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皇帝為什麼大多數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作者:麗天
古代皇帝為什麼大多數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在封建社會時期,有一個十分奇特的現象,就是曆朝曆代的皇帝們,一般都喜歡重用自己的舅舅,對他們委以重任,授以高官,進而形成了一個又一個著名的外戚集團。

其中在兩漢時期,這種現象就更加明顯,比如像漢文帝母親薄太後一家,而到了東漢時,作為外戚的舅舅們,更是成為當時朝堂上的主要角色。

但與之相反的是,皇帝們在重用舅舅,大力扶持外家的同時,對于自己的叔叔們,卻相當不感冒,不僅很少重用他們,反而動不動就對其進行打壓,甚至有機會還往死裡整。

為什麼古代的皇帝們會重用外家的舅舅,卻不重用在血脈上更親近的叔叔呢?實際上很簡單,就是無數次血的教訓告訴皇帝們,雖說叔叔是自己父親的兄弟,但他們顯然并不太可靠。

不僅皇帝認為叔叔們不可靠,包括整個宗室集團,對皇帝來說都是一個不穩定因素。

什麼叫做宗室?簡而言之,就是與皇帝擁有同一個老祖宗的那群人,說得更簡單點,就是和皇帝的父系血脈有關系的人。

像叔叔、伯伯、兄弟等,這些都是宗室的成員之一,正因為他們與皇帝有血緣關系,是以他們也被稱之為皇族。

按理說,這些宗室們既然從血緣關系上來講,是皇帝最為親近的人群之一,那麼理應該被皇帝重用才對。

但事實上,曆朝曆代的皇帝,對宗室的态度曆來就相當冷淡,很少去重用他們。

當然,也不是所有皇帝都不重用宗室,至少在秦朝之前,君王們對宗室還是比較重用的,包括東西周時期,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宗室中曾出現過很多在朝堂上擔任重要職位的例子。

但這一切,到了秦朝時就戛然而止。

從秦朝開始,宗室就逐漸不再被君王們重用,尤其是在秦始皇嬴政親政之後,對于宗室的封賞,幾乎是微乎其微。

古代皇帝為什麼大多數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裡面有三個原因。

其一,當時秦國的宗室,整體上沒有太大的實力,說白了就是沒出什麼像樣的人才,整個赢氏宗族中,可能也就秦始皇嬴政的叔父嬴傒還能上台面,其他的赢氏宗族成員,很難挑出來一個能堪當大任的人。

沒有能力,自然就得不到重用,這是自古以來都适用的一個最簡單的道理。

其二,秦始皇在位後,他的目光不僅僅是做一個諸侯國,而是一統天下,既然要完成一統天下這個偉大目标,那麼就必須吸納更多的人才前來為秦國效力,不管是将才還是帥才,總之就是需要那些對秦國事業有幫助的人。

而上文也講到,在秦國的宗室内,是沒有這樣的人才的,那怎麼辦呢?自然是征召天下的有才之士。

是以,秦始皇嬴政在重用有才之士時,自然就會把秦國那些沒有能力的宗室晾在一邊了。

其三,對秦始皇來說,作為與他血脈最近的嬴氏宗族,不僅沒什麼積極地作用,反而還是一個麻煩的制造者。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在招攬人才的時候,赢氏宗族由于擔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影響,還聯合起來,幹出了驅逐外客的事情。

古代皇帝為什麼大多數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不僅僅是在秦始皇當政時期,在他之前,包括他的父親和爺爺在位時,宗室一直以來都是麻煩的制造者,制造沖突最多的也是他們,如此一來,秦始皇吸取前輩教訓,自然也就不會重用他們。

最重要的是,秦國當時的律法,規定了沒有能力和沒有戰功的人,是做不了太大的官職的,是以,秦始皇也不可能會冒着違背律法的風險,去重用這些沒有什麼能力的嬴氏宗族。

當然,秦始皇嬴政在位時不重用宗室,有一定特殊的時代背景,但在他駕崩前後,秦朝在權力更疊期間發生的一件事,則是後世不敢重用宗室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駕崩于東巡途中的沙丘宮(今河北省邢台市廣宗縣),在他死後,他的次子胡亥,聯合趙高以及李斯,下發了假诏書,诏書内容為秦始皇安排胡亥繼位,而秦始皇的長子扶蘇,則被胡亥等人假借秦始皇的名義,逼迫其自盡。

胡亥的所作所為,為秦朝的覆滅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同時,也為後世的皇權的更疊,起了影響極壞的頭。

那就是,皇帝這個位置,是可以通過手段争取來的。

古代皇帝為什麼大多數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古代人講究“家天下”,所謂“家天下”,即帝王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當成自己一家的私産。

而皇權,同樣也是世代相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世襲君主制”。

“家天下”這種現象,是原始社會氏族體系解體後開始出現的,嚴格來說,從夏朝時,就已經出現了家天下這種概念,随着朝代的更疊和變遷,這種概念也就逐漸演變成了更為清晰的制度。

在這種情況下,江山和政權就成為了私人财産,比如漢朝,江山是劉家的,那麼劉家的人就人人有份。

這樣的有個好處,就是劉家的人都有義務保護屬于他們的江山,但除了這個好處之外,更多的就是壞處。

什麼壞處呢?這就意味着,這個皇位,人人都有機會去坐。

比如說劉邦死後,劉盈能當皇帝,劉恒也能當皇帝,甚至可能的話,劉邦婚前所生的兒子劉肥,同樣也可以做皇帝。

也就是說,作為同姓的皇族宗室來說,隻要時機允許,自己再努努力,那麼他們都是有機會登上皇位的。

而這樣的例子,在曆史上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比如,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到唐朝滅亡,整個數百年的時間裡,皇族的宗室内因為搶班奪權,上演過無數次自相殘殺的事件。

