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出品|車頭條 作者|哆啦C夢

自從小米SU7啟動傳遞以來,幾乎就沒有下過熱搜。不誇張地說,可能除了蘋果公司,很難有其他車企能像小米這樣吸引大批流量了。

這幾天,有關小米SU7的一切動态,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會吸引大量關注。這種熱度,恐怕是所有新勢力眼饞而得不到的。

今天,筆者就簡單統計下小米SU7傳遞以來的各種“第一次”,見識一下小米的熱度。

SU7的種種第一

第一位SU7車主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高先生是全網首位小米汽車車主,他是一名結構設計師;

第一位霞光紫車主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一位女車評人王女士成為首個提到了霞光紫顔色的小米SU7車主。

以上兩名車主均享受到雷軍親自交車服務。

首輛可以靠租車還月供的汽車

由于小米SU7熱度高,首批小米車主竟可以靠租車“回本”。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據報道,很多自媒體、網紅想蹭小米SU7流量,是以選擇租車。有首批拿到車的車主開始搞起對外出租,有車主一天出租費就基本覆寫月供。

一位從事新能源車輛租賃的劉先生稱,小米SU7行情價高達一天2000至3000元,遠高于保時捷、特斯拉等租車費。

有車主按小時收費,一小時500元,每天平均收益達到3000元。

全國首撞(賽道版)

4月11日,部落客“堂主”在上海天馬賽車場駕駛小米SU7時,突然在拐彎處沖出賽道撞牆,這也是小米SU7全國“首撞”。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根據“堂主”釋出的視訊顯示,碰撞發生瞬間,車内主駕駛、副駕駛氣囊全部彈出;前擋風玻璃也出現大量裂紋。同時,根據在現場的其他人提供的資訊顯示,在撞牆前注意到車輛輪胎有“冒火”現象。

而車輛外部方面,由于賽道邊圍欄處有輪胎等緩沖設施,這輛小米SU7損壞程度并不高。從照片看,車輛前臉有輕微突起,不很嚴重。

對于發生事故的原因,“堂主”解釋稱是刹車皮沒了,碰撞後,該部落客檢查了小米SU7兩隻前輪發現,刹車皮已經磨損殆盡;而後輪也磨損了一部分。

是以,在碰撞發生前,車輛就已經沒了刹車,當時時速是174公裡每小時,最後依靠後輪刹車、車輛的動能回收系統加上賽道外沙地阻力,使得最終碰撞速度是55公裡每小時。

對此,小米汽車方面回應稱,小米SU7是城市用途的高性能豪華科技轎車,雖然性能出色,但僅适用于使用者日常駕駛。即使是專業賽車手,在下賽道前也要對車輛進行專業整備,普通使用者不要輕易嘗試駕駛SU7進行賽道駕駛。

全國首撞(公路版)

4月11日,有車評人發視訊稱,自己駕駛的SU7同樣發生碰撞,算下來應該是小米SU7全國“公路”首撞。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據車評人“不是車評”描述,自己駕駛SU7拍攝素材過程中,在一十字路口綠燈左拐時,與對向直行的一輛奔馳轎車發生碰撞,SU7全責。

視訊畫面顯示,這輛小米SU7右側兩個車門都凹陷比較嚴重,但車輛B柱似乎沒有發生斷裂。此外側邊安全氣囊已經彈出。

SU7第一次被質疑刹車片拉垮

或許是受小米SU7賽道撞牆事件影響,前不久有網友稱小米SU7賽道“刹車拉垮”是因為原裝刹車片刹車皮“面積感人”。該網友表示道路駕駛沒有問題,但是跑賽道的話要先換一下刹車片。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對此,小米汽車在答網友問第十四集中回應此事稱,網上流傳的疑似小米SU7 Max刹車片的對比圖,該組圖将小米SU7 Max的前置制動卡鉗與後置刹車片放在一起對比,陳述為"刹車皮面積感人",這本身就是一種錯配的對比,事實上産生了資訊誤導。

小米SU7 Max配備了一套布雷博高性能四活塞固定卡鉗。采用NAO刹車片,兼顧制動性能與舒适體驗,并且前刹車片有效接觸面積相比豪華一線品牌的同級運動轎車更大,制動性和耐久性更佳。

同時,小米SU7全系采用DPB+ESP10.0的制動系統,其中Max版本可通過電機能量回收,提供的最大減速度為-0.36g。對電動車來說,優異的動能回收系統能給予刹車片極大的負載緩沖,在日常使用中能夠提供更長久耐用的使用體驗。

在近期的媒體實測中,小米SU7 Max呈現了非常出衆的連續極限制動性能。在連續10次100km/h-0制動測試中,并未出現異常衰減現象。

SU7第一次被追尾

4月10日,杭州一輛小米SU7被一輛路特斯跑車追尾,這也是SU7首次被追尾。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從視訊上看,這輛小米SU7被追尾後,後備箱及後保險杠損傷不大, 但是後保險杠外的蒙皮脫落,并且放置在後方的空氣罐脫落。

而追尾的路特斯前機蓋撬起,部分葉子闆也有損傷。

SU7第一次趴窩

4月10日,常州一位小米SU7車主發視訊稱,剛提車2小時車機提示有故障,需要檢修。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該車主發的視訊顯示,小米SU7的車機顯示“車輛異常,需要檢修”。不過,從車輛外觀上看,沒有明顯問題。

