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鬧大了!40餘名護士集體被辭退?涉事醫院:勞務派遣,合同已到期

作者:順子

在呼和浩特市口腔醫院工作的劉晴(化名)和她的同僚們最近經曆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原來,這家醫院突然讓他們簽了一份離職申請,讓人不解的是,這些護士一直在醫院工作,怎麼突然就?

這整件事情都有點蹊跷。

視訊加載中...

事情要從2020年3月說起

那時候呼和浩特市口腔醫院開始招聘新的護士,劉晴也是在衆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于4月1日正式上崗。

劉晴告訴記者,她的工作就是正常的護理工作,剛開始工資每月1760元,半年後加上績效,每月大概能拿到3000元左右。

看似一切正常,但問題也慢慢暴露出來。

鬧大了!40餘名護士集體被辭退?涉事醫院:勞務派遣,合同已到期

劉晴介紹說,從她開始工作至今,醫院共有50多名護士陸續被招進來,和她一樣大多數是大學以下學曆。

讓人意外的是,盡管他們這些人已經在醫院工作了幾年,但醫院竟然從來沒有和他們簽過正式的勞動合同,更别送出社會保險了。

鬧大了!40餘名護士集體被辭退?涉事醫院:勞務派遣,合同已到期

到了2023年8月,醫院突然通知劉晴和其他人去和一個物業公司簽一份員工離職申請表。

醫院解釋說,簽了離職後通過考試就能和醫院簽正式合同。當時大家都很困惑,但還是信了醫院的話,結果簽了離職。

更離譜的是,離職申請表上的離職日期居然要寫成兩個月前的2023年6月。

鬧大了!40餘名護士集體被辭退?涉事醫院:勞務派遣,合同已到期

不久之後,他們果然和醫院簽訂了正式的勞務合同,但合同期限隻有短短3個月。

劉晴說:“從7月到9月,然後10月到12月,我們簽了兩次勞務合同。” 這種短期合同讓她們感到很沒有安全感。

到了2023年12月,醫院又釋出了一份招聘公告,計劃招聘75名大學及以上學曆的畢業生,而劉晴和她的同僚們并不在招聘範圍内。

到了2024年年初,随着兩份短期合同的到期,王劉晴和其他人被迫離職。

劉晴說:“我們辛辛苦苦幹了這麼多年,新冠疫情期間,做核酸、打疫苗、進方艙都是我們。

現在卻沒有任何說法就把我們辭退了,我們覺得很不公平。”

随後,中新網的記者來到呼和浩特市口腔醫院進行調查,但在醫院裡等了近一個小時也沒等到任何人來接待。

這件事情的背後顯然有很多值得深挖的細節,包括醫院為什麼突然辭退這些護士,以及為何這些年來未曾給護士們繳納保險等。

鬧大了!40餘名護士集體被辭退?涉事醫院:勞務派遣,合同已到期

據律師王永祥解釋,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機關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内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不訂立合同的,應支付雙倍工資。

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合同的,則視為與勞動者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此外,用人機關不繳納社會保險的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要求補繳或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

劉晴和她的同僚們現在正試圖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這一事件不僅僅關系到他們個人的職業生涯,也觸及到整個社會對勞動權益的尊重與保護。

呼和浩特市口腔醫院近期就護士勞動關系問題釋出了一份詳細的情況說明

鬧大了!40餘名護士集體被辭退?涉事醫院:勞務派遣,合同已到期

試圖澄清媒體報道中提出的一些疑問,并闡述了醫院在處理這一問題上的具體做法和目前狀态。

根據醫院釋出的情況說明,涉及的40餘名護士原來是通過勞務派遣方式與内蒙古麗都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勞務派遣合同的。

這意味着這些護士并不直接受雇于呼和浩特市口腔醫院,而是麗都物業的員工。根據勞務派遣的安排,麗都物業負責與這些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發放工資以及處理相關的保險福利事宜。

醫院說明指出,所有勞務派遣人員的合同至2023年6月30日已到期,随之醫院與麗都物業之間的勞務派遣關系終止。

醫院根據工作需要,随後與這些員工簽訂了兩次短期勞務用工合同,直至2023年12月31日。到期後,醫院正式解除了與這些護士的勞務關系。

關于護士們的訴求,醫院表示已經注意到,并且已經與涉事護士進行了溝通,試圖解釋和協調解決問題。

同時,有22位護士已向呼和浩特市勞動仲裁院提出仲裁申請,醫院承諾将積極配合仲裁程式,并與勞務派遣機關一道,依法盡快解決問題,確定護士們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

醫院的這份聲明試圖傳達一種責任和解決問題的态度,強調其遵守法律法規,并積極應對和處理涉及員工權益的争議。

這表明醫院在面對公衆關注和員工不滿時,願意采取措施進行溝通和糾正問題。然而,仲裁的結果和實際解決措施的有效性,将是評估這一事件處理是否公正和充分的關鍵。

咱們來直白點說這事兒。

呼和浩特市口腔醫院這波操作,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都按部就班,合法合規,但實際上這才是典型的“走形式”操作。

用勞務派遣的方式雇傭護士,本質上是在規避直接雇傭所帶來的更多責任和成本。等到派遣合同一到期,醫院就可以便便宜行事,随意不續約。

先不說法律上的對與錯,咱們得說說道義上的問題。這些護士在醫院辛辛苦苦工作,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間,他們沖在一線,奉獻自己的生命去服務病人。

如此一來,合同到期了,醫院就說拜拜,連個像樣的解釋和補償都沒有,這公道在哪裡?

這就是典型的用完即棄,講究效率至上,忽視人的基本情感和尊嚴。

而且,讓我們看看這個“解釋”的說辭,醫院和派遣公司一唱一和,好像一切都合情合理。

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很可能讓員工處在更不穩定,更不受保護的工作環境中。這些護士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不得不走上仲裁這一步,這說明系統本身就有問題。

勞動者不得不通過法律途徑去争取自己應有的權益,這本身就反映出醫院在處理勞動關系上的不人道和不專業。

總之,這件事兒給人的感覺就是醫院在利用勞動法的漏洞,進行一些表面上看起來合法,但實際上對勞動者極不公平的操作。

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員工的利益,也嚴重損害了醫院自身的信譽和形象。

作為醫療機構,更應該展示出對員工的關懷與責任,而不是單純的利用與抛棄。

希望醫院能真正從人文關懷出發,改善管理政策,公正合理地對待每一位員工。

大家怎麼看?

#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