北齊王朝的開國皇帝高洋,就是踩着他兄長高澄的屍骨登上皇位的,雖說史料上記載的是高澄是在篡奪北魏政權前夕被家奴所殺,但在高澄被殺的第一時間,是高洋趕到了現場,而在高洋趕到後,高澄死了,刺客也死了。

究竟高洋是去抓刺客,還是去幫刺客,這就很難說了,總之他是在高澄死後,登上了皇位。

古代皇帝為什麼大多數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而高洋之後,他的兒子高殷前腳剛繼位,後腳就被自己的親叔叔高演趕下了皇位,并且還被秘密殺害,年僅十七歲。

除了北齊有宗室操戈的情況之外,還有就是結束南北朝統治的大隋朝,同樣也有這種事情的發生。

隋文帝楊堅一共有五個兒子,原本立的太子是長子楊勇,但最終在一番角逐之後,次子楊廣勝出,而楊廣得勢後,他的大哥楊勇,以及弟弟楊諒,全部死在了他的手中。

隋朝對皇權的争奪,尚且屬于暗中操作,而到了唐朝,就達到了明搶的地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朝初期發生的玄武門之變。

公元626年七月,秦王李世民提前派兵埋伏在長安城的玄武門附近,将前來上朝的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先後誅殺,迫使父親李淵最終将皇位傳給了他。

如果說南北朝時期發生的宗室奪權流血事件,尚且影響有限的話,那麼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完完全全是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示範。

這個示範告訴後人,嫡長子的地位,并不是不能動搖的,而皇位也是可以搶過來的。

有了這種思想基礎,在李世民之後,一直到唐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唐順宗李誦登基,才算是真正出了一個以正統嫡長子身份繼位的皇帝。

而在唐順宗之前,要麼是弟弟搶哥哥的皇位,要麼是叔叔搶侄子的皇位,還有老媽搶兒子的。

這還隻是唐朝,再往後類似的例子照樣時有發生,比如大明朝的朱棣,不就是硬生生的把侄子朱允炆趕下皇位,自己個兒登了基嗎?

要知道,這還是在曆朝曆代的皇帝防着宗室,不重用宗室後的結果,但即使壓制着,這些宗室們還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

如果重用他們,豈不是早就亂了套嗎?

古代皇帝為什麼大多數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那麼,曆史上難道就沒有重用宗室的皇族嗎?确實是有,但最終,他們依然還是以血的教訓收場。

遊牧民族出身的契丹人,就在建立遼國之初,采取了大力重用宗室的政策。

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登基稱帝,建立遼國,建國之初,阿保機将他的三個嫡子,紛紛委以重任。

其中,長子耶律倍被立為皇太子,并被封為東丹王,次子耶律德光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掌握實權,三子耶律李胡也被委以高官。

但在阿保機死後沒多久,長子耶律倍與次子耶律德光就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争奪戰,最終,耶律德光即皇帝位,是為遼太宗。

而敗北的耶律培,不得不遠走他鄉避難,并在不久後,莫名其妙地被殺。

不僅僅是阿保機兒子這一代人争奪皇位,在他們之後,他們這三房的後代,又因為皇位,整整厮殺了四代人,足足曆經了五個皇帝。

直到遼聖宗耶律隆緒登基後,靠着太後蕭燕燕的鐵血手段,将另外兩房趕盡殺絕,才算是最終結束了遼國的宗室内亂。

古代皇帝為什麼大多數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通過上述的諸多例子就可以知道,重用宗室的最大弊端,就是宗室因為身份的特殊性,在争奪皇位的時候,成本是相對較低的。

畢竟他們都是一家人,你能當皇帝,我自然也能當皇帝。

而這個道理,曆朝曆代的皇帝也相當清楚,是以,為了自己皇位的穩定性,他們也就不會重用包括叔叔在内的宗室們。

但對于如舅舅這樣的外戚,皇帝們卻是另外一種态度,那就是扶持和重用。

之是以會重用他們,是因為外戚的權勢,建立在皇帝的妻子(或是嫔妃)身上,隻有這個人成為皇後,或是受到皇帝的寵愛,那麼外戚才會有出頭的可能。

這樣一來,皇帝就有自主權,來決定哪個外戚能掌控權力,同時,皇帝也擁有裁決權,隻要哪個外戚太過分,那麼皇帝分分鐘就能讓這個外戚灰飛煙滅。

也就是說,外戚是依附在皇權之下才能生存的,離開了皇權的支援,外戚什麼都不是。

比如西漢時著名的外戚衛氏家族,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為衛子夫的存在,衛家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和重用,而衛青和霍去病也就成為了重臣,但在衛子夫死後,衛家的地位,很快也就一落千丈。

由此可見,外戚的權勢,除了依附于皇權而存在之外,還具有時限性。

換而言之,就是外戚可以更新,新的外戚家族可以取代舊的外戚家族,畢竟不管是皇後也好,還是皇帝寵愛的妃子也罷,她們總會有老去和死去的一天,一旦她們不在了,那麼她背後的家族勢力,也就會被新的家族所替代。

這樣一來,皇帝們就不怕包括舅舅在内的外戚權勢過大,反正他們早晚又退出的一天。

最重要的是,重用舅舅可比重用叔叔安全可靠得多,縱觀曆史,外戚篡權奪位并能成功的,僅有王莽一例,除此之外,再無第二家。

古代皇帝為什麼大多數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

當然,并不是說重用外戚就沒有任何弊端了,同樣也有不少壞處,隻不過,與重用宗室對比,危害會小一些,是以,皇帝們也隻能是兩相害取其輕,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