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耕海牧漁 夯實“藍色糧倉”

作者:上午 News.com.com

2023年4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先後來到湛江、茂名、廣州等地,深入企業、港口、農村等進行調研并發表重要講話,寄望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賦予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為廣東奮進新征程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勁動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殷殷囑托仍在耳畔,聲聲關懷催人奮進。一年來,廣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訓示精神,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推進現代化建設,全力奏響走在前列、當好示範的時代強音。從今天(4月10日)起,本台推出《沿着足迹學思想》系列報道,展現湛江、茂名、廣州等地的發展變化,折射廣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堅定不移推進高品質發展的生動實踐。

耕海牧漁 夯實“藍色糧倉”

4月,海水溫度攀升,海鮮水産開始進入繁殖活躍階段。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視察的第一站,就來到了湛江,一個和海洋很親近的地方。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裡,魚蝦歡騰于水庫之中。海洋種業研發、海洋漁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關切的這些“國之大者”,正是基地的重點工作。

如何向海洋要食物?這是李觀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回想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種業是現代農業、漁業發展的基礎,要把這項工作做精做好。”至今仍讓他深有感觸。現在,全國每5隻對蝦有3隻來自湛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1988年開始,大陸從國外引進南美白對蝦,由于種苗技術被外國壟斷,我們的發展之路無比艱辛。

耕海牧漁 夯實“藍色糧倉”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在農業領域裡的地位不言而喻。但種苗選育前期投入資金大、花時間多、技術複雜,最不容易見到效果。科研團隊這麼一鑽研,就是八年的時光。終于在2011年,基地選育出了“中興一号”新品種。更便宜的國産蝦苗價格,讓對蝦養殖在當地迅速普及,壯大為增收緻富的特色産業。

向海洋要食物,必須依靠自主研發打好種業翻身仗。這一年,研發人員潘榮華還有了新的思考:耕海牧漁,應該充分挖掘好本土優勢資源。為此,他專注在野生大黃魚的人工繁育工作上。

一年後的今天,這裡建起了800平方的馴化工廠中的房間,成功安裝養殖裝置。

耕海牧漁 夯實“藍色糧倉”

“推動海洋漁業向資訊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更新”,湛江漁民們也不再執着于“汗水漁業”。一部手機,可觀魚群動态;足不出戶打開實時監控畫面,可将漁民養殖全過程納入眼底,實時資料呈現在眼前……一幕幕數字化的應用場景,正從湛江灣實驗室走向日常生活。

如今,不僅僅是淡水區,偏遠地區的鹽堿地也能輕松養殖來自湛江的魚蝦。從“一條魚”到“一條産業鍊”,魚苗價格更便宜、漁民勞作更輕松。這些實實在在的成果,無不印證了: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是實作“藏糧于海”、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踐行大食物觀的重要路徑。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奏響海洋牧歌的嘹亮号角。

來源:廣東新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