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勞權體制下的企業形成的新價值量如何配置設定(答欲知常)?

作者:鐘建民的理論之說

今日,看到有位欲知常的朋友在《經濟學原理簡說之三:兩種主體之說》一文之後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勞動者與生産資料分離,資産所有者出現,這個容易了解。但生産資料共有,和勞動所有權的出現依然有不懂之處。因為目前發展階段,生産離不開協作式的企業化生産,生産資料或個人所有或股東所有,或公有,前兩者是資本主義的産權所有,而後者在過去的實踐中是主體缺失的虛拟所有,權力行使是代理人制,代理人除了可能的個人利益還兼具受托的不那麼牢靠的産權的保值增值要求。按照勞權經濟學原理。這部分權力理應歸勞動者集體行使,而勞動者在勞動成果的配置設定中也僅僅應該是獲得其自身及家庭所需的消費價值。那麼剩餘就理應留在企業作為生産資料的積累。問題是,勞動者決定消費價值與生産資料積累配置設定的内在機制如何?其二,生産資料要素的流動如何形成?請賜教”(欲知常,2024-4-7,《經濟學原理簡說之三:兩種主體之說》評論)。

欲知常朋友這段評論涉及到的問題為:

1,生産資料公有制為什麼會出現勞動所有權的要求?

2,在已有的公有制實踐中為什麼會出現主體缺失或虛拟所有?

3,在勞權體制下的産權與勞權的關系是怎樣的?

4,在勞權體制下的企業形成的新價值量如何配置設定?

5,勞權體制下的企業内在的經營機制是什麼?

6,勞權體制下的生産資料如何流動或配置?

本文現在就第四個問題作出回答:即在勞權體制下的企業形成的新價值量如何配置設定?

現實的公有制經濟模式,有産權公有制模式和勞權公有制模式的差別。

蘇聯模式是典型的産權公有制模式,即“生産資料公有制+産權制度”的模式。這種模式由于在生産資料公有制基礎上建立的是以資産者為主體的、全面展現資産所有權的制度。是以,這種模式既不能展現勞動者在生産過程中當家做主的管理權,又不能展現勞動者對按勞配置設定的要求。我把這種模式的公有制經濟模式分别稱為過渡經濟模式或不規範的經濟模式:

勞權公有制模式,是生産資料公有制與勞權制度相結合的生産模式,這種模式是與剩餘價值生産方式相對立的生産方式,我把它稱為消費價值生産方式。因為這種生産方式實行了按勞配置設定,每個員工都可以憑借勞動來參與企業生産成果的配置設定,員工的收入與企業的生産成果具有正向的比例關系,兩者的關系是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幹。是以,在建立勞權制度的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企業發展的成果會通過勞動者的收入增長展現出來,勞動者的收入與經濟總量的增長會處于同步發展的狀态。是以,消費價值生産方式又是共同富裕的生産方式。

勞權企業的生産結果配置設定模式,就是按勞配置設定的生産結果配置設定模式,也是展現勞動所有權的生産結果配置設定模式。

我們對人民公社時的生産隊的生産結果配置設定模式是熟悉的,那就是“補償消費的,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餘下都是自己的”。

在這裡,處于第一位“補償消耗的”是生産資料價值消耗的補償;中間的兩個部分分别是滿足勞動者不同範圍公共需要的兩個部分,其中也包括了滿足擴大再生産需要的價值量的扣除,因而這是公共需要價值量的扣除;最後:“餘下都是自己的”,是用于個人消費的價值量,在集體成員之間按照勞動投入量的差别進行配置設定。

這一生産結果配置設定模式,其涵義如下:

1,把生産資料價值消耗的補償放在第一位,展現勞權企業作為獨立的勞動實體,在公有資産保價值的前提下運作和發展的基本要求。

2,在實行按勞配置設定的條件下,勞動者的勞動要麼是滿足自己的公共需要,要麼是滿足自己的個人需要。是以,在實行公有制和按勞配置設定的前提下,已經不存在什麼剩餘勞動,勞動者的勞動不再是剩餘勞動和必要勞動的差別,而是公共需勞動和個體需勞動的差別。在實作生産資料公有制的條件下,企業不再存在單純的資産者,而隻存在勞動所有者。在勞動者全部憑借勞動投入參與生産成果配置設定的情況下,已經不存在“剩餘”一說。

3,在實行按勞配置設定的條件下,消費價值生産方式的價值構成已經是“生産資料消耗價值量+公共需要價值量+個體需要價值量”,而不再存在“必要勞動價值量+剩餘勞動價值量”。

4,由于用于個人消費的價值量,是作為消費價值量,作為企業最終成果,以餘額的形式出現的。是以,按勞配置設定條件下的生産方式,本質上是消費價值生産方式,而不再是剩餘價值生産方式。

為什麼在勞權企業的生産方式中,勞動者的勞動構成變成了公共需要勞動和個體需要勞動、價值構成變成了公共需要價值量和個體需要價值量(消費價值量)了呢?

因為在勞權企業,每個參與勞動的人,都可以憑借勞動投入而參與企業生産成果的配置設定,人人都成為了生産主體。企業生産的成果在扣除了公共需要的項目之後是由大家按照勞動投入量來分解了。每個人投入勞動量的份額與消費價值配置設定的價值量相對應。在這裡,無論是滿足公共需要項目的價值量扣除,還是滿足個人消費需要的價值量配置設定,都是滿足勞動者自身的需要,都是必要的和必須的。是以,再無剩餘可言。

在這裡我們看到,在産權企業,生産主體是資産者,企業生産經營活動展現的是資産所有權,企業實行的也是按資配置設定。是以,勞動者是拿事先約定的工資,他是沒有資格參與到企業生産成果的配置設定中去的。在勞權企業,勞動者都是生産主體,企業的生産經營活動展現的是勞動所有權,企業也實作按勞配置設定。是以企業全員都可以憑借勞動投入量參與企業生産成果配置設定,已經沒有人被排除在生産成果的配置設定之外。

同樣的企業,同樣的生産過程,但是,由于生産資料公有制的差別,形成了勞權企業與産權企業的生産主體不同,進而導緻了生産過程展現的權利要求不同,進而也使企業的價值運動的性質和特征的不同:即對應于資産者的生産成果就是剩餘價值,而對應于勞動者的生産成果就是消費價值;對應于産權企業的是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的差別,對應于勞權企業的是公共需要勞動和個體需要勞動的差別;對應于産權企業的是必要勞動價值與剩餘價值的差別;對應于勞權企業的是公共需要價值與個體需要價值的差別。

為什麼在人民公社時期,在農業生産力發展水準較低的條件下,農村的一對夫婦可以撫養三、四、五個孩子到成家立業,而在經過四、五十年發展之後的今天,在完全放開生育的環境下人們不敢生二胎?根本原因就在于生産方式的不同:

在勞權制度條件下,勞動者為生産主體,企業生産過程滿足的是勞動者的勞動所有權,其生産方式是消費價值生産方式,這種生産方式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憑借勞動投入而參與企業生産成果的配置設定,因而具有共同富裕的特點,這種特點通過勞動者生存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展現出來;

而在産權制度條件下,資産者才是生産主體,企業生産過程滿足的是資産者資産增殖的權利要求,其生産方式是剩餘價值生産方式,這種生産方式因為隻有老闆或股東等資産者才有參與企業生産成果配置設定的權利,而絕大多數的企業員工隻能拿預先确定的工資。是以,企業的增長表現為資産者資産價值的增長。由于勞動者的收入或員工費用與企業盈利是一種反比關系,盈利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是産權企業經營的基本目标,剩餘價值生産方式的這一基本特點決定了經濟的發展是多數人勞作、少數人受益的兩極分化的特點,進而也決定了經濟發展與社會消費水準相對下降的基本沖突,進而也決定了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