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象級紀錄片背後的美食觀 陳曉卿出書講述如何“吃透”人生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美食的終極意義在于獲得生理和心理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是非常主觀的,有時候和食物本身相關,有時候和生活經曆相關,吃家常菜得到的滿足感,吃燕鮑翅并不一定能得到。”陳曉卿說。

陳曉卿因其執導的美食紀錄片成為現象級熱點而廣為人知。2012年開始,由陳曉卿擔任總導演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引發現象級熱議,轟動海内外,開創了美食紀錄片的新紀元。2017年起,他又陸續推出《風味人間》《我的美食向導》等多部頭部美食文化作品。

現象級紀錄片背後的美食觀 陳曉卿出書講述如何“吃透”人生

《吃着吃着就老了》

其實陳曉卿不隻是通過攝影鏡頭來表現美食,他還會寫文章表達自己對美食的愛。近期,陳曉卿記錄自己“舌尖尋味”之旅的随筆新書《吃着吃着就老了》,由新經典文化聯合文彙出版社出版。在這本圍繞食物的人生故事集裡,陳曉卿講述過去40年與“吃”相關的人和事——61篇文章,把一個專業“吃貨”最隐秘的舌尖故事——下過的館子、一起吃飯的人、藏在尋常角落的至味、菜單背後的秘密,以及踩過的坑,都一一分享。

懷念的永遠是“人間煙火氣”

4月13日,陳曉卿來到成都文軒BOOKS成華店與讀者們分享他書寫的美食文字背後故事。在陳曉卿看來,一座城市,最吸引人的,從來不是曆史名勝或者商業中心,而是菜市場。隻有在菜市場,還能從一些地域性的物産上,分辨出城市不同的風貌。陳曉卿說:“周婆婆跷腳牛肉開到北京的那一天,本着‘學習不過夜’的精神當晚就趕過去跷腳,我最喜歡的正是那‘跷腳’二字,那種閑适,那種恣睢,正是我内心向往的東西。”

現象級紀錄片背後的美食觀 陳曉卿出書講述如何“吃透”人生

陳曉卿(右)在文軒BOOKS書店分享現場

從青少年時代在故鄉,十七歲出門遠行,到北京讀書,畢業後當紀錄片導演,再到後來成為全國聞名的“吃貨”,陳曉卿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都有與食物相關的記憶。他說,“幸好,在這十多年裡,留下了一些文字,從中完全可以讀出我随年齡而改變的心态。重溫它們,我能感受到那些穿透食物的時光流逝,以及時間河流裡的氣味和口感,這也是《吃着吃着就老了》書名的由來。”

現象級紀錄片背後的美食觀 陳曉卿出書講述如何“吃透”人生

陳曉卿(右)在文軒BOOKS書店分享

作為愛吃的人,陳曉卿吃得生猛,在不同的道地“口味菜”中自由切換。在井岡山,他吃着把老闆娘都辣哭的辣椒,還直呼“好吃”,要的就是這種不為任何人妥協的舌尖感覺。他說:“如果把烹饪比作江湖,我最喜歡的廚藝高人當如風清揚——背負絕學,遺世獨立。他們做的菜永遠是小衆的:有性格,意氣風發,絕不會考慮勞什子評委漸漸遲鈍的味蕾和已經退化的牙齒。”或許正是對日常食物了解得越多,越能自信地當個“掃街嘴”,在彌漫着酸筍味道的空氣裡,傳遞至味在人間的美食哲學——“美食不是小衆的,它藏在大多數人的一日三餐裡。”

在這本新書裡,陳曉卿把自己珍藏的獨家味道都掏了出來。在跨越每個階段的人生代表菜裡,他寫的要麼是再家常不過的故鄉滋味,要麼是城市旮旯角裡讓人感覺到“生活如此真實”的江湖味道。沒有名貴食材,也沒有複雜料理,懷念的永遠是“人間煙火氣”。

對陳曉卿而言,最好吃的早餐都在居民區的尋常巷陌中,冒着煙火氣的地方。比如你可以站在鍋竈前跟店老闆說着鹹淡,或者用筷子在鹵蛋的鍋裡仔細尋找最入味的那一隻……“吃東西,對我而言,能大廳絕不包廂,能路邊絕不酒樓,能露天絕不室内,能站着絕不坐下。”

