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業第一、發表SCI論文10篇 空軍軍醫大學這位同學很“硬核”

作者:西部網
專業第一、發表SCI論文10篇 空軍軍醫大學這位同學很“硬核”

空軍軍醫大學2021級博士研究所學生高翔宇(來源 空軍軍醫大學)

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以第一或者共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0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17.1,累計影響因子60;獲西北地區研究所學生英語演講邀請賽一等獎;獲得空軍軍醫大學優秀學員5次、研究所學生學習成才标兵1次、優秀學員骨幹2次、優秀共産黨員1次……從播種到生根,從破土到開花,空軍軍醫大學2021級博士研究所學生高翔宇用奮鬥繪就了青春精彩的一筆。

播種:立志救死扶傷

國中時,高翔宇在一次乘坐火車的過程中,同車廂一名男子突然倒地不起,失去意識。列車廣播響起,緊急呼叫醫生,隻見一名醫生匆匆趕來,大喊:“我是醫生”。通過胸外按壓對男子心肺進行複蘇,倒地男子的意識逐漸恢複。從患者倒地到醫生救援成功,前後不過二十分鐘,高翔宇目睹了全過程。那時候,他深切感受到“和死神搶人”成功後的喜悅,一顆救死扶傷的種子在他心裡悄然紮根 。

聯考後,憑借着優異的成績,高翔宇被空軍軍醫大學錄取,成為了一名生長軍官學員。雖然一開始嚴格的規章制度限制着學習生活中的每一處細節,讓他很不習慣,但看着身邊優秀的同學面對困難時的咬牙堅持,他暗暗告訴自己:“既然來到了這裡,擁有這樣的學習條件,就要學出個樣子來。

專業第一、發表SCI論文10篇 空軍軍醫大學這位同學很“硬核”

空軍軍醫大學2021級博士研究所學生高翔宇(來源 空軍軍醫大學)

大學期間,分秒必争進行專業知識的積累和醫學基本功的培養,參加各類大賽擔任學員骨幹組織策劃各類活動,快速提升了自身的綜合能力,臨近畢業,高翔宇又面臨着碩士研究所學生入學考試和臨床實習。那段時間,除了洗澡和睡覺,他将所有時間都用來學習。就當他感覺内在動力難以支撐繁重的學習任務時,臨床實習期間的一次經曆,再次激發他向優秀發起沖鋒的熱情。

當時,一位“皮包骨頭”的惡性良性腫瘤患者肚子裡長着一顆30斤左右的惡性良性腫瘤,手術室内心電圖一次次從趨于平行到有序起伏,醫護人員拼盡全力将患者從死神邊緣拉了回來。那一刻,高翔宇不禁感概生命的頑強和堅韌,從前輩身上他更深刻領悟到了 “精醫”二字的力量。

開花: 星光不負趕路人

碩士入學之後,導師蔣曉帆教授告誡高翔宇,研究所學生期間的時間十分寶貴,一定要認真學習,好好搞科學研究,千萬不能虛度光陰。高翔宇深以為然,謹遵笃行、刻苦鑽研,終于在碩士第三年的時候順利直通博士,成為“3+3”碩博連讀生。

博士期間,通過努力學習,高翔宇以專業課平均分87.6分的成績,排名年級第一。

雖然課程學習階段名列前茅,但在科研方面,高翔宇卻發現,實驗并沒有自己預想中簡單,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他也時常為實驗失敗而苦惱。

腦梗是第二大緻死性疾病,以目前的治療方法來看,患者後期的神經功能恢複效果不甚理想,有着很高的緻殘率。一次實驗室的資料分析中,高翔宇突然想到,如果可以通過外泌體治療,來減輕腦卒中後神經元的損傷,進而減少神經元的死亡,就可以為臨床腦梗治療提供理論基礎。假設應用到臨床治療,可能會對患者預後有積極作用。

專業第一、發表SCI論文10篇 空軍軍醫大學這位同學很“硬核”

空軍軍醫大學2021級博士研究所學生高翔宇(來源 空軍軍醫大學)

通過檢索國内外文獻,高翔宇發現這是一個比較新穎思路。同時,他的導師也給予了鼓勵,表示可以一試。雖然設想十分完備,準備也很充足,但實驗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第一次成功之後,資料很難複現,甚至經常出現陰性的結果。高翔宇表示,“當時壓力很大,好在頂住了壓力沒有放棄。”

随着實驗次數不斷增多,實驗條件也在不斷調整,經過不懈努力和探索,高翔宇作為第一作者在高影響力的國際期刊雜志《ACS Nano》,發表SCI論文,學術成果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壁報交流。

說起這些年堅持的動力,他總結為兩個詞:一個是“專注”,另一個是“延遲滿足”。“做一件事時,要制定出目标和完成節點,再心無旁骛地去完成,用‘專注力’享受完成的過程,集中精力積極總結,從‘延遲滿足’中展現個人價值,獲得成功喜悅。”高翔宇說。

今年盛夏,高翔宇即将告别學生時代。暢想未來,他說:“治病救人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我的研究方向和腦卒中有關,希望以後能夠盡自己的力量将這些成果繼續完善,争取早日将成熟的技術應用于臨床,造福于人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