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訪記㊱中小母嬰連鎖陷入“2養5”困境,資金失血倒逼壯士斷腕

作者:愉悅的葡萄esc

文/中童傳媒記者 原野

走訪記㊱中小母嬰連鎖陷入“2養5”困境,資金失血倒逼壯士斷腕

“現在這些中小型連鎖店的實際情況,大多數都是‘1帶3、2養5’,隻有一兩家店在賺錢。盈利的門店,要貼補虧損的門店。整個連鎖能盈虧持平,就已經很不錯了。”

24年中童傳媒年度全國巡回——動銷中國的前站深度調研來到河南,一位10多年的老代理對中童傳媒的記者說。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了這種現象?這些連鎖都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呢?

走訪記㊱中小母嬰連鎖陷入“2養5”困境,資金失血倒逼壯士斷腕

權衡利弊

通過走訪河南各地部分區域連鎖門店,中童記者總結出以下幾點内在原因(不談客觀環境因素):

走訪記㊱中小母嬰連鎖陷入“2養5”困境,資金失血倒逼壯士斷腕

無法親力親為

某地級市連鎖老闆表示:“随着門店數量的增加,自己的精力逐漸分散,很多新開的門店,經營上早已沒有當初一兩家店時的激情,加上管理能力的不足,旗下很多門店業績并不理想。”

走訪記㊱中小母嬰連鎖陷入“2養5”困境,資金失血倒逼壯士斷腕

背景成本高昂

這些連鎖為了進行标準化管理,提高經營效率,均建立了一定規模的“背景”系統,涵蓋倉儲、物流配送、辦公設施,較為複雜的組織架構等,擡高了總成本,增加了管理難度。

由于沒有足夠多的門店來分攤,背景成本攤派到尚未成熟的有限門店,就會把門店的毛利吃幹抹淨,影響門店良性成長和發展。

這些門店進入“先天不足,後天乏力”的經營怪圈,持續虧損。

那為什麼不關掉一部分門店呢?

走訪記㊱中小母嬰連鎖陷入“2養5”困境,資金失血倒逼壯士斷腕

供應鍊的反噬

零售商規模越大、市場占有率越高,越能獲得區域經銷商的重視。

是以,母嬰門店做連鎖,為的就是做大規模,拿到議價權,降低進貨價,增強利潤彈性。例如,如今如火如荼的奶粉定制款,就是大連鎖才有資格享有的規模“福利”。

為了保持住這個來之不易的“規模效應”,虧損的門店,不能立馬關掉。繼續營運一段時間,以拖待變,萬一夠扭虧為盈呢?

但殘酷的現實是:在這樣的猶豫和徘徊中,虧損與日俱增。

走訪記㊱中小母嬰連鎖陷入“2養5”困境,資金失血倒逼壯士斷腕

員工問題

走訪中,記者還了解到一個比較獨特的因素。

這些區域型的連鎖門店,是在一個地區紮根成長起來的,有着不少的情感因素和曆史糾葛。

以某地級市母嬰連鎖為例,從第一家門店,到規模逐漸壯大,有一批員工,是跟着企業風風雨雨一起走過來的,老闆不忍心裁撤。

老闆認為,這些人年齡不小了,裁掉,就意味着下崗,失去收入來源。在這些欠發達的小城市,很難再找到合适的工作的。

但這些員工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較慢,教育訓練難度大,成本高,收效甚微。

為提升員工整體素質,補充新鮮“血液”,公司隻能不斷招聘新員工,造成内部人員冗雜,人力成本攀升,經營效率當然提不上去。

那麼,面對這些問題,這些連鎖應如何權衡利弊,做出調整呢?

走訪記㊱中小母嬰連鎖陷入“2養5”困境,資金失血倒逼壯士斷腕

适時而變

在母嬰大盤持續縮減下,區域型連鎖很難在本地進一步提升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在靈活單店和大型連鎖的雙重擠壓下,“2養5”現象處理不好,最後是會要人命的。

下面是走訪過程中,一些區域型連鎖适時做出的一些決策和調整。

安陽某連鎖,這是我們24年動銷調研的第9個案例:

①進行人事調整,對員工和管理幹部進行裁撤、調崗;

②總店面積從3000平調整到300平,關閉經營較差的門店,收縮戰線;

③旗下門店全面轉型健康調理。

新鄉某連鎖,這是我們24年動銷調研的第13個案例:

①聯合創立母嬰聯盟,加入整合大軍,做強供應鍊優勢;

②不再追開新店,以一家新開精品店為試點,嘗試新事物,穩紮穩打。

平頂山某連鎖,這是我們24年動銷調研的第18個案例:

①實行各門店獨立自主經營模式,保留連鎖招牌和部分會員福利,奶粉、紙尿褲等剛需品,可自願參與聯采,也可做自主品牌,靈活經營;

②增加藥浴、産康等附加服務,提升門店坪效。

③豐富奶粉、紙尿褲品類,讓客戶進店就能找到想要的牌子。

面對目前的經營困境,中小型連鎖必須清醒認識到,唯有“斷臂”才能求生。

當然,各地區情況有異,需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身的改革發展路徑,才能真正解決“2養5”現象。

在中童傳媒舉辦的24年動銷中國全國巡回大會上,我們将圍繞《破界融合賣好貨》的主題,邀請走訪的管道商,一起探讨當下的母嬰管道如何走出動銷困局,重新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