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甯街道祥和社群:“薛姐”銀發志願服務隊 激活小區治理

作者:麒麟融媒
建甯街道祥和社群:“薛姐”銀發志願服務隊 激活小區治理

老年人是社會寶貴财富,老有所為,大有可為,祥和社群廣泛吸收“銀發人才”,積極發揮離退休黨員“傳、幫、帶”作用,組建一支包含沖突調處、政策宣傳、紅色教育等多個方面的銀發志願服務隊,充分發揮老黨員經驗足、威望高、了解社情民意的優勢,當好化解沖突“和事佬”、鄰裡關系“潤滑劑”,在服務群衆、奉獻社群過程中實作幸福晚年的“價值躍升”,成為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中堅力量”。

建甯街道祥和社群:“薛姐”銀發志願服務隊 激活小區治理

她們每天在轄區各個角落,擔當宣講員宣傳黨的最新政策,成為聯絡員積極開展普法宣傳,變身“和事老”調解鄰裡沖突,組建“智囊團”為社群發展出謀劃策……她們是祥和社群“薛姐”銀發志願服務隊。隊員以轄區中老年幹部、機關事業機關退休幹部、熱心群衆為主體,隊長薛秀文是祥和社群的居民代表、鄉賢人才、五老志願者、基層治理熱心人等多重身份。這群“銀發”志願者退而不休,老有所為,積極參與各類志願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這支團隊為社群治理和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

建甯街道祥和社群:“薛姐”銀發志願服務隊 激活小區治理

示範帶動,鄰裡互助。“小蜜蜂”飛舞千家萬戶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扮演“幫幫團”,居民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社群,“薛姐”銀發服務隊充分發揮優勢,成為基層治理的“生力軍”。看到家庭糾紛會擺出老資格出面調解,“銀發”身影已經成為是社群志願者群體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把“黨味”與“地氣”相結合,以分享會、話家常等貼近群衆的形式,宣講黨的創新理論、社會治理相關法律、惠民政策,引領小區居民堅定信心跟黨走。他們投身到建立文明城市工作中,帶頭履行《文明市民公約》,做踐行文明的“領頭雁”,投身到社會治理工作中,帶頭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做支援社群工作的“好市民”。社群鄰裡節、“涼亭夜話”“居民議事廳”,哪裡有活動,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在疫情防控期間,這支“年齡最大、輩分最高、力度最強”的志願者隊伍成為社群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織起一張牢不可破的防疫安全網。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積極向居民做工作拆除柴棚20餘間,主動靠前解釋政策,做好居民群衆的安撫工作,實作了沖突糾紛不出社群。幾年來,志願服務隊參與社群開展“我們的節日”“鄰裡節”“情感關懷”等活動30餘次,調解鄰裡糾紛5起,為社會基層治理注入新活力,老同志們通過參加社群的各種志願服務活動,無私奉獻,服務社會,老有所為,傾情下一代,餘熱也生輝,樂在其中。

鄰裡守望,服務貼心。“隻要能幫得上忙,我們都盡全力去做。”這是銀發服務隊隊長薛秀文的口頭禅。今年61歲的她,幾年來帶領轄區退休人士、熱心居民一起參與垃圾分類、清潔衛生、反詐宣傳、義診義剪等志願服務,為社群和居民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深受鄰裡好評。談起老年志願者參與社群服務,薛秀文認為,“銀發”志願者有很多優勢,年輕上班族平時忙于工作,而老年人時間充裕、經驗豐富,且長時間紮根社群,他們彼此交流多、互動多,更容易打破大社群單元樓的隔閡,成為互幫互助、守望社群家園的紐帶。

建甯街道祥和社群:“薛姐”銀發志願服務隊 激活小區治理

網格服務,熟人精準。銀發服務隊以群衆滿意為目标,打造“熟人圈”網格,“熟人圈”變固定為流動,拉近居民距離;“熟人圈”化被動為主動,及時收集民情民意20餘條;依托“熟人圈”陸續開展防詐騙宣傳活動6次、普法宣傳5次,環境衛生提升活動20餘次,真正讓社群的鄰裡關系,成為整個社群建設中的軟環境,用熟人聯系熟人,充分發揮群衆優勢,做到小事自行解決、大事及時回報、難事共同處理,切實增強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能力。

銀發服務隊緊緊圍繞“與黨同心,與社群同行”,以“盡我所能,盡力而為”的态度,立足“居民需要”和“黨員所能”,主動認領志願服務崗位,為社群發展貢獻着積極力量,在新征程中發光發熱。

圖文:莊霞

責編:窦俊偉 高夢娜

稽核:李洪利

建甯街道祥和社群:“薛姐”銀發志願服務隊 激活小區治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