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後一公裡”的溫暖

作者:天府社事釋出

安甯療護是一種臨床醫療與社會關懷的照護方法,對面臨威脅生命疾病的患者和他們的親人提供整體的關懷。目前,安甯療護在全球範圍内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實踐。天府新區快速部署安甯療護基線調查,摸清新區安甯療護服務現狀,積極動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新區群衆提供人生“最後一公裡”的溫暖。

“最後一公裡”的溫暖

家住天府新區太平街道的李爺爺(化名),今年71歲,肺癌晚期患者,全身骨轉移,長期卧床導緻全身多處壓瘡。李爺爺從2023年7月份開始,間斷到太平中心衛生院注射嗎啡止痛,後其兒子了解到太平中心衛生院有居家安甯療護服務,遂立即邀請醫務人員上門為李爺爺注射止疼針、進行相關護理等服務。

安甯療護團隊第一次上門為李爺爺護理時,他說知曉自己身體情況,隻希望減輕家裡負擔,過完自己72歲生日後再沒有痛苦地離去。為了完成李爺爺的心願,團隊特地邀請原華西二院護理部主任王玉瓊一起研究确立護理方案。團隊人員從精神上鼓勵安慰李爺爺,也從物質上為其提供幫助。團隊每周至少2次電話訪視和1次入戶随訪換藥,同時通過談心給李爺爺本人與家庭提供情感支援。為減輕患者家庭經濟負擔,還為他免費申請癌症止疼藥物,另外免費贈送護理墊、尿不濕、PP粉與壓瘡藥物,并外借氣墊床給予其使用。在整個安甯療護團隊的幫助下,李爺爺一家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得到了補充與慰藉。經過護理人員的悉心呵護和積極鼓勵,李爺爺目前樂觀積極面對生活,對即将到來的生日充滿期望。

“最後一公裡”的溫暖

今年89歲的王奶奶(化名),多年前因患左側眼睑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導緻左眼失明,局部紅腫、滲血,眶周脹痛,已處于生命末期。2023年11月在太平中心衛生院住院對症支援治療後,回到家中接受安甯療護。王奶奶出院後,安甯療護團隊多次對王奶奶進行随訪,随訪内容主要為安甯療護并記錄随訪情況(基礎生命體征評估、緩解疼痛、傷口護理、運動指導、營養指導、心理護理、活動等狀況)。在一次入戶訪視後的淩晨,王奶奶在家屬的陪伴下安詳走到了生命終點。家屬告知團隊人員這個消息的同時,多次表示感謝,說王奶奶一生都愛幹淨,在團隊的悉心護理下潰爛的傷口一點氣味都沒有,讓王奶奶在生命的最後安詳、沒有痛苦地離開……

什麼是居家安甯療護

居家安甯療護是一種為居家臨終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護理和支援的醫療服務。其目的是幫助臨終患者減輕病痛,尊重患者意願,讓患者在熟悉的環境中,在家人的陪伴下,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獲得安詳和舒适,有尊嚴無遺憾地離開,是符合個人、家庭、社會需求的一種情感需求。

居家安甯療護現狀

大陸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和癌症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高發,衰老、臨終和死亡已成為老齡健康服務領域無法回避的難題,呼喚着安甯療護服務的大力推廣。然而,大陸安甯療護專業資源嚴重短缺,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對于無法或不願到二、三級醫療機構接受安甯療護服務的臨終老人來說,在社群和居家環境下善終已成為當務之急,社群和居家安甯療護是有效緩解機構就診壓力,為臨終病人和家庭提供便捷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是以,如何在分級診療背景下整合資源、建構切實可行的社群和居家安甯療護服務體系,是積極應對老齡化,利國利民的善舉。

太平中心衛生院居家安甯護理介紹

太平中心衛生院居家安甯護理團隊成立于2023年7月,配置高年資醫生3名,護士8名,其中進階職稱2名,中級職稱7名,并聘請原華西二院主任護師王玉瓊作為技術顧問,建立居家安甯護理(延續護理)門診一個,安甯療護病房4間。團隊堅持“服務一名患者,溫暖一個家庭”的工作理念,長期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以下服務:

1.常見症狀的控制:包括疼痛、發熱、便秘、呃逆、排尿困難、焦慮、抑郁。

2.中醫适宜技術中醫辨證後的草藥治療:穴位敷貼、針灸治療達到一定的止痛、止吐、止呃逆、助眠;五音療法起到鎮靜、安神、甯心的作用。

3.舒适照護:從生理、心理舒适、環境等方面,減輕患者疼痛、焦慮,使患者的情緒趨于安甯平和。

4.人文關懷:病人過生日時送上生日祝福,通過聊天了解患者的心願,列出心願清單。

5.哀傷輔導:協助患者家屬學會接受和面對喪親的事實,引導其合理表達和宣洩自己的哀傷情感。同時協助患者家屬将情緒的活力重新投注在其他關系上,鼓勵家屬向逝者告别,以健康的方式,坦然地将情感表達出來。

6.多學科團隊協作:營養師、藥劑師、康複師和心理咨詢師給予專業指導。

四川天府新區将繼續堅持

以患者與家屬為中心

堅守民本情懷,踐行社會責任

打造安甯療護多學科專家團隊

提升安甯療護的能力和水準

持續優化安甯療護服務品質

努力為老百姓提供更優質

更全面的照護和人文關懷等服務

為老人和家屬帶來安慰

讓生命的“終點”變得溫暖從容

來源:太平中心衛生院

編輯:王亦菲

責編:李曉怡

稽核:楊子涵

“最後一公裡”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