婦選擇了用死亡來做最後的抗争。

事情發生的如此突然,潘槐也慌了,他隻想侵吞财産,卻沒想到鬧出了人命,于是他隻能去埋怨馮仁,但馮仁看來,金寡婦的死實在是太好了,金寡婦死了,這死人不會說話,也不會再抗争,是以金寡婦怎麼死的,可就全憑你潘槐的嘴了。馮仁和潘槐以為自己瞞天過海,他們騙過了縣令,騙過了層層遞進的朝廷各部門,卻在禮部栽了跟頭。

一個寡婦自缢而亡驚動弘治皇帝,最後導緻兩人被處死

禮部把案子送到刑部,刑部派出幾位吏員,下到地方調查走訪,幾天時間就研究明白了。我們要感謝羅盛,是這個認真履行工作職責,一絲不苟的禮部官員,讓真相大白于天下。最後又轉到弘治皇帝朱佑樘面前,這才有了開頭那一幕。朱佑樘看後氣得要死,把幾個相關部門的尚書叫來,是以這個案子最後是由皇帝親自審理,親自禦批的。

在弘治皇帝看來,金寡婦雖然是自盡而死,完全是落入了馮仁和潘槐給她設計的陷阱中,是以弘治皇帝認為金寡婦本質上是被馮仁和潘槐逼死的,按照《大明律》,逼死同族親尊長輩者,絞死,是以刑部潘槐落了個絞監候,秋後處斬。但弘治不幹,二人實在是可惡之極,破壞寡婦的名節,無需等到秋後,立即處死。金寡婦地下有知,也算是報仇了。

一個寡婦自缢而亡驚動弘治皇帝,最後導緻兩人被處死

我是清水空流,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