最終,車主喊來拖車将車輛送修。

SU7第一次被曝導航失靈

4月10日,重慶一小米SU7車主陳女士稱,自己4月5日第一次開上SU7後就發現,車輛GPS導航總是十幾分鐘才更新,而且連續5天都是同樣情況。

對此,小米汽車客服表示,此事屬于偶發情況。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但無獨有偶,小米SU7傳遞後,有多名網友回報稱小米SU7車機導航有問題,無法導航。小米客服回應稱不建議輕信網上視訊,那些是黑小米的,想了解SU7請上官網。

SU7第一次被曝自動泊車問題

4月9日,江蘇一名小米SU7車主稱,自己在使用小米SU7自動泊車功能停車時,沒想到車輛撞到柱子。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4月10日,小米汽車三位從業人員确認這台汽車的自動泊車存在問題。車主表示目前階段雙方沒有達成解決方案,還将繼續進行溝通。

SU7第一次被曝車機手機連結Bug

4月7日,有小米SU7車主發視訊稱,自己的小米SU7車機和小米 14 Ultra手機無法連結。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車主釋出的視訊顯示,在Wi-Fi、藍牙、網絡信号都沒問題情況下,車主的手機與車機就是無法連結。

SU7第一次被質疑有設計缺陷

4月7日,有網友發視訊質疑小米SU7前排座椅設計有問題。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該網友稱,如果将前排座椅調高并且靠前,會頂住前化妝鏡導緻化妝鏡碎裂。對此,小米客服回應稱已将此事回報。

SU7第一次被指後備箱防夾手無效

自小米SU7釋出後,有網友注意到SU7後備箱防夾手功能并不那麼好用。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根據網友們發的視訊顯示,故意把手放在後備箱邊緣,此時關閉後備箱,“防夾手”功能不生效,嚴重的還會把手夾傷。

SU7極速265公裡每小時

“超速榜”唯一電動汽車

4月8日,有小米車主駕駛小米SU7在高速上跑到265公裡每小時的極速。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有車評人稱,這個時速也使得小米SU7進入全國超速榜單第七名,并且還是唯一的純電轎車。

SU7第一次被當網約車開

近日,有車主将小米SU7當網約車跑。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根據網傳平台訂單截圖顯示,一小米SU7車主已完成兩單,評分5分。但是該車主疑似并未取得網約車雙證。

SU7第一次刮底盤測試

4月11日,車評人“小牛說車”對小米SU7進行了“刮底盤”測試。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他先在地上設定一個19厘米高的鐵棍,設定該高度是因為大部分路牙石高度也是19厘米。該測試可以模拟測試車輛開上路肩萬一刮蹭電池,是否會導緻起火。

測試結果顯示,小米SU7以時速40公裡每小時碾過鐵棍,雖然對底部電池包造成了明顯刮傷,但是并未起火。

SU7第一次被同行對比

4月8日,智己汽車L6釋出會上,智己聯席CEO劉濤将小米SU7與智己L6進行了“實名”對比。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其中一項參數對比圖展示稱,小米SU7 Max是“前 IGBT + 後 SiC”電機,但實際上這項參數智己PPT弄錯了。

劉濤随後發微網誌道歉,但是依然引得小米公司發言人連發3條微網誌,指責智己歪曲事實造謠抹黑。接着智己汽車方面接連道歉,總共道歉三次,引發關注。

SU7第一次被大佬調侃

前不久的智界S7釋出會上,華為餘承東在介紹車機鴻蒙系統時,沒有指名道姓的調侃了小米SU7。

小米SU7的各種“第一次”,都來了…

餘承東稱,自己也搞不明白為什麼很多車還要用手機支架,但是後來明白了是因為他們的車導航性能不行,是以很多人要用手機支架,用手機導航。餘承東稱,智界S7不需要用手機導航,系統強大的能力讓手機應用全量上車。

衆所周知,小米SU7宣傳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随車即配裝了三處支架,可以用來安裝手機支架以及相機支架等裝置。

是以,餘承東此番言論被認為是調侃小米。之後,雷軍特地發起投票問網友是否支援小米原裝手機支架設計,投票結果顯示超過八成網友都支援小米。

顯微鏡下的小米SU7

小米汽車釋出會上,雷軍以無比謙卑的态度懇求大家“輕噴”。而小米汽車啟動傳遞以來,筆者發現這款車幾乎是被大衆用“顯微鏡觀看”。

一旦SU7出現一點問題,立刻成為關注焦點。這也使得小米的“答網友問”系列都出了十幾集。高熱度一方面對于品牌來說是好事,但是另一方面筆者也呼籲大家要保持理性看待。

任何産品在量産前和大規模量産後其實是兩種狀态,很多問題往往隻有在大規模傳遞後才逐一發現。是以,小米SU7的一些問題其實很正常,并不代表小米造車能力差,發現問題及時與官方溝通解決即可。

同時,上面這些有關小米SU7的“第一次”是有安全隐患的,比如将車輛開到265公裡每小時的極速,這屬于嚴重超速,一旦出事後果不堪設想;還有為了驗證後備箱防夾手功能,故意将手放到後備箱門下,弄得不好很容易傷到自己。

小米汽車的關注度如此之高,是否說明造車已經算成功了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