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作者:奶茶小潘潘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面人作品:八戒】

前言

捏面人兒,也叫面塑,它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估計沒人能說清楚。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現代風格的面人】

現存最早的古代面人兒,是出土于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地區,根據專家的考證,這座墓葬是唐代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的。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面人作品:招财進寶】

到了宋代,面人兒不僅好玩,而且是可以吃的,比如成書于南宋的《東京夢華錄》,其中就有對捏面人兒的記載: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兒。

當時也管面人兒叫“果食”,既能玩,也能吃。下面幾種面人兒,大家還能記得幾個呢?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琳琅滿目的面人】

一、北京面人郎:生動展現三百六十行

北京面人郎這門民間面塑藝術,是由郎紹安所創。

郎紹安早年曾跟随“面人兒大王”趙闊明學藝,然後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面塑藝術風格:眼明手快”;看得準、拿得穩;題材千變萬化,而且還經常出新。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面人作品:賣簪花】

北京面人郎的素材多來自四種:動物、神話傳說、曆史故事、地方戲曲中的人物。基本形制分“簽舉式”和“案置式”兩種。

  • 簽舉式,多是供兒童娛樂的食玩品,造型簡略,形态生動。
  • 案置式,則是雅緻化的藝術品,做工考究,造型精緻,專供陳列展示之用,為了長期儲存,防裂、防蟲、防黴,是以還需要在原料裡混入添加劑——這也有獨門技巧。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面人作品:賣窗花】

面人郎藝術題材面廣,注重表現現實生活,對三百六十行的情形和各種老北京民俗都有生動的反映。

看到這兒,應該就明白,北京面人郎的東西,其實是作品、不是食品,是以暫時忘記吃,可以多品品精美、巧思的面塑手藝。

到了2008年6月,北京面人郎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面人作品:請财神】

二、上海面人趙:源自北方技藝

不可否認,上海面人藝術離不開趙闊明,上海面人趙,其實就是指趙闊明,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面人兒,其實都離不開“面人大王”趙闊明。

趙闊明是北京人,從國小過京戲,也拉過人力車,19歲開始兼着學習捏面人兒,25歲就能與當時北京東城的面人湯(湯子博)齊名,32歲就已經人稱“面人大王”。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面人作品:買花炮】

不過趙闊明并沒有止步,1938年他來到上海,拜老藝人潘樹畢為師,技藝更加精湛,而且首創“不裂、不蛀、不老”的面人兒,讓面人兒藝術在上海也發揚光大。

是以上海面人趙的藝術作品能夠博采衆長、不拘泥于既定程式,在繼承北方傳統面塑精華的基礎上,又經過江南文化的洗禮,逐漸形成了精緻、優美、靈動的藝術風格。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面人作品:賣花燈】

另外,與北方面人兒的一大差別是,上海面人趙以及他的傳人,也創作了大量現代生活題材的作品,比如既有傳統題材的《白蛇傳》、《梁祝》等,也有《民族大團結》、《友誼長城》等更加貼近現代生活的作品。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面人作品】

不過,以面人趙為代表的海派面塑,現在有些為難:藝人老齡化十分嚴重,很多關鍵的心得和技巧需要傳承。

到了2008年6月,上海面人趙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面人作品】

三、曹州面人:這才是總源頭

曹州面人起源于曹州(即現在的山東省菏澤市),比起北京、上海的面人,曹州面人出現得相對要早一些,至少已有150多年的曆史,最開始由郝勝、楊白四等民間藝人創作并慢慢流傳開來。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曹州面人】

經過六代面人藝匠進行傳承發展,曹州面人兒逐漸擺脫了早期是用來充當民間祭神“花供”的功能,開始成為一種觀賞性、收藏性的民間工藝品。

曹州面人最大的特點是:鄉土氣息濃郁,造型概括、簡練生動、略有誇張但卻适當——把握好度。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曹州面人】

準确地說,在20世紀初的面塑藝術方面,無論山東的李派、上海的趙派、北京的湯派和郎派等流派,無一例外均受到曹州面人的影響。

由于幾位曹州面人大師多次出國表演和傳藝以後,曹州面人越來越受到東南亞、歐美等地區群眾的喜愛。

2008年6月,曹州面人趙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曹州面人】

四、曹縣江米人:使用混合原料

其實曹縣與曹州,其實是同一個地區,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叫法不同而已。

但曹縣江米人與曹州面人最大的差別之一在于:材料不同。

曹縣江米人是取适量江米面和小麥面混合攪勻,兩者摻和比例約為1:2,然後還要經過燙面、盤面、兌色等工序後再進行創作。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曹縣江米人】

不過,跟曹州面人有不少相似之外,尤其是最初的用途:祭祀。

曹縣江米人也是由祭祀民俗而産生的傳統技藝,最開始的題材多是祥禽瑞獸、仙花芝草、神話人物等等。

2008年6月,曹縣江米人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曹縣江米人】

不過曹縣江米人也曾面臨“傳承困難、後繼乏力”的局面,是以曹縣以鄉村記憶博物館為基地,設立“曹縣江米人”非遺傳承點,每年面向社會公衆舉辦免費的教育訓練班,希望将這些藝術不斷傳承下去。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曹縣江米人】

結語

早些年的面人兒藝人,往往每天走街串巷、經常即興創作,是以不僅掌握了娴熟的塑造技藝,而且對題材、造型、配色等爛熟于心。

他們對現實生活、社會各階層的狀态也都非常通達,幾乎可以把三百六十行的情形、當地各種民風、民俗都能通過面人兒生動地反映出來,現在想做到這些,太難了。

奇思妙想、惟妙惟肖的四大面人兒,你還記得幾個呢

【時代感極強的面人作品,讓人頓時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