現象級紀錄片背後的美食觀 陳曉卿出書講述如何“吃透”人生

陳曉卿(中)與讀者大合影

“将吃貨的一生所愛都寫了進來”

陳曉卿出生于1965年,家鄉靈璧縣地處皖東北,屬黃泛區,常年受到水災和旱災的影響,算不上富庶之地。“讀過一個社會學的田野報告,說黃泛區農村很少置辦家産的原因是‘便于逃荒’,這和我當年在鄉村所見一樣。是以,無論時間還是地點,沒有人能把我,與一種叫‘美食’的東西關聯上——盡管我從小就很饞。”在自序中,陳曉卿回憶自己對“美食”概念的認知過程。

在這本掏心掏肺掏胎記的散文集裡,陳曉卿以自己的人生經曆為線索,從兒時的故鄉滋味、年少時的遊子鄉愁、進京務勞工員的首都記憶,寫到大江南北的人間至味,将一個吃貨的一生所愛都寫了進來。

年少時候,對陳曉卿來說,好吃是六毛錢的缸貼子,鄰居家的西瓜醬,第一次下館子時把嘴巴燙出泡的蕭縣羊肉湯,這些是刻在基因裡的叫鄉愁的東西。一個外地務勞工員的北京記憶,是難過時府右街的延吉冷面,以及人手一把肉串,喝着工業啤酒,聊着維特根斯坦的歲月。

“很多東西都是這樣,隻有當你遠離它,才會發現它的美好,就像月餅,就像故鄉的月亮。”回首漫漫人生路的飲食記憶,往往最簡單才最有滋味。承載着千裡之外遊子鄉愁的東西,無非是外婆家的糯米粑粑、父親最愛的六毛錢缸貼子、老式浴池裡“有錢人”才吃的“彎腰青”、包裹着故鄉春天滋味的芥菜花……無比日常,無比簡單,無比懷念。

即使成為一個職業與美食打交道的人,陳曉卿坦言,自己最熱愛的依然是北京府右街的那一口“不正宗冷面”。即使遭遇排山倒海般的冷嘲熱諷,陳曉卿老師卻始終宣告那是“此生摯愛”。在那口冷面裡,吃的或許是回憶:“在這裡,我從一個學生變成了記者,從青年到年過半百。在這裡,我度過了人生中許多重要的時刻。超過一千次的就餐經曆,也足可以覆寫我一年中的每一天。”

最“好吃”的永遠是人

自2017年創辦稻來工作室之後,因為拍片多,陳曉卿很少有安靜下來寫字的時間。但和美食打交道已經成了他的職業,作為“專業選手”,“我可以持續保持對食物充沛的好奇心,永不停步,從不忌口,永遠充滿期待,才能把食物故事講得生動。因為食物,是我了解世界最美味的通道。”

在書中陳曉卿深情寫道:“我更厭倦日複一日機械枯燥的生活。悄無聲息,行駛在北京的冬夜裡,搜尋路邊哪怕是僅有的一盞小飯館的燈光,進去哪怕真的就喝一碗白粥,那種溫暖都能滲透到骨髓裡。盡管無人陪伴,這,也算是對抗無趣人生的一種積極态度吧。”“夜幕深處,高樓背後,總有一家不知疲倦的小飯館在等待着我們。這種僥幸心理,有時竟有些信念的意味”……

在吃飯的過程中,陳曉卿也和許多服務員、店小二結下的深厚友誼,在北京府右街的冷面店,他見證那裡的服務員從相親到結婚的過程,在天甯寺山門前的鹵煮店,他見證小郭從一個外地務勞工員變成鹵煮店老闆的打拼。談美食最高的境界,往往并不是食物,而是一起吃飯的人。陳曉卿說,他很感謝這些年來的“飯搭子們”,“食物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黏合劑,能吃到一起的人值得珍惜。盡管随年齡增長,朋友圈越來越小,但與真朋友坐在餐桌前,酒飯才最有滋味。最‘好吃’的永遠是人。”

(出版方新經典文化提供圖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