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系列活動在京啟動

作者:中國新聞圖檔網

4月13日上午,“守護綠色生态 相約春日園林”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2024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系列活動在香山公園啟動。來自北京動物園的崔多英博士現場講解了“北京城市公園鳥類生物多樣性”,國家植物園(北園)進階工程師殷茜為遊客帶來“京花爛漫春滿城——北京春季常見花卉科普講解”,2023年古樹觀察科普志願者代表分享了一年來與一棵古樹做朋友的心路曆程。随後,香山國小的學生代表們參與香山古樹科普課堂活動。

2024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系列活動在京啟動

2024年4月13日,“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系列活動在香山公園啟動。

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每個展台前都吸引了不少遊客,頤和園、天壇公園、國家植物園(北園)、北京動物園、北海公園、中山公園、景山公園等多家市屬公園聚集香山公園科普小屋現場,分别帶來關于古樹、花卉、鳥類、昆蟲等生物多樣性的科普體驗活動。同時,展示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古樹保護等方面的科普成果及科學技術。

2024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系列活動在京啟動

從業人員現場為國小生進行科普講解。

“蝴蝶總是美麗多姿的,但是您看到的蝴蝶的顔色就是真實的色彩嗎?”在香山公園的互動展台,科普講師田芳祎舉着一件“閃蝶”的标本,為遊客展示結構色的特性。“這種由微觀實體結構與自然光之間互相作用的結果,其實并不是真實的顔色。那麼,在昆蟲的眼中,這個世界又是什麼樣子呢?”在展示互動中,大家饒有興緻地探索着顔色的小秘密。

2024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系列活動在京啟動

香山公園科普講師為遊客展示蝴蝶标本。

頤和園“向‘頤’而行”系列科普活動圍繞鳥類科普展開,用互動性科普活動“我和燕子握握手”,讓遊客近距離觸摸雨燕和家燕模型,認識雨燕腳趾的特殊結構。還将頤和園文物、建築中的鳥類形象帶入展台,通過互動展闆讓遊客認識瓷器和彩畫中的花鳥草木。通過觀察鮮明而精美的春日元素,感受頤和園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

2024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系列活動在京啟動

頤和園從業人員通過互動展闆讓遊客認識瓷器和彩畫中的花鳥草木。

在天壇公園“遊綠色園林 享自然之美”活動中,長耳鸮标本引來衆多遊客圍觀。天壇公園科普講師為遊客介紹了長耳鸮與天壇的淵源,并邀請遊客參與“天壇鳥兒知多少”互動活動。遊客在科普講師的帶領下,通過鳥類科普展教具和生動的貼紙,詳細講解了鳥類的不同形态、特種功能、不同季節行為以及居留類型等相關知識,在互動體驗中親身感受天壇公園豐富的生态景觀和數百種鳥類的魅力。在活動中,從業人員還向遊客們發放了古樹、花卉等科普折頁,帶領遊客了解天壇公園豐富的生态文化,引導遊客樹立守護生态文明的意識。

2024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系列活動在京啟動

香山國小的學生代表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活動。

“您知道都有哪幾種鳥喙,他們都有什麼作用呢?”在活動現場,北京動物園的科普從業人員手拿鳥類模具與遊客一起開展“鳥類的探秘”,通過對鳥卵、鳥喙、孵化過程的科普介紹,讓遊客更深入地了解鳥類趣味科普知識。中山公園現場開展“公園中的鳥類家園”和“多樣的花型、多樣的基因”等有獎互動遊戲,并配合各種花卉、鳥類宣傳折頁向公衆展示公園日益優良的生态環境和園林資源,普及生物多樣性科學知識。

2024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系列活動在京啟動

2024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古樹小課堂現場。

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科技處處長宋利培介紹,本次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将持續至5月22日。活動期間,北京市屬公園、中國園林博物館及園林學校将面向遊客市民陸續開展一百五十餘場次的主題科普活動。同時,依托“科普公園”微信公衆号繼續推出故事分享、古樹觀察、古樹答題、自然筆記征集等線上活動。

據了解,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今年已組織市屬11家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新推出了“公園科普十二月曆”系列科普體驗活動,營造“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一園一特色”的公園科普體驗氛圍。

攝影:王帥

文字來源: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