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誠是天之道,思誠是人之道

作者:何老師說話

在孟子的世界裡,“誠”宛如天道的化身,淩駕于人間萬物之上。他引述子思的箴言,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将“誠”提升至一個無比崇高的地位。

誠是天之道,思誠是人之道

然而,“誠”究竟是何物?是天主教之道?是回教之道?還是大乘之道?這似乎又是一個無盡的追尋,如同禅宗裡的“話頭”,引人深思。

孟子接着抛出另一個“話頭”,

“思誠者,人之道也。”他将“誠”與天道相提并論,而将“思誠”視作人道。這是否意味着,當我們的思想達到至誠之境,便踏入了人道的殿堂?

誠是天之道,思誠是人之道

然而,這“思誠”二字,又該如何解讀呢?是隔壁小美冰淇淋店誘人的呼喚,還是課堂上對《孟子》的傾聽?這其中的微妙差别,仿佛又是一個科學的迷思。

“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孟子的這句話,仿佛在訴說一個古老的秘密。

他告訴我們,“誠”是一種力量,一種能夠觸動人心的力量。沒有“誠”,便無法真正打動他人。

然而,“動”又是什麼呢?是汽車的啟動,還是菩薩的顯靈?這似乎又是一個無法解答的謎團。

在這段引人深思的文字中,孟子似乎在向我們展示一個孔孟之道的密宗。他引導我們去探索《中庸》中關于“誠”的精義,去尋找那一條頓悟之路。

他告訴我們,“誠”不僅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修行,一種心行的修養。

回想起昨天與一位友人的交談,他提及一本書中關于發财的秘訣。那書中說,要發财就需将心中的“五賊”——仁義禮智信趕出去。

然而,這難道就是我們追求的嗎?将人性的光輝抛棄,隻為追求物質的富饒?不,那不是我們要走的路。我們要追求的,是那條充滿

“誠”與遠見

的人生之路。

誠是天之道,思誠是人之道

是以,讓我們在孟子的指引下,去探索那條屬于我們自己的人生之道。讓我們以“誠”為燈,照亮前行的道路,追尋那份屬于自己的真谛。

重點句子講解: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這句話闡述了“誠”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它不僅是天道的要求,也是人道的核心。人們應該時刻保持對“誠”的追求和實踐。

“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這句話強調了“誠”的力量和影響力。隻有至誠才能打動人心、推動事物發展;反之,缺乏誠意則無法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難以推動任何事情的發展。

這些句子都深刻表達了“誠”在人生、社會中的重要性和價值,引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真誠、善良和正直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