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木村成彥:追思千野誠治老爺子

作者:東瀛萬事通

中文導報 文學園地

作者 木村成彥

那是十年前的一月十三日,我還沉浸在新年快樂的愉悅之時,大約是晚間九點多鐘,電話鈴響了起來:喂,您是哪位?對方說:我是岡田(千野先生的女兒)。我父親剛剛去世了,我向你轉告一下。我聽了後,頭腦裡嗡的一下,感到太突然了!怎麼會呐?前幾天還談笑風生呐!老天呀!這麼好的人怎麼就不能多給他幾年的壽命嗎?!(享年89歲)

我初次認識千野先生,是他去“所澤中國歸國者定着促進中心”通路,向我們說明歸國者可以很快能取得日本國籍時的事情。

木村成彥:追思千野誠治老爺子

2022年11月18日,由中國歸國者・日中友好之會舉行了紀念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音樂會。

千野先生身材魁梧,臉色微微黑紅。陪同他的是翻譯島清先生。千野先生和藹可親,談笑風生。我們雖然聽不懂,但是,從他的表情上,我們也感覺得到他很平易近人。

我家是第十七批歸國者,在所澤學習四個月。1986年末,就配置設定到了東京都品川區的都營住宅居住了。

當時我家的生活指導員,是山村文子老媽媽。後來好長時間聊天,才得知她是從長春回來的。她有個兒子和我同歲,當時由于特困難而死在了長春。

老媽媽為了幫助我家,來我家還自己帶着飯團,不吃我家的東西。我們說:你這麼大年齡了,幫助我們,不吃我家的飯,我們怎麼好意思接受您的幫助。她卻說:你們剛剛來,生活很不容易,我是來幫助你的,不能給你們添麻煩。這些經過戰争的老人為了幫助我們歸國者,不惜一切代價,全心全意地為我們服務。真正地讓我們無法子向他們表示感謝啦。

山村老媽媽,是千野先生的朋友和助手。後來,在老媽媽的引薦之下,進一步認識了千野先生。後來,我也時不時地去幫助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時間長了,經常聊天,才得知 “國籍取得支援會”設立的起因 :一位叫“徐明”(就是現在的池田澄江)的歸國者,去北海道一家認親,其結果被認為不是她的家人,而被拒絕。這突然的打擊,真的叫天不應,又不會日語,怎麼在日本安身?!

千野先生對我說:我是買賣人,頭腦靈活。得知徐明的事情後,我就想,我們可以組建一個國籍取得事務所,為她辦理國籍不就可以解決了嗎!在菅原幸助記者的共同努力下,在朝日新聞發表聲明,有願意合作者,一起努力,為沒有日本國籍的殘留孤兒,早日取得國籍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後來約了河合律師一起,設立了國籍取得支援事務所,解決了徐明的國籍。後來相繼為歸國者辦理國籍,在取得國籍達到千人時,還舉辦了千人達成慶祝大會。

1999年六、七月份的一天,老爺子和我說:打算建立一座感謝中國養父母的紀念碑,讓我寫一幅字,刊登到報紙上,好募集資金。我就按着老爺子的意識,寫了“感謝中國養父母之碑”的條幅,刊登在了讀賣新聞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籌集夠了資金。在早已委托好了的一位中國的雕塑家,塑造好了一座三人的塑像。之後決定1999年8月20日,在沈陽“九一八曆史博物館”舉行遺華孤兒“感謝中國養父母之碑”揭幕儀式。

老爺子想得非常全面,揭幕式之際,還邀請了中國的養父母代表和孤兒代表,共同舉辦揭幕式。我的養父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我同我一兒一女參加了此次隆重的儀式。在這裡,我家祖孫三代歡聚一堂,共同體驗了這一幸福的時刻。這些費用,都是從募集的資金裡支出的。

在日本,墓地是很貴的,作為歸國者,如果有人去世了,真的很是為難。老爺子就籌集資金,還為歸國者購買了一塊土地,設立為“中國歸國者墓地”,并請了當時的海部首相為墓碑提了字。

老爺子想得非常全面。在淺草寺,還建立了歸國者母子地藏碑。讓那些沒有找到親生父母的人,随時可以去祭拜一下,以表達對親生父母的思念之情。

木村成彥:追思千野誠治老爺子

2022年11月18日,由中國歸國者・日中友好之會舉行了紀念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音樂會,上演《孤兒的淚》。

回到日本之後,我就決心一定要努力,不能給養父母丢臉。很多日本人将我們看成是中國人,那我也要給中國人争臉,就積極努力去學習日語。當時,我家孩子都小,必須我們做父母的去努力工作,來維持家庭生活。在訓練學校學習了一年,然後就參加工作了。那個時候我就想,盡量找沒有第二個中國人在職的公司工作。每天聽說日語,這樣不就能快速學會日語了嘛。

當時,正是日本的泡沫經濟時期,到處都有工作。我找到了一個裝置安裝公司,是給排水空調裝置工程公司。天天聽日語,說日語。後來,還配置設定我單獨去給使用者修理自來水裝置等。這些工作給我練習日語促進很大,雖然說得不那麼标準,但,可以将用意表達出來。

後來,泡沫經濟逐漸減退,由于公司經營不善,大量裁員。我的年齡又比較大一些,為此被解雇下來。之後,就每天打各種零工來維持生活。

大約是2001年的八九月份的一天,千野老爺子打來電話;“你在中國時,當過老師嗎?”我回答:“是的。國小老師及國中國文老師。”老爺子非常高興。“那太好了!我給你介紹了一份工作,明天去面試。”這一聽,我高興得無法形容。經過面試,覺得日語還算可以。就這樣,我進入了中國歸國者支援交流中心,開始了為歸國者服務的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

千野先生及山村文子等,全國許許多多老爺子和老媽媽,傾心為歸國者服務,無怨無悔。真的讓我們終生牢記。感謝他們無私奉獻的工作精神。

祈求這些老爺子和老媽媽,流芳千古,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