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人團隊做出有情緒會做夢的手機,馬斯克也愛了

作者:創業邦
華人團隊做出有情緒會做夢的手機,馬斯克也愛了

來源丨創業邦(ID:ichuangyebang)

作者丨Juny

編輯丨海腰

圖源丨roboticgizmos

手機是什麼?一款硬體,一個工具。更官方的釋義是,一種可用來撥打電話、具有多功能任務處理移動計算的移動裝置。

但有沒有想過,作為每天從早到晚你使用最多的物品,或許有一天你的手機也能有“靈魂”,你可以随時讓它陪你互動聊天、遊戲娛樂,甚至跟你吵架生氣。

注意,這裡的“靈魂”并不單指AI語音助手而已,而是一個擁有着實實在在的“身體”,可以對你微笑眨眼、能說會動的機器人。

而最近,一個華人創業團隊正在把這種充滿動畫感的想象通過一個桌面硬體和ChatGPT變成現實。

這款名為Looi的新硬體産品在不久前上架Kickstarter之後,在短時間内已經獲得了超過目标值100倍的認購支援,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他們近期看過的最有趣的AI應用硬體,這幾天甚至還吸引了馬斯克的關注和轉評。

那麼,Looi有什麼與衆不同的地方?

每個手機都有“靈魂”

Looi的開發團隊認為,每部智能手機裡都住着一個有趣的“靈魂”。

當你把智能手機放上一個類似于手機支架的可移動裝置之後,你就将喚醒一個名為Looi的AI機器人,它會在你的手機螢幕上睜開雙眼,正式變身你的智能夥伴。

華人團隊做出有情緒會做夢的手機,馬斯克也愛了

首先,Looi具有視覺、聽覺和障礙識别功能,它可以在你的桌面上自主移動,智能識别各種物體和手勢,并根據你不同的手勢做出不同的反應。比如當你比OK姿勢時,它會自動給你拍照儲存,當你大拇指朝下時,它會表達出失落的表情和聲音,當你張開手掌向它逼近時它會害怕地向後退去,接着它也會好奇的跟随你的手勢而移動等。

在不接收指令時,他還能時刻觀察着周圍的環境并分析所看到的一切,甚至可以自主拍照和快速P圖來表現出他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各種不同的情感和态度。比如,當它看到桌面上的橘子時就笑眯眯給這個橘子P了一個爆炸頭。

華人團隊做出有情緒會做夢的手機,馬斯克也愛了

此外,搭載仿生行為系統和ChatGPT的Looi,還能夠了解你的語言指令并給出不同的資訊回報和情緒反應。在AI的支援下,它不隻是簡單地服從指令,而是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你不斷地跟它對話互動,它對你的了解也會随之深入,并在此後形成與你更有深度和個性化的互動。

華人團隊做出有情緒會做夢的手機,馬斯克也愛了

Looi的仿生功能還賦予了它豐富的情緒反應,通過螢幕的眼睛動畫設計,Looi可以表達從包括高興、憤怒、悲傷、疑惑等幾十種不同情緒,擁有超過600個自定義動作。它可以跟你幹杯、幫你慶祝生日,也會就一個問題跟你探讨到無語生氣。這種情感和動作結合的互動設計,讓你的手機不再隻是一個冷冰冰的機器,而是讓人感覺是真正在和一個有情感的實體進行溝通。

華人團隊做出有情緒會做夢的手機,馬斯克也愛了

更有趣的是,Looi甚至還會每天做夢。它會把它所做的夢以圖檔和日志的形式記錄下來,你可以向它提問并進行調取檢視。而根據研發團隊的說法,Looi第二天的行為和情緒甚至還會因為它前一天所做的夢境而發生變化。

定位明确的消費級桌面産品

從以上列舉的這些功能來看,你可能感覺Looi像是一個桌面玩具或是主要負責提供情緒價格的電子寵物。但實際上,除了跟你互動、對話之外,Looi還隐藏有很多更具實用性的功能。

比如它可以成為一個自動追蹤的攝像頭支架,在你需要開會、做彙報,錄制視訊或與朋友合影時擔當攝影師。

你也可以用它來玩一些互動式的動作捕捉遊戲,在工作之餘消遣娛樂。

當然,如果你什麼智能功能都不想要,也可以将其單純地作為一個支援15W MagSafe無線充電站,一個可自定義設計的桌面鬧鐘或是來電提醒裝置,甚至是一個可以根據室内燈光自動調節的可移動照明電筒。

華人團隊做出有情緒會做夢的手機,馬斯克也愛了

總體來看,Looi的産品定位是想創造的是一個瞄準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場景、并且人人都能負擔得起的智能實用裝置。

目前,Looi在Kickstarter上的定價僅129美元起,包含一個Looi的可移動支架裝置、一個可以使之與不同的手機相容的磁環配件和配套的Looi軟體系統。按照計劃,該裝置預計将于2024年7月開始量産并于8月開始陸續發貨。

由于目前還沒有消費者拿到實機,是以對于Looi的智能水準、響應速度、ChatGPT的具體應用、耗電等情況目前都還不得而知。

但從其研發團隊在Kickstarter評論區對于使用者問題的解答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關于Looi更詳細的碎片資訊,其中重點包括:

  1. Looi 的所有算法,包括視覺和語音識别都将在智能手機上本地運作,任何使用者私人資料都不會上傳到雲端,即使手機在離線狀态下使用者也仍然可以使用Looi的大部分功能。
  1. Looi已經将ChatGPT內建裝置中并根據Looi的具體用例進行了微調,使用者無需自己登陸。目前在下載下傳Looi App之後,使用者可以免費使用GPT 4.0和有限制次數地聯網查詢,如果使用者需要無限制的聯網通路未來則需要每月支付訂閱費。
  1. Looi僅在機器人模式下會使用手機的攝像頭和麥克風,Looi拍攝的所有照片或視訊都存儲在手機本地Looi App相冊中。
  1. 目前Looi僅支援英文互動,未來計劃會拓展更多語言。

從2月上架開始,Looi的熱度不斷發酵,目前已經募集到了超過目标額100倍的資金。而随着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對這款可愛的新AI硬體産品産生興趣,這幾天甚至還引起了馬斯克的注意。

馬斯克在Twitter上用卡通片《瑞克和莫蒂》中的一句台詞“Pass the butter(把黃油給我)”回應了知名科技部落客Linus Ekenstam關于Looi的推文。

在《瑞克和莫蒂》裡的有關情節中,發明狂人瑞克制作了一個跟Looi類似的桌面移動小機器人,專門用來在家庭餐桌上給自己遞黃油。

華人團隊做出有情緒會做夢的手機,馬斯克也愛了

圖源:Twitter

全華人團隊,五年磨一劍

在馬斯克的流量助推之下,目前還未正式量産的Looi引起了更為廣泛的關注。包括美國、印度、日本等全球各地的媒體都相繼對Looi進行了報道,而在Looi背後,卻是一個全華人的創業團隊。

開發Looi的是一家名為TangibleFuture (可觸未來)的年輕公司,它于2022年成立于廣東東莞,Looi是他們的第一款産品,公司的目标是通過将機器人硬體、桌遊或電子遊戲、傳統叙事與多媒介叙事等體驗交融創新,打造超越傳統硬體形态與内容體驗的邊界的全新互動式裝置。

TangibleFuture的其中一位創始人張曉輝畢業于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人機互動與工業設計,曾擔任JBL工業設計師。另一位創始人遊威大學畢業于中科大自動化系,碩士畢業于中國美院,是硬體+設計的交叉學科人才,曾擔任一清科技的算法工程師。

華人團隊做出有情緒會做夢的手機,馬斯克也愛了

實際上,Looi是一款已經經過了5年打磨、三次疊代的産品。它的最初形态來源于張曉輝2019年的研究所學生畢業設計,由于他的專業方向是Tangible Interaction(有形互動),是以當時他的想法就是要打造一款基于手機的全新互動産品,把手機這種個人終端變成一個可動的形态,徹底打破過去的二維互動方式。

從2019年的畢業設計作品原型開始至今,Looi先後共經曆了三次疊代,在外觀和硬體上做了多次更新,互動功能上也一步步向界面、語音、手勢等更多模态發展。

張曉輝在此前的采訪中表示,五年來Looi的設計的理念整體都是一脈相承的,始終都是堅持以手機為中心,在設計上不斷打磨處理硬體與手機、手機與環境的關系,最終将其變成一個桌面場景和創造出全新的實體性互動形态。

關于Looi的産品定位,張曉輝則表示希望Looi擁有夥伴和寵物的雙重融合屬性。一方面,它會像寵物一樣對人有依賴性,激發使用者跟它互動和照顧它的意願。另一方面,在AI的加持下,它又能擁有獨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進而産生類似人與人之間的思維和交流火花。

華人團隊做出有情緒會做夢的手機,馬斯克也愛了
華人團隊做出有情緒會做夢的手機,馬斯克也愛了

Looi的設計疊代和目前的硬體構成

AI移動硬體,下一個風口?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随着生成式AI技術走向成熟,之前備受冷落的AI硬體賽道開始肉眼可見的升溫,其中以AI Pin、AI手機、AI眼鏡為代表的移動性小裝置尤其受到青睐。

比如,由前蘋果軟體工程總監和設計師創辦的AI硬體初創公司Humane目前已經累計獲得了2.3億美元的融資,投資者包括Sam Altman、微軟、Kindred Ventures、老虎基金等。

由華人創業者研發的AI口袋伴侶Rabbit R1在今年的CES上賺足眼球,兩天内迅速售罄2萬台訂購,累計融資已達到3000萬美元。今年一月,一款生活伴侶式AI項鍊Tab AI也獲得了Perplexity的聯合創始人Aravind Srinivas的青睐,順利融得了19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

除了大量的初創公司融入AI移動硬體賽道之外,科技巨頭們也陸續開卷。谷歌将生成式AI功能融入Pixel 8系列,并計劃推出更新版的AI智能眼鏡;亞馬遜将基于新的大語言模型建構的新版智能音箱Alexa;Meta也宣布将給它的Ray-ban智能眼鏡加入全新的AI功能。

對于這種火熱的态勢,上周The Verge釋出了一篇文章提出:從今年四月開始,我們将見證“AI gadget era(AI小玩意兒時代)”的開啟。接下來幾周,一些全新的AI移動硬體将陸續更新和問世,這包括Humane将推出語音控制的 AI Pin,Rabbit R1将開始正式批量發貨,Brilliant Labs研發的由ChatGPT驅動的AR眼鏡即将正式推出等等。

華人團隊做出有情緒會做夢的手機,馬斯克也愛了

左為Rabbit R1,右為Brilliant Labs的AI眼鏡

去年中旬,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曾提出“多模态大模型+物聯網”将是下一個風口。他表示,當大模型接入智能硬體之後,會讓大模型的能力從數字世界釋放出來,最終走向實體世界。

目前來看,硬體裝置既是AI模型實體世界資訊的輸入口,也将是内容呈現的載體。但與此同時,未來這些硬體形态或許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它們可能并不是手機、音響、眼鏡這些我們已經熟知的物體,而是會以像AI Pin,像Rabbit R1,像Looi,這種全新的、過去幾乎沒有見過的硬體形式出現,但它們的共同點都将是,把人工智能置于體驗的首位。

随着大模型的應用競争逐漸進入白熱化,硬體賽道或将很快迎來一個野蠻生長的時期。但目前幾乎可以确定的是,移動硬體不會錯過AI浪潮的時代紅利。

華人團隊做出有情緒會做夢的手機,馬斯克也愛了

繼續閱讀