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賣掉4台挖掘機,隻為一顆李子

作者:農村青年雜志
賣掉4台挖掘機,隻為一顆李子

農村青年

微信公衆号

賣掉4台挖掘機,隻為一顆李子

原載于《農村青年》雜志2024年第3期賣掉4台挖掘機,隻為一顆李子文 / 本刊記者 劉樹晨冬末春初,寒意料峭。雖然天氣依然有點兒冷,但走進陝西石泉城關鎮雙橋村的千畝蜂糖李園,初芽萌動,蜂糖李獨有的芬芳迎面撲來,枝丫上一簇簇、一叢叢的新綠在微風中搖曳。李樹下,腰闆挺得筆直,一頭短發幹淨利落,“85後”小夥兒楊興剛正仔細觀察嫩芽的長勢。看着身邊圍繞的翠綠,聽着叽叽喳喳的鳥鳴,楊興剛感到格外舒适。“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他信心滿滿地對《農村青年》雜志記者說。

2024年是楊興剛傳回雙橋村經營蜂糖李的第9年,他經營的蜂糖李邁上新的台階,“石泉不缺李子,我的果園規模不算特别大,有300畝,但個個是精品。别人種的李子,賣得好的也就十多元一斤,我果園裡的精品蜂糖李10元錢一個,還供不應求”。雖然蜂糖李這幾年越賣越好,但楊興剛算了筆賬:“2023年,蜂糖李賣了170多萬元,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但總體算下來還是虧損,要知道我當年做工程時,效益好時一年就有上百萬元。”為什麼工程做得風生水起,卻選擇回鄉種李子?為什麼收入相差這麼多,還是義無反顧地紮進果園?

第一桶金

楊興剛從小就不是個“省心”的孩子,他動手能力強、有闖勁。家在農村的他一直很喜歡機械,尤其喜歡挖掘機。除了機械,他還很喜歡農業,15歲時就在家研究嫁接技術,嘗試種植景觀樹。但家裡一直不支援他種樹,畢竟投入大、見效慢。“讀中學的時候自己種了一段時間樹,也沒多少收入,想着不如出去闖闖,掙點錢再考慮種樹的事。”楊興剛說。

2005年,還不到20歲的楊興剛向親戚朋友借錢買了挖掘機、裝載機,在石泉縣城承包工程,開始創業。“當時19歲,就欠了很多錢,但是我也沒覺得有多大壓力,感覺自己一定能還上。”敢想敢幹的楊興剛敏銳地察覺到商機,據他介紹,當時的石泉縣總共也不到10台挖掘機,處于“活多機械少”的現狀。幹好了幾個工程後,就有源源不斷的工程項目找他,楊興剛很快在土石方開挖工程上站穩了腳跟。

賣掉4台挖掘機,隻為一顆李子

楊興剛察看李樹長勢2008年,僅3年過去,楊興剛不僅還完了欠款,挖掘機也從1台增加到4台,一年收入能達到近百萬元。

2014年,楊興剛的一位“老表”知道他很喜歡農業,就詢問他哪有質美價優的李子,想和他合作批銷。“這種生意耗時、費力,折騰一個月可能都沒我一個工程項目掙得多。”雖然對他來說效益不高,楊興剛還是通過上網搜尋找到了在8月份才成熟的四川綿陽的李子,正好和陝西李子錯季,适合批銷。兩人驅車趕往綿陽以3.5元/斤的單價批發了800斤李子,最終以6.5元/斤的價格銷售一空。

見賺了錢,“老表”再次聯系楊興剛,計劃這次去綿陽多批發一些。然而楊興剛卻想到成都的園藝非常有名,他反而半路下車到成都學起了園藝。看着那些生機勃勃的苗木,楊興剛想到少時種景觀樹的日子,“幹工程雖然賺錢,但我内心還是更喜歡田園生活,喜歡與花草樹木打交道”。楊興剛心裡漸漸泛起漣漪。

幾經波折,終見蜂糖李

2015年,雙橋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王勇了解到楊興剛種過景觀樹,對農業一直念念不忘,就主動聯系到他,希望他回鄉繼續從事農業,并承諾會給他申請200畝土地用來種樹。楊興剛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具體種什麼呢?他多方考量,景觀樹雖然自己有種植經驗,但回報周期太長,種果樹是個好選擇。正好2014年和“老表”銷售過綿陽的李子,不愁銷路,何不試試自己種?陝南不缺李子,但老品種的李子果子較小,口感與甜度較差,“既然決定種李子,就要種最好吃的李子”。

楊興剛在網上搜尋“哪種李子最好吃”,搜尋結果是自己沒吃過的蜂糖李。他好奇地找到一家種植蜂糖李的企業,打去電話咨詢,沒想到對方的答複讓他大吃一驚:他們家的蜂糖李要30多元一斤。“30多元都能買牛肉了,一個李子憑什麼賣這麼貴?一定是騙子。”當時的楊興剛覺得不可思議,匆匆挂斷電話,決定還是種植綿陽李子。

引進樹苗後,沒想到石泉雨水多,并不适合這種果樹生長,第一次的嘗試以失敗告終。楊興剛又想到了“天價李子”蜂糖李,随即買了一些決定嘗嘗再說。蜂糖李果然不愧于“最好吃的李子”之名,個大多汁,果皮很薄,果肉細膩,味道酸甜可口、香氣濃郁。還在工地上忙碌的楊興剛決定立刻前往蜂糖李的原産地——貴州鎮甯縣,探尋蜂糖李的“廬山真面目”。晚上和家裡人說明意圖後,卻遭到強烈反對:“工程還沒結束,你就不管了?種李子幾年能回本?土石方開挖、接工程的效益就在眼前,為什麼非要種李子?”家人的反對楊興剛非常了解,但他并不想錯過再次投身農業的機會。

第二天,楊興剛和朋友駕車兩天兩夜趕到鎮甯縣六馬鎮弄袍村。一下車就看到遍地的李子,連夜奔波的疲勞瞬間消失。楊興剛找到農戶買了點李子嘗了嘗,味道确實甜美但似乎沒有之前吃過的那麼脆甜,回頭問農戶多少錢,沒想到對方說5元一斤。楊興剛頓時有些氣餒:“不是說30多元一斤嗎?這5元錢能有多少利潤,我真是被騙了?”他拿起李子仔細端詳,發現和之前吃過的蜂糖李略有不同,細問之下才知道,自己正在吃的是四月李。

賣掉4台挖掘機,隻為一顆李子

楊興剛向人們展示蜂糖李經過農戶的指點,楊興剛來到蜂糖李種植園。一波三折下,終于找到了“最好吃”的蜂糖李。他當即買下2萬多元的蜂糖李和樹苗,回到石泉縣,開始試種。

好吃不好種

雖然蜂糖李的市場潛力大,但在此之前,陝南并沒有成功種植蜂糖李等外地優良品種的先例,品種選擇、技術管理,這一切都需要楊興剛從零開始。引種蜂糖李,楊興剛走了很多彎路,“剛開始種的時候把事情想得太簡單,覺得這個李子樹種下去後,自然就會結果”。2020年,看着預想挂滿果子的李子樹上隻有零星的李子,楊興剛把果樹挖了,“以前種的行距都是4米乘4米,太密了,隻好挖了重種。300畝果園的改造前前後後花了200多萬元,要是開始的時候有人指導,就不用花這個冤枉錢”。他指着果園旁停着的挖掘機說:“這台挖機就是2019年為了改造李子園買的,又用這台挖機把長了4年的李子樹挖起來,重新栽種。”

種蜂糖李之前,楊興剛有4台挖掘機。迷上蜂糖李後,他把4台挖掘機都賣了,把資金和精力全部投入到蜂糖李上。造物弄人,讓楊興剛怎麼也沒想到的是,為了挖掉種錯的李子樹,他又買了一台挖掘機……

賣掉4台挖掘機,隻為一顆李子

楊興剛和他的挖掘機“蜂糖李為啥價錢賣那麼高,好吃的東西不好種,好種的東西賣不起價格。種蜂糖李有三個要點,要懂得修剪,還有精準用肥,精準施藥,這是我這麼多年經曆無數次失敗總結出來的經驗。”楊興剛說。

為了種好蜂糖李,楊興剛先後跑過雲南、貴州、四川。“雲貴川種李子的面積比較大、過一萬畝的,基本去了10家以上。”他每年都去接受教育訓練,跟各地技術領先、品種領先的種李大戶進行溝通交流。“搞農業你自己得幹,自己得懂,就得真正做個農夫起早摸黑。搞工程時你安排好挖掘機師傅就行,相比而言做農業更累,但喜歡了就不覺得累。”楊興剛說他喜歡山上的生活,聽着鳥叫,走進果園,一天一個樣,心情特别好。住在大山裡,吃自己種的水果、蔬菜,享受田園生活,這就是楊興剛向往的生活。

引種的蜂糖李,楊興剛并不打算像弄袍村的果農那樣簡單種植。早在2018年剛剛引進時,他就決定嘗試通過嫁接大樹改良品種。經過數年、數次的嘗試,他發現把李樹嫁接到桃樹上,等春天嫁接上去的李子苗發芽後,再把桃樹芽掐掉,用桃樹做砧木嫁接的李子樹親合力好、長勢旺。通過和當地的科研院所合作,楊興剛對蜂糖李的口感、甜度和挂果時間都進行了改良。

2023年,蜂糖李終于迎來豐收,僅這一年,果園銷售收入達到170萬元。看着自己投身農業多年交出的答卷,楊興剛比較滿意,雖然整體算下來還是虧損:“我回來做農業,到今年已經9年了。當時工程上的積累大多投入到果園裡,挖掘機也都賣了。果樹是挖了種、種了挖,我都數不清失敗多少回了。粗略算算,還是虧本200多萬元。”

這兩年,種植蜂糖李技術成熟後,楊興剛在石泉縣内大力推廣蜂糖李。辦講座、進行田間技術指導,他努力幫助其他果農少走彎路:“現在年輕人投身農業不容易,一次失敗可能會給他們造成緻命的打擊。而且不論哪種農業産業,自己一個人做無法叢集化發展。我希望石泉有更多農戶種植精品李,将來深入挖掘石泉的民俗文化、農耕文化,大力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态。”

楊興剛說,在他身邊有很多年輕人和他一樣回鄉做農業,但堅持下來的卻少之又少。試想一下,如果他一直接工程,可能又是另一種生活。“好在2023年,終于見到了回報。按照這個趨勢發展,回收成本也就2年的事,而且這些李樹我可是要種幾十年的!”楊興剛決定繼續種植蜂糖李,提高附加值,将其打造成為石泉農産品的一張“新名片”。

賣掉4台挖掘機,隻為一顆李子

農村青年雜志

來源:《農村青年》雜志2024年第3期終審:蔺玉紅審校:楊 茗 劉朱嬰編輯:劉樹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