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作者:桃花眼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

此文僅在今日頭條釋出,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

文 |桃花眼

編輯 |桃花眼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前言:

人生在世,誰不向往實作自己的夢想?

誰不渴望擁有最珍貴的愛情?有人為了夢想可以放棄一切,有人為了愛情甘願犧牲自我。

但如果讓你在事業巅峰和愛情之間二選一,你會怎麼選?香港著名歌手張德蘭給出了她的答案。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天賦初露 童年熠熠生輝

張德蘭出生在香港的一個普通家庭,兄弟姐妹共有十人,她排行最小。

從小,張德蘭就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音樂天賦。

五歲那年,家人帶她參加了一場童裝公司舉辦的歌唱比賽。

舞台上,身着漂亮裙裝的小女孩完全沒有怯場,一首《媽媽好》唱得婉轉動聽,瞬間征服全場,一舉奪得了冠軍。

這一戰績讓張德蘭的家人驚喜不已。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姐姐們意識到,這個小妹妹身上有着非同一般的潛質。

于是,她被送到了香港最好的舞蹈學校學習。

在那裡,張德蘭如魚得水,唱跳俱佳。

很快,她就憑借出色的表現,受到老師們的青睐。

老師常帶着她參加各種演出,香港的大小舞台幾乎都留下了這個小姑娘的身影。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八歲時,張德蘭的才藝更上一層樓。

她已經能熟練地演唱百餘首英文歌曲,跳起各式各樣的舞蹈。

在香港,提起"張圓圓"這個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童星的光環加身,張德蘭開始頻繁地出入各大電視台,與當紅明星同台獻藝。

她的舞台感染力和靈動的表情,深深吸引着觀衆的目光。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加盟無線 "四朵金花"綻放異彩

1970年,年僅十歲的張德蘭被香港無線電視台(TVB)相中,正式入職成為一名小演員。

在TVB期間,她參與了衆多綜藝節目和電視劇的錄制。

《歡樂今宵》是當時TVB最火爆的綜藝節目之一,無數當紅明星都在這個舞台上綻放光彩。

張德蘭也不例外。

她憑借甜美靈動的氣質,在"多咀街"、"怪招"等經典環節中給觀衆留下了深刻印象。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幾年後,TVB力捧了一個别具一格的女子組合——"四朵金花",成員包括沈殿霞、汪明荃、王愛明和張德蘭。

盡管是四人中年紀最小的,但張德蘭毫不遜色,憑借紮實的唱功和舞技,很快跻身團隊中的中堅力量。

"四朵金花"接連推出了《玩玩啦》《四朵金花》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人氣一路飙升。

就在事業蒸蒸日上之際,張德蘭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改名。

她将原本的藝名"張圓圓"改為"張德蘭",寓意美麗高雅的紫色蘭花。

這一改變,象征着她由稚嫩走向成熟,預示着一個全新的事業高峰期即将到來。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遠赴獅城 音樂才華綻放

1979年,懷揣音樂夢想的張德蘭隻身赴新加坡,開始制作屬于自己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心花放》。

為了呈現最佳的錄音效果,她事無巨細地參與到每一個環節,從編曲到和音都親力親為。

專輯一經推出便引起轟動,大獲成功。

不久後,她又推出了又一張專輯《茫茫路》,憑借出色的唱功和感人至深的歌詞,斬獲多個音樂獎項。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她清麗空靈的嗓音,如泣如訴的演繹,打動了無數樂迷的心。

與此同時,張德蘭在影視界也開始嶄露頭角。

她先後參演了《陸小鳳》《神雕俠侶》等家喻戶曉的電視劇。

一次,《陸小鳳》導演為難地發現,怎麼都找不到合适的主題曲。

張德蘭挺身而出,現場即興演唱,讓導演當即拍闆決定,非她莫屬。

于是,《願君心記取》《落花淚影》等主題曲悉數出自她手,成為一代人難以忘懷的回憶。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一曲春晚 王者歸來

八十年代,張德蘭憑借精湛的唱功、親和力十足的形象,俨然成為了與梅豔芳、陳慧娴齊名的巨星。

1983年,她在劉德華版《神雕俠侶》中飾演郭襄,并演唱主題曲《何日再相見》,塑造了一個活潑機智、熱情洋溢的江湖女俠形象。

兩年後,她與廣州太平洋唱片公司合作,在内地公開發行個人專輯《張德蘭歌集》,成為香港歌手在内地發行專輯的第一人,人氣直沖雲霄。

1986年的春節聯歡晚會,生逢其時。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當時春晚正處于創新階段,大膽啟用新人,力求多元化表演。

張德蘭把握機會,帶來一首《春光美》,以獨特的唱腔和細膩入微的情感表達征服現場觀衆,為自己的事業生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春晚過後,她的知名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事業的頂峰,張德蘭沒有一味追求名利,而是果斷地選擇了愛情。

1987年,她發行了最後一張專輯《愛你不變》後,便義無反顧地淡出了娛樂圈,與相戀多年的楊偉誠步入婚姻殿堂。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隐退從醫 活出精彩人生

張德蘭自幼與楊偉誠相識,兩人情投意合,但不被看好。

在事業低谷時,是張德蘭始終支援和鼓勵他。

為了這份來之不易的愛情,張德蘭毅然放棄了演藝事業,全心全意支援丈夫的工作。

而楊偉誠也沒有辜負妻子的付出,他孜孜不倦,最終成為了香港西九戲曲中心顧問小組主席。

在平淡的婚後生活中,張德蘭并沒有就此停下腳步。

40歲那年,她突然萌生了學醫的念頭。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要知道,醫學本就是公認的難啃之學,更何況她已過而立之年。

但憑着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她硬是用5年時間完成了全部學業,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醫者,用專業和愛心溫暖更多人的人生。

在外人看來,張德蘭的人生軌迹似乎難以了解:為何在事業巅峰毅然隐退?

大器晚成又為何在中年學醫?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面對種種疑問,她總是莞爾一笑:"我已經在娛樂圈打拼了二十多年,也該停下來歇一歇,好好陪伴家人了。

學醫是我的一個心願,總想為這個世界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如今,與丈夫相伴37載的張德蘭,雖然膝下無子,卻擁有了最樸素、最真摯的幸福。

楊偉誠雖然不善言辭,但心裡始終眷戀着妻子無條件的信任與支援。

正如他所言:"在所有人都覺得我沒出息的時候,是你給了我勇氣。

這一生,遇見你是我最大的幸運。"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

結語:

張德蘭的一生,是一個傳奇:從天賦異禀的童星,到家喻戶曉的歌影視三栖明星,再到隐退後重新啟程的醫者。

她沒有被名利和外界的眼光所束縛,而是始終堅持内心的選擇,活出了精彩人生的多重可能。

她将事業推向高峰,又在頂點果斷轉身;她甘願為愛隐退,又在中年重拾理想;她擁有令人豔羨的才華,卻始終保持赤子之心、平和質樸。

正是這種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讓她收獲了最寶貴的愛情,演繹了最動人的人生。

是以,當我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臨事業與愛情的抉擇時,不妨以張德蘭為鏡,問問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

也許,我們要的從來都不是塵世的名利與光環,而是那份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能坦然面對的從容與淡定。

正如張德蘭所言:"要無愁,莫妄求"。

淡泊明志,甯靜緻遠,方得始終。

巅峰時為愛隐退,40歲成為醫生,無兒無女的她,卻成了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