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樣是心梗,35歲青年猝死,73歲老人獲救。為何年輕人更易猝死?

作者:健康之初 科普

提到心梗、猝死,更多人想到的是老年人,他們的身體更脆弱,而且往往患有多種基礎疾病。可實際上,在發生心梗或腦梗的人群中,年輕人的猝死率更高。

有資料統計顯示,心梗患者中,年齡越小,發生猝死的機率就越大。25—34歲的心梗人群,有超過90%在院前死亡;35—44歲心梗人群,有超過80%在院前死亡;55—64歲心梗人群,有超過70%在院前死亡;65歲以上人群,有60%在院前死亡。

科室同一天接診了2名心梗患者,35歲青年猝死,73歲老人獲救。

同樣是心梗,35歲青年猝死,73歲老人獲救。為何年輕人更易猝死?

35歲的青年小劉是廣告公司老闆,創業青年,不僅要應對高強度的工作,還有各種應酬。發生猝死的前幾天他正在忙一個大項目,幾天幾夜沒合眼,工作任務密集,精神高度緊張。同僚勸他休息,他總說不累,可能是覺得自己年輕,熬得住。

就在項目接近尾聲的時候,小劉卻倒在了辦公室。同僚們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小吳在前往醫院的途中身亡。

73歲的老賈是退休教師,這天突然出現胸痛、冷汗直流并伴有意識障礙。家人一看症狀挺嚴重,就趕緊撥打了120,救護車在前往途中,醫生就叮囑家人讓老賈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平躺等待急救,并且要帶着老賈的體檢報告和正在服用的藥物。

同樣是心梗,35歲青年猝死,73歲老人獲救。為何年輕人更易猝死?

救護車傳回醫院途中,醫生對老賈的身體狀況有了大緻的了解,也進行了初步的急救。到醫院後,老賈直接進入胸痛中心,緊急植入冠脈支架後,老賈生命體征相對平穩。

為何年輕人心梗後更易猝死

年輕人心梗後更容易猝死,主要原因就是年輕人缺乏相應的代償機制。老年人心梗大部分是在慢性冠心病的基礎上發生的,在漫長的疾病程序中,為了保證機體血液循環以及冠脈供血,冠狀動脈會長出側支血管。當主冠脈發生堵塞,造成心梗時,仍然可以有血液從其他未閉塞的側支循環,在短時間内不會危及生命。

而年輕人的心梗多由不良生活習慣導緻,發生比較突然,由于沒有長時間的慢病程序,年輕人往往沒有側支循環來保證心肌供血,發生猝死的機率也就更大。這就應了一句俗語,“病養人,病害人”。

同樣是心梗,35歲青年猝死,73歲老人獲救。為何年輕人更易猝死?

年輕人如何預防猝死

年輕人身體好,也需要細心呵護,年輕人要注意遠離以下容易導緻猝死的習慣。

1、避免連續熬夜

連續熬夜,長時間不睡覺,進行高強度的工作是年輕人發生猝死的主要原因。

2、熬夜後不要劇烈運動

很多人都有健身的習慣,熬夜、加班後,拖着疲憊的身軀到健身房撸鐵,認為這樣能讓身體恢複活力。卻不知道這會加重心髒負擔,導緻心梗、猝死等的發生機率增加。另外,在重感冒、腸胃炎等身體虛弱時,也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

3、不要大量飲酒

短時間内大量飲酒會讓身體血液循環加快,心髒負擔增加。使心梗、急性胰腺炎等危急重症的發生率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