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滬深北交易所釋出!事關上市公司ESG報告

作者:證券時報
滬深北交易所釋出!事關上市公司ESG報告

強化可持續發展相關資訊披露,提升A股國際影響力。

為進一步提高可持續發展相關資訊披露品質,4月12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滬深北交易所”)釋出《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下稱《指引》),采用強制披露與自願披露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資訊披露架構,接軌國際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披露要求,明确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披露議題。

業内人士認為,《指引》是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重要裡程碑事件,将有助于提供規範、可比、高品質的資訊,彰顯優質公司投資價值,吸引中長期資金,提升A股國際影響力。

加強可持續發展信披 促良好市場生态加速形成

為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若幹意見》,落實中國證監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等政策檔案要求,滬深北交易所正式釋出《指引》,自2024年5月1日起實施。

《指引》共6章63條。針對公開征求意見過程中收集到的市場各方80餘份回報意見,證監會及滬深北交易所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多數已充分吸收采納。相比于征求意見稿,《指引》做出如下調整:

一是适當放寬部分披露要求。如要求在4月30日前披露,但不要求必須和年報同時披露,以緩解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年報與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壓力,以及增加财務影響定量披露豁免條款等。二是增加議題明細。在《指引》附件中直接列明所包括的議題清單,便于企業執行。三是明确不同重要性議題的披露要求。明确具備财務重要性的議題需按照“治理—戰略—影響、風險和機遇管理—名額與目标”的四要素架構進行披露,對于僅具有影響重要性的議題,則根據具體議題相關名額要求披露。四是完善具體披露要求和文字表述。如整合優化部分議題章節,新增利益相關方管理、盡職調查、靈活就業、普惠金融、碳排放權交易情況等披露要求,允許整合披露治理相關資訊,增加資料追溯調整豁免情形等。

規則實施方面,《指引》明确報告期内持續被納入上證180、科創50、深證100、創業闆指數樣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應當最晚在2026年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公司自願披露2024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報告内容應當與指引要求保持一緻。

披露架構方面,對于具有财務重要性的議題,公司應當圍繞“治理—戰略—影響、風險和機遇—名額與目标”四個核心内容進行分析和披露。具體議題方面,《指引》設定了應對氣候變化、污染物排放、生态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鄉村振興、創新驅動、員工等21個議題,并通過定性與定量、強制與鼓勵相結合的方式對不同議題設定了差異化的披露要求。

業内人士指出,ESG報告的釋出給投資者帶來新的視角,用以分析公司的增長品質和長期發展動力等。ESG報告中圖文并茂的分析,相較于年報中枯燥文字,更有利于投資者了解公司的各項業務發展潛力。同時ESG披露可以提升公司自身的規範運作水準,促進公司和經濟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保護投資者利益。

監管層、交易所協力促綠色資源優化配置

實作“碳達峰、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刻變革,需要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來提供強大支撐。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做好包括“綠色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

為了更有效地利用金融服務支援國家戰略的實施、推動綠色發展以及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資本市場監管部門或自律組織積極出台系列的金融支援政策,旨在優化資源配置,進而有力推動社會經濟實作可持續、高品質的發展。2022年11月,中國證監會在《推動提高上市公司品質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中,要求建立健全可持續發展資訊披露制度,制定立足大陸實際、符合國際趨勢、具有中國特色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資訊披露規則體系,明确實施路徑,有計劃分階段逐漸推廣。

上交所表示,近年來持續引導上市公司加強可持續發展相關資訊披露,在推動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改革中積極融入綠色可持續要素。截至2023年底,上交所共10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度社會責任報告、ESG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率達到47%,披露數量和占比均創出新高。上證50、科創50指數樣本公司基本實作全覆寫,上證180指數樣本公司報告披露率超過90%。

深交所也曾先後推出《上市公司環境資訊披露白皮書》《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資訊披露白皮書》,通過分享深市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資訊披露實踐及優秀案例,引導上市公司強化可持續發展資訊披露意識,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北交所表示,将充分發揮“主陣地”的市場功能,深化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快提升市場建設成效,推動創新型中小企業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綠色轉型,為建構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做好ESG評級、投資工作 推動建構良好的可持續生态

近年來,上市公司積極披露社會責任報告、ESG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報告數量和品質不斷提升,可持續、綠色、低碳發展相關的投資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可持續資訊披露與可持續投資互相促進的良好市場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相較于僅依賴财務名額來評估投資價值,ESG投資理念将環境、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這三大核心要素融入投資機構的決策考量之中。這不僅是對傳統投資政策的有益擴充,更是與目前“雙碳”戰略和綠色發展的時代趨勢相契合。ESG投資理念進一步豐富了衡量企業投資價值的标準,使投資者能夠更準确地識别出具備長期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優質投資标的。

“ESG投資是一種整合性的投資方式,包括任何對投資業績可能具有重要影響的财務和非财務因素。相較于更加注重道德或倫理回報互相結合的影響力投資,ESG投資強調既要追求财務回報,也要考慮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影響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非财務回報因素。”金長川資本創始人兼董事長劉平安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

下一步,滬深北交易所在證監會統一部署下,将做好市場教育訓練等服務工作,适時制定更細化的披露指南,為上市公司執行《指引》規定提供具體指導,并支援相關部門做好ESG評級、指數開發和投資等工作,進一步增強正向激勵,推動建構良好的可持續生态。此外,三所還将根據《指引》執行情況适時評估擴大強制披露主體範圍,推動更多上市公司披露高品質的可持續發展資訊,促進夯實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基礎。

責編:萬健祎

校對:冉燕青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台所有原創内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關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滬深北交易所釋出!事關上市公司ESG報告

點選關鍵字可檢視

潛望系列深度報道丨股事會專欄丨投資小紅書丨e公司調查丨時報會客廳丨十大明星私募訪談丨重磅!中央彙金增持四大行,将長期支援其穩健發展丨證監會釋出“1+N”6項規則,科創屬性評價有調整,主機闆和創業闆上市标準将适度提高丨一圖看懂!新“國九條”要點速覽丨重磅發聲!吳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資本市場有效治理丨重磅!資本市場新“國九條”釋出丨又爆發!上金所出手丨唐雙甯,被提起公訴!丨大爆發!“七巨頭”一夜暴增超2.3萬億丨連收10份關注函!臨時換會計所,這家A股公司想買審計意見保殼?

滬深北交易所釋出!事關上市公司ESG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