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虞稷在金陵的藏書時光

作者:善本古籍
黃虞稷在金陵的藏書時光

明末清初,在金陵有位癡迷于讀書、藏書,家中典籍宏富,名揚天下的藏書家,他叫黃虞稷。

黃虞稷(1629-1691),字俞邰,明代晉江(今泉州)人。他從小受父親熏陶,七歲能詩,且刻苦好學,嗜書成癖。他父親黃居中(1562-1644),字明立,黃虞稷是其次子。黃居中明萬曆十三年(1585)中舉,授上海縣(今上海市)教谕,遷南京國子監(遺址位于今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監丞,遂定居金陵。後轉黃平知州(治所遺址位于今貴州黃平縣),他辭官不赴,從此在金陵一心銳意于藏書、讀書與著述。

一生嗜書如命

黃居中一生酷愛典籍,為官前就經常四處借書閱讀,每得異本,即使鼠咬殘破,蠹魚蛀蝕,也無不珍重攜歸,并親手補綴、抄錄;為官後他的俸祿多用于購書。到了晚年,他閉門謝客,精心閱讀,其治學精神十分感人。

黃居中一生藏書達六萬餘卷,為了收藏這些書籍,他在金陵建築了“千頃齋”以庋之,其中以明人的著述最為齊備,上迄明代十六朝帝王大臣、下至百姓文人詩文筆記,無不搜讨網羅。清代學者朱彜尊《靜志居詩話·附錄》稱黃居中“明立專勤學古,得異書必手自繕寫,僑居金陵,年八十餘,猶篝燈誦讀,達旦不倦。古稱老而好學,其無愧焉”!

随父親定居金陵的黃虞稷,從小博覽群書。父親去世後,母親對他的管理非常嚴格,要求他繼承父業,刻苦研讀,“汝宜引避,有先人遺書在,當盡讀之,勿躁也。”黃虞稷謹遵母命,一邊慎守先世藏書,整理先父遺藏,“曉夜孜孜,不忘雠勘”;一邊廣搜博采,多方亵集增益,使家藏增至八萬餘卷,且多善本。

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大藏書家錢謙益的《黃氏千頃齋藏書記》中載:“戊子之秋,餘訟系金陵,方有采詩之役,從人借書。林古度曰,晉江黃明立先生之仲子守其父書甚富,賢而有文,盍假諸?餘于是從仲子借書,得盡閱本朝詩文之未見者。”連錢謙益這樣的大藏書家到黃虞稷家,都能讀到他未曾見的明代書籍,可見黃家藏書之獨特和豐富。

為了不斷增加藏書,黃虞稷在金陵四處搜讨,每見善本,常常不惜重金收購,每當聽說親朋好友間有人得罕見之書或是善本,他一定設法借閱、抄錄。

互借閱讀

距離黃虞稷金陵“千頃齋”十餘裡的龍潭,有位著名藏書家叫丁雄飛,藏書兩萬餘卷,黃虞稷經常去丁家借讀、抄錄。兩人很快成為摯友。他們二人還制定了借書的君子協約,作為互相借讀對方藏書時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

“每月十三丁至黃,二十六黃至丁。為日已定,先期不約。要務有妨則預辭。不入他友,恐涉應酬,兼妨檢閱。到時果核六器,茶不計。午後飯,一葷一素,不及酒。逾額者,奪異書示罰。輿徒每名給錢三十文,不過三人。借書不得逾半月。還書不得托人轉緻。”

為了搞好關系,做好互借閱讀,他們不惜失去其他的友情;互相到訪時,還要招待對方,且還要給對方車夫的賞錢,真是一個标準的君子協定,這也充分說明他們是愛書的真君子。

在約定的日子裡,他們彼此總是盡出家藏本,談書論學,互通有無,互相質疑問難,成就了藏書史上的一段佳話。黃虞稷也從丁家抄錄了許多秘本古籍,大大豐富了自己的家藏。

更為無私可貴的是,黃虞稷還對明末清初官員、文學家、收藏家周亮工的兒子、藏書家周在浚毫不保留,把自家多年收藏的珍本孤本拿出來共享,從各自家中精心挑選出唐宋秘本藏書九十六種,進行了詳細校訂,編寫了《征刻唐宋秘本書目》一卷,刊刻釋出,征求有實力的有識之士刊印出版。

此舉得到許多學者的積極響應,後來清代最早闡釋儒家經義的大型叢書《通志堂經解》,首先收入了黃虞稷、周在浚提供的經部書籍。接着,官纂《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及私刊《知不足齋叢書》中,都刊印了《征刻唐宋秘本書目》中的絕大部分珍籍。

他們的這一做法令人們對這兩位藏書家側目以視,使許多本來很有可能亡佚的珍本古書能夠流傳于世,對于中國文化的文獻儲存與傳播有着重大的意義。

與學者交流

黃虞稷善于藏書,并利用家藏珍本常與金陵的學者、名士、文人交流交往,校書論學,赢得了金陵藏書界、學術界的支援,紛紛對他開放自己的藏書,進而使他更開闊了視野,學到了更廣博的知識。

周亮工在《倪母朱太夫人七秩序》中載:“吳門諸君子……乃闇公(即倪燦)與黃子俞邰、高子康生、陶子肅公、黃子友臣及予從子鹿峰,後先繼起修社,事于秦淮,四方起而應之,皆通經博古之儒,以此緻身公卿,著奇勳于中外,不可勝數。”由此可知,這一時期黃虞稷與這些金陵學人“修社”交流,持續了十多年。

黃虞稷還在金陵著名藏書家、篆刻家龔佳育的府中立館,為其教育子弟并幫助他校對刊行《授經圖》《春秋纂例》等書籍。

黃虞稷在金陵的藏書時光

家學淵源深厚的黃虞稷,深谙經籍目錄之學,在父親所編《千頃齋藏書目錄》六卷的基礎上,增益之編成了“所錄明一代之書”之稱的《千頃堂書目》三十二卷,目錄之富、體例之嚴,冠于明代以後諸家目錄。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為:“考明一代著作者,終以是書為可據。”

到了清康熙十八年(1679),清廷開館纂修《明史》,内閣大學士徐元文擔任總纂修官。他聽說黃虞稷“學問淵博,文筆雅健”,推薦其參與纂修《明史·藝文志》,他的《藝文志稿》備受當時以及後世學者稱贊;康熙二十八年(1689),他又被推薦參與編纂《大清一統志》。

清康熙三十年(1691),黃虞稷在金陵去世,時年62歲。他一生著有《我貴軒集》《朝爽閣集》《蟬巢集》《史傳紀年》《建初集》以及《楮園雜志》諸書,可惜的是大多已經失傳。